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沈同学擒牛:每日复盘 > 第49章 第五次经济普查结果出炉,全面摸清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因审核原因,建议大家关注我公众号:交易员沈同学。那里的文章不会删除。

沈同学:先聊点无聊但是重要的事情,给大家讲讲经济普查结果。

北哥:那你聊吧,我吃火锅去了,我昨天刚取了钱,等解封了发给大家看看。每月消费日!!!

沈同学:赶紧走吧你。别耽误我干活。

初步核算2023年Gdp为亿,修订后为129.4万亿,增加3.4万亿元,增幅2.7%

年度Gdp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

第一次核算为年度Gdp初步核算,就是1一4季度的Gdp总和

第二次为年度Gdp最终核实,会有反复的核心过程,并且后面有经济普查等等,综合修订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Gdp数据可以尽可能的客观和准确

因为根据我国现行的Gdp核算方法规定,Gdp初步核算主要是采用相关指标增长速度来推算

也就是说,在初步核算2024年Gdp时是以2023年Gdp修订数为基数,利用不同行业相关指标增长速度来核算,也就是先推算出2024年各行业增加值的增速,再根据这个增速和上年增加值总量来核算2024年的增加值总量

所以,尽管2023年Gdp修订数在总量方面会有所变化,但对2024年Gdp增速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从过去四次经济普查的情况来看,数据修订对随后的年份的Gdp增速都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而且2023年Gdp的修订幅度与前四次经济普查的修订增幅相比是最小的

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249个样本县(市、区、旗)、1099个样本普查小区、2.1万家单位进行登记规范性和主要指标核查

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3327.0万个

与2018年末(2018年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相比,增长52.7%,从业人员.4万人,增长11.9%

其中女性从业人员.4万人

个体经营户8799.5万个,从业人员.4万人

产业活动单位3636.0万个,增加1181.0万个,增长48.1%

个体经营户8799.5万个,增加2503.6万个,增长39.8%

2023年末,第二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64亿人,比2018年末减少826万人,下降4.8%

但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了2.65亿人,增加了5401万人,增长25.6%

2023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产量较快增长

能源供应充足,2023年,原煤产量达到47.2亿吨,原油产量达到2.1亿吨,发电量达到9.5万亿千瓦时

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45.8万辆,比2018年增长6.9倍,产量连续9年居全球首位,占全球的比重超过60%

2023年,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分别达到6.5亿千瓦、1.4亿千瓦,比2018年分别增长了4.9倍、7.4倍

天然气、水核风光电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在不断地提高

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

批发和零售业1019.7万个,占30.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60.9万个,占13.8%

制造业404.9万个,占12.2%

在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

批发和零售业4479.1万个,占50.9%

住宿和餐饮业1092.2万个,占12.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16.9万个,占9.3%

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

制造业.5万人,占24.4%

批发和零售业5325.8万人,占12.4%

建筑业5117.2万人,占11.9%

在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

批发和零售业8224.1万人,占45.8%

住宿和餐饮业2541.0万人,占14.2%

制造业1836.1万人,占10.2%

2023年末,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439.1万亿元,比2018年末增加524.9万亿元,增长57.4%

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52.1万亿元,增加78.4万亿元,增长45.1%

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187.0万亿元,增加446.5万亿元,增长60.3 23年末,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975.4万亿元,比2018年末增加351.4万亿元,增长56.3%

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150.2万亿元,增加49.7万亿元,增长49.5%

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825.2万亿元,增加301.7万亿元,增长57.6 23年,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442.6万亿元,比2018年增加148.0万亿元,增长50.2%

其中,第二产业营业收入188.8万亿元,增加45.0万亿元,增长31.3%

第三产业营业收入253.8万亿元,增加103.0万亿元,增长68.3%

2023年末,全国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423.6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22.7%

从业人员.9万人,比2018年末下降0.8%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411.8万个,占97.2%

港澳台投资企业4.3万个,占1.0%

外商投资企业4.0万个,占0.9%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9959.2万人,占87.1%

港澳台投资企业726.5万人,占6.4%

外商投资企业726.4万人,占6.4%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5.2万个,制造业404.8万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3.6万个,分别占1.2%、95.6%和3.2%

在工业行业大类中,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企业法人单位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10.7%、10.1%和7.2%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469.8万人,制造业.4万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477.6万人,分别占4.1%、91.7%和4.2%。在工业行业大类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9.2%、7.1%和7.0%

2023年末,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4.3%

负债合计.3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5.9 23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亿元,比2018年增长28.6%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2023年,主要能源产品产量

2023年末,全国共有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272.2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123.5%

从业人员5115.9万人,比2018年末下降11.9%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房屋建筑业占29.3%,土木工程建筑业占20.4%,建筑安装业占10.4%,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占39.9%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房屋建筑业占50.6%,土木工程建筑业占22.0%,建筑安装业占7.5%,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占19.9%

2023年末,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52.8%

负债合计.5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64.4 23年,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亿元,比2018年增长44.7%

2023年末,东部地区拥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1794.1万个,占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的53.9%,比2018年末下降2.0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733.4万个,占22.0%,提高1.4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637.2万个,占19.2%,提高0.6个百分点

东北地区162.3万个,占4.9%,占比与2018年末基本持平2023年末,东部地区拥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业活动单位1930.5万个,占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业活动单位数的53.1%

中部地区805.4万个,占22.1%

西部地区718.3万个,占19.8%

东北地区181.8万个,占5.0%

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地区是:

广东省465.9万个,占14.0%

江苏省290.7万个,占8.7%

山东省278.5万个,占8.4%

2023年末,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8万人,占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52.3%,比2018年末下降1.8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9890.7万人,占23.1%,提高1.1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8632.0万人,占20.1%,提高0.8个百分点

东北地区1942.8万人,占4.5%,下降0.2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地区是:

广东省5285.7万人,占12.3%

江苏省3881.6万人,占9.0%

山东省3250.9万人,占7.6%

2023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9.6万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9.5%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50万个,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5.6%

高端装备制造业1.45万个,占15.1%

新材料产业2.04万个,占21.3%

生物产业1.49万个,占15.5%

新能源汽车产业0.32万个,占3.3%

新能源产业1.17万个,占12.2%

绿色环保产业1.63万个,占17.0%

航空航天产业0.12万个,占1.3%

海洋装备产业0.02万个,占0.2 23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6.2万个,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4.5%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5万个,占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40.7%

数字创意产业1.6万个,占26.5%

2023年末,全国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5.3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57.4%

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1.5%,比2018年末提高2.0个百分点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比2018年增长43.1%

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的19.1%,比2018年提高2.4个百分点2023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R&d(全称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经费支出6960.2亿元,比2018年增长95.6%,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34.6%,比2018年提高6.2个百分点

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为3.10%,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1.39个百分点2023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44.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3.8万件,分别比2018年增长67.9%和72.5%

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53.5%,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15.6个百分点

2023年末,全国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6.5万个,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5.7%

其中,信息服务3.0万个,占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46.2%

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1.5万个,占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3.2 23年,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亿元,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的42.2 23年末,全国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291.6万个,从业人员3615.9万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0亿元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数字产品制造业26.2万个,占9.0%

数字产品服务业27.4万个,占9.4%;数字技术应用业143.0万个,占49.0%

数字要素驱动业95.0万个,占32.6%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数字产品制造业1337.2万人,占37.0%

数字产品服务业151.9万人,占4.2%

数字技术应用业1460.9万人,占40.4%

数字要素驱动业665.9万人,占18.4%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中,数字产品制造业.5亿元,占42.3%

数字产品服务业.8亿元,占8.6%

数字技术应用业.4亿元,占29.0%

数字要素驱动业.3亿元,占20.1%

2023年末,全国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307.9万个,从业人员2237.7万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46.4%和8.8%

资产总计.2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5.1 23年末,全国共有经营性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93.4万个,从业人员2109.9万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50.6%和10.3%

资产总计.0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7.7%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亿元,比2018年增长37.3%

2023年末,全国共有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10.7万个,从业人员1235.5万人,分别比2018年末下降21.9%和32.0%

2023年末,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57.2%

负债合计.5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58.1 23年,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亿元,比2018年增长25.8%

2023年末,全国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104.0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40.2%

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20.6万个,物业管理企业37.5万个,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30.0万个,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0.2%、59.8%和45.9 23年末,全国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439.8万人,比2018年末增长14.0%

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271.3万人,比2018年末下降27.0%

物业管理企业854.3万人,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186.7万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34.1%和18.0%

2023年末,全国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6.0%

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7亿元,物业管理企业.5亿元,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8亿元,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35.5%、72.9%和86.4%

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2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1.1 23年,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比2018年增长34.5%

从以上数据来看,这五年来,服务业经营主体大幅增加,成为支撑经济增长

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6.3%,比2018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以上,制造业保持较快发展

2023年末,全国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达到404.8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23.8%

制造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总计达到151万亿元,增长41.7%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产业高端化发展步伐加快

2023年末,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数量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比2018年末提高了2个百分点

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数量占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比重超过1\/4

新技术、新工艺也在大规模地应用提速,催生出众多新产业、新业态

普查后,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接近130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五年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30%左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源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发明专利申请量比2018年增长了65.1%

2023年末,数字经济助推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带来了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增加,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比2018年末增加507万人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五年间增加了517万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