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1978 > 第106章 把铜钱卖给封建反动分子

重回1978 第106章 把铜钱卖给封建反动分子

作者:一勺往事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0 00:54:58

第106章 把铜钱卖给封建反动分子

第106章 把铜钱卖给封建反动分子

“我说,谢斯令,你去送牛,拿这么多个老钱儿干啥?这加在一起得有一斤重了吧。”

韩红兵坐在谢虎山房间的炕沿上,手里掂量了一下谢虎山装了二三百个在水库挖出来的老钱的小包袱,纳闷的问道。

谢虎山在地上正收拾几件换洗衣服,此时扭头看了一眼:“我准备用这些老钱儿跟港岛人做点小买卖,卖给他们。”

韩红兵听到谢虎山的话,好奇的打开包袱皮又看了看,虽然谢虎山简单用水冲洗了一下,但韩红兵确定这些破玩意就是之前在水库捡的那一堆死人钱。

这玩意哪个农村家庭没有?扔地里去,可能一般人都不会特意去拣,不过听谢虎山的语气不像是开玩笑,韩红兵开口说道:“你是说这老钱儿在港岛那边值钱?那我回家把家里那几十个也收拾收拾一块拿着?”

他家里还有大几十個铜钱,没什么用,最大的用处可能就是结婚放定的时候铺柜底,或者韩老三**毛毽子时拿几个当垫片,这要是港岛人喜欢这玩意,韩红兵都准备多跑几家,把三队的铜钱划拉一堆,卖给港岛人。

“我哪知道这些铜钱值不值钱,应该不值啥钱,所以你也不用特意回家再找,咱俩谁拿都是一回事。”谢虎山起身去堂屋拿出两双奶奶给刷干净晒干的布鞋,回来对韩红兵说道。

听完这话,韩红兵的表情愈发疑惑:“这玩意不值钱,人家凭啥跟你做买卖?”

谢虎山把那把打不响的破五四和锋刃雪亮的军刺别在腰里,朝韩红兵拍了拍:“就凭这两样。”

“卧槽,你这不是抢吗?你谢斯令去一趟港岛,就是让他们见识见识咱们浭阳县的土匪?别给国家丢人现眼,行吗?”韩红兵以为谢虎山在扯淡,笑着骂道。

谢虎山摸出烟盒,自己叼了一支,把烟盒甩给韩红兵:

“憋瞎说,我是咱生产队的民兵排长,青年队长,我的人品那在咱们三队是有目共睹,我能干明抢的事吗?”

“左手拿一个老钱儿,右手举着枪,非要一块钱一个卖给人家,这还不算抢?”韩红兵接过烟盒说道。

“多少钱?一块钱一个?”谢虎山叼着烟,听到韩红兵的话,忍不住瞪起了眼睛:

“老子费劲巴拉把这些铜钱弄过去,就为了一块钱一个卖给他们?我他妈是做买卖去了,还是送温暖去了?港岛的钱,最大面值一千块一张票,我也不恶意卖高价,一张大票,一个老钱儿。”

“最多可能就是对方买的时候有点不情愿,心理有点抵触情绪,我用这两样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应该也就能想通了。”

韩红兵听得直撇嘴:

“你真不是人,大爷都说了,那边的人连菜都吃不起,要不为啥让咱们去送,结果你去了还要干这事儿?”

“屁,我说卖给老百姓了?我是要卖给那边会道门的余孽,港岛那边有很多青红帮余孽,都是解放那会儿从咱这边跑过去的,在那边抢男霸女,无恶不作,自诩黑社会,跟咱们这边刚好对着干,手里都是民脂民膏。”谢虎山满脸正气,大义凛然的说道:

“这些封建反动分子,咱们有义务让他们把搜刮的黑钱吐出来,然后拿回来建设咱们中坪,把钱花在应该花的地方。”

“那要这帮封建反动分子敢不买,就这么做思想工作……”韩红兵这才意识到谢虎山这犊子没有开玩笑,马上也收起笑容,握了握拳头。

谢虎山满意的点点头:“伱看,韩参谋长你还是了解我的,要不为啥我让你陪我一起去,能明辨是非,对嘛,好人咱不欺负,坏人你还惯着他们干蛋呐?”

韩红兵靠着墙划着火柴点烟:

“我说,年前你就说学习港岛知识,大爷到底从哪给你找的学习资料,你连那边有反动分子都掌握了,资料怎么没给我一份呢?”

“那是我亲大爷,而且你级别不够,不过没关系,我掌握情报就等于你掌握了,照我说的干就完了。”谢虎山笑着把布鞋塞进包里。

刚好这时候,谢启茂和大妈从外面拎着大包小包走进来,两人把手里的东西放在炕上,大妈对谢虎山韩红兵说道:

“你大爷亲自去给你俩挑的干粮,留着你俩路上吃,还有几个咸菜疙瘩。”

看谢启茂没说话,大妈拽他一下:“嘱咐嘱咐俩孩子,好几千里地呢!我去看看妈。”

等大妈挑帘出去,谢启茂这才回过神来,对谢虎山韩红兵开口说道:“呃……买了点儿干烧饼和老饼干,这些干透的东西放的住,放一礼拜也坏不了,留着你俩路上吃。”

“谢谢大爷。”韩红兵开口说道:“回头补贴发下来,我把钱还你。”

谢启茂摆摆手:“没事儿,先听我说,你俩这一路,走走停停,啥时候到不清楚,半路要是能跟蔬菜啥怕放坏的物资编成一趟车,还能快点,大概十天,要是一趟火车都是猪牛羊之类,那都得十三四天,这些干粮也就够你俩吃三四天。”

“两天肯定最少停一次车,最多那就不知道了,火车有时候是在站内停,有时候是停在荒郊野外,所以你俩自己把握好,剩下的吃食得自己在停靠时,花钱买,最好是买些扛饿的窝头馒头啥的,就着自带的咸菜,能省点儿是点儿。”

“完了明天呢,我没办法送你俩去县城,咱兽医站里明天还有三个牲口等着我开刀呢,你俩明天早上让队里的车把式送过去,不用害怕,到了畜牧局就找焦副局长,这事是他帮你俩办的,他肯定等着你俩,到时候人家咋说,你俩就咋听着,明白没?”

谢虎山和韩红兵连连点头,大声回应:“明白,明天早上到了找焦副局长。”

“嗯。”谢启茂点点头,想了想又说道:

“还有,现在想说不去都晚了,我不知道这活辛苦不辛苦,但人家给补助给的多,那苦也是应该的,所以多苦你俩都得给我撑着,把差事给我办漂亮,不能打退堂鼓,更不能把差事办砸,这不光影响我,主要是会影响人家焦副局长的前程,人家看我面子才办的这件事,要是没办好,回来我打折你俩小王八蛋的狗腿。”

只是他恐吓时脸上都挂着笑,没啥威慑力,当然,他也相信这俩犊子不是那种吃不了苦熬不住累的孩子。

“放心,大爷,砖场这么苦我俩都干了一个多月了,不也撑下来了嘛!”韩红兵在旁边拍着胸脯保证。

谢虎山也点点头,在旁边补充:“韩老二要是敢偷懒,大爷你放心,我肯定先替你打折他一条腿,让他拄拐从港岛走回来。”

大妈趁大爷说话的功夫,去东屋看了一眼,这会儿走回来对谢虎山问道:

“都快傍晚了,你奶呢,不说晚上一块儿包饺子吗?”

“大秀刚放学,奶就让她跟着出去了,说是去换点菜帮我包饺子。”谢虎山说道。

韩红兵此时也起身告辞,倒不是他不好意思在谢虎山家里吃饭,主要是明天去县里培训住三天,之后就出发港岛,按照风俗,他家今晚也得给他包饺子践行。

没一会儿,奶奶和大秀手里拿着不知道从哪家拿来的菜回来了,二婶,二叔带着小宝也都过来,大伙一起包饺子说着话,又过了一会儿,六爷也从牲口棚来了这院,蹲院子里和孙女大秀说着话,等着吃饺子。

让谢虎山意外的是,饺子下锅时,除了六爷这一大家子之外,住邻村南郑庄的谢二爷居然也特意赶来了,而且吃饭上桌坐的还是主位,谢老六和谢启茂在他两边陪坐说话。

谢虎山对这位二爷爷没啥印象,好像解放前就从中坪村搬去了南郑庄,虽然才两里路,但除了过年自己过去给对方拜年或者是婚丧嫁娶之类的事务,基本平日如果没事,极少来往走动。

“老二啊。”等谢二爷坐上了桌,奶奶亲自给谢二爷倒了一盅酒,在旁边开口念叨:“今儿喊你来,是老四家的虎三儿要出远门,还得麻烦你,跟当年大茂出远门去东北一样,也嘱咐他几句。”

坐在主位上的谢二爷没什么架子,对奶奶连连点点,笑着说道:

“嫂子,我明白你特意喊我来吃饺子的意思,不用特意提虎山是老四这房的,甭管他是哪房的,都是咱谢家的孙子。”谢二爷和奶奶的对话,让谢虎山颇为好奇,什么意思?自己出趟远门还得嘱咐嘱咐,还必须谢二爷嘱咐?谢二爷好像一辈子都没出过浭阳县,他能嘱咐自己啥话?

随后谢二爷看向谢启茂,唏嘘一笑:“我和六哥也都七老八十了,大茂岁数都不小了,嫂子,这样吧,等大茂哪天不忙,去我那一趟,我给他念叨念叨,以后谢家大事小情,大茂出面吧,他是干部,说出去谢家也风光。”

“不行,你身子骨挺好,我知道每回这事你心里都难受,但老爷子当年订的规矩就是规矩,不能坏了,大茂干不了你这活儿。”奶奶很认真的对谢二爷说道。

随后看向谢虎山,示意自己倒好的那盅酒由他递给谢二爷:“虎山,给你二爷敬杯酒。”

“哎,二爷,我敬您老。”谢虎山端起酒盅,站起身给谢二爷敬酒。

谢二爷接过酒盅一饮而尽,随后哈了口酒气,打量着谢虎山:“虎三儿啊,你奶说你要出远门,可能一走就是几千上万里,跟你大爷当年去高丽一样。”

“她怕你到地方举目无亲,所以让我给你念叨念叨咱家的家谱排字,祖籍来历,这样真遇到事兴许能管点儿用,万一那边也有姓谢的本家呢。”

“咱们中坪这支谢,是鄂北省来的,当年咸丰当皇上那会儿,你老太爷在鄂北活不下去,来燕京投亲,给人当小伙计,后来混到浭阳分号的大掌柜,这才落在了如今的中坪……”

谢二爷由大爷和六爷陪着喝着酒,吃着菜,嘴里跟谢虎山念叨起了中坪谢家早年在中坪落户的来历。

关于这事,谢虎山还真是今天第一次听说。

在谢二爷口中,谢家的老太爷本是鄂北省郧阳府人,咸丰年间因家乡疫病,父亲染病身亡,七岁随着寡母来燕京投靠远嫁给一个七品京官的姐姐,因为头脑机灵,被介绍给一个同乡商行做学徒,主做布料生意,因为踏实肯干,后来被派往渔阳的直隶州分号当二掌柜,后又派往下属浭阳县分号任大掌柜,至此落户浭阳,后在浭阳县南的交通干道中坪镇置地落户,娶妻生子。

谢姓初来乍到,在中坪本地是孤姓,受本地人欺负,这位老太爷又想方设法与邻县的玉水县谢姓连了宗。

其实两个谢不是一家,人家玉水县谢家那一支是祖籍豫南,他是祖籍鄂北。

但好在他记得自家的谱名和堂号,族联也记得几个,自己谱名字辈和对方能叙的上关系,再加上他当过大掌柜,那时候在乡下这已经算是了不得的人物,所以人家玉水谢家才点头同意连宗,算是承认他中坪谢家是玉水谢家的本家,是亲戚。

再遇到事,人家子孙兴旺的玉水谢家能给中坪谢家出头,站脚助威。

老太爷年年给人家族里交香火钱,请了玉水谢家的先祖牌位和自己父亲的牌位一起供奉在家里,又把自己女儿和中坪镇大户韩家结了亲,再加上儿子多,也都慢慢长了起来,这才算是在中坪站稳了脚跟。

谢虎山听得这段历史津津有味,原来中坪谢家其实是拼盘谢家。

外来谢家孤姓当年为了在中坪站稳脚跟,与附近姓谢的认了亲戚,又跟大姓联姻,搞不好六个爷爷还得因为欺生常年跟人开片打架,这才有了谢家的今天。

“其实你奶让我念叨这些,我都觉得没啥用,如今日子好了,有火车,有电话,还能丢了?旧社会那时候,记这些东西有用,毕竟来到个两眼一抹黑的地方,举目无亲,没有亲族帮衬站不稳脚,能让别家挤兑死。”

“很多亲戚从生到死都没见过面,只能靠叙字辈连同宗的那些玩意来确认是自家人,现在记这个没用了,有事找政府,受了欺负,甭管你姓啥,政府都帮你出头。”谢二爷笑着对谢虎山说道:

“但还是那句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你记着。”

“你记住谢家族谱排字的十六个字,崇文怀仁,勋耀鸿昌,克启京正,贤益德光。”

“如果真走丢了,举目无亲,先打听附近有没有姓谢的,用这十六个字去跟人家叙辈分,叙得上,就是谢家的本家,人家说不定就能帮你。”

“你是京字辈,在咱家谱上早给你写好了,谱名京墨。”

谢虎山整个人身体一震,猛然抬头看向犹自不觉仍然继续念叨的谢二爷,谢二爷继续说着:

“还有就是,得记住,玉水谢家的堂号是陈留堂,族联是:陈留世德,东晋名家。你老太爷老家的堂号是宝树堂,族联是:宝树家声远,东山世泽长。这玩意叙辈分叙本家也用得上,人家能知道你祖宗是哪个谢……”

他虽然嘴里还在叮嘱谢虎山,但谢虎山的耳朵已经完全无法再听进去。

自从谢二爷说出“你是京字辈,咱家谱上早给你写好了,谱名京墨。”这句话,告诉他,他谱名谢京墨之后,他的脑袋轰的一声。

谢虎山忽然就想明白了,自己一个港岛出生的南方人,为什么会无缘无故穿越到这么一个之前从没来过的浭阳县。

艹他大爷的谢京墨!

他谢虎山跟浭阳县中坪村这些谢家人,在上一世时,就是实打实,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一家人!

上一世的谢京墨,你真他妈不是人啊,借着三趟快车跑去港岛再也没回来,坑了这边的亲人,难怪一辈子都不敢来北方,你他妈心里有愧!你他妈对不起中坪村的这些亲戚!还告诉自己孩子,自己一家都是港岛本地人,艹你大爷的!什么玩意儿!

还好,那是上一世的事儿了,还好,这一世,他谢虎山没有这么不是人的爹。

谢二爷此时已经叮嘱完了,一群人热络的喝酒吃饭,大秀在旁边念叨:“谢京墨,谢京墨,哎,哥,这名也不好听,对了,二爷,我谱上叫啥……”

二爷只是呵呵笑,没说话,大妈瞪了女儿一眼,姑娘哪有谱,那得嫁了人,才能被登记进男方的家谱。

谢虎山笑着看向大秀:

“大秀说得对,是不怎么好听,可能第一次听,总感觉不习惯,以后不准喊这个名字,我不爱听。”

“那名是家谱上的名,赶上啥算啥,平时本来就不用,你二爷告诉你,是怕万一有啥情况,需要跟人叙辈分,叙本家,你告诉对方,你有谱名,人家好知道你排在哪一辈,该跟你平辈论交还是把你当晚辈儿。”奶奶在旁边笑着说道:

“虎山这名字,才是你的大号,你爷给你取的。”

“我才不提那名呢,真有事,我就找政府。”谢虎山笑着说道。

大秀在旁边问道:“哥,那要找不着政府帮忙呢?”

“那你哥我上山当土匪,行了吧?你盼我点好。”谢虎山弹了一下大秀的脑袋,笑着说道。

看着桌前对自己殷殷叮嘱的亲人,谢虎山面带微笑,不住点头。

上一世的谢京墨去了港岛,再没有回来,但这一世的谢虎山去了港岛,肯定会回来。

这里才是他的家。

他去港岛是送牛,顺便做做思想工作,把铜钱卖给封建反动分子,然后带着钱和洋货回家。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