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刑警追凶十年,终还冤死者清白 > 第69章 红安八尸案(四十二)

因此我认为当前首要任务之一便是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搜寻游土黄的下落。即便上新集的那起案件并非由其所为,但他持刀抢劫这一罪行绝不能姑息纵容,务必将其捉拿归案。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想方设法去探寻那些可能存在的盲点。过往的办案经历让我深知,无论我们的排查工作多么细致入微,总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疏漏之处。

刘忠义稍作思考后说道:“专案组所做的工作可谓繁多且精细。咱们处理的这起案件面临的最大困境在于缺乏确凿无疑能够认定嫌疑人身份的有力证据。

据我所知,就连国内处于顶尖水平的相关专家都曾对该案件展开深入研究,并为此付出巨大努力。

如今轮到我们接手此案,应当在前人已完成的海量工作之上,进一步整理并厘清现存的各种线索和资料,力求更为详尽准确地勾勒出犯罪嫌疑人的具体特征。

此次前来调查,获取到的信息量相当庞大,还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去仔细分析与消化。待下次再来时,我打算再次亲临案发现场,因为此地乃是我们与犯罪嫌疑人产生交集的关键所在。

那么,这个特定的空间究竟向我们传递了怎样的信息?而犯罪嫌疑人在此处又给我们遗留了哪些至关重要的蛛丝马迹呢?

你们也再好好研究研究,咱们下次再碰头讨论。这次会议就先开到这儿吧。”随着这句话的落下,会议室里的气氛依旧显得有些沉闷压抑。

过去的整整八年时间里,类似这样的场景早已不知出现过多少次,当地的刑警们对此早就习以为常了。

眼看着就要离开红安县了,尚武与刘忠义并肩而行,并开**流起来:“这起案件拖到现在还没能成功破获,作为负责人,我得承担最主要的责任啊!

不过想当初,省、市、县三级共同协作办理此案,我个人觉得并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疏漏之处。毕竟,每一起案件的侦破都需要一定的运气成分,只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好运似乎并未站在我们这一边呐。”

听完尚武这番话,刘忠义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他心里非常明白,像尚武这样尽职尽责的警察,内心深处是多么渴望能够早日将这起案件顺利拿下。事实上,在所有人当中,恐怕没有人会比尚武更着急了。

待刘忠义带领着一行人离开之后,尚武毫不犹豫地立刻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紧急召集湖北省公安厅的三级会议。

在这场会议上,尚武神情严肃且语气坚定地要求当地公安机关务必对汪世书卧室天棚里面所发现的那些票据展开全面而细致的核实工作。

因为既然连天棚这么隐蔽的地方都有可能被遗漏掉重要线索,那谁敢保证不会有其他同样关键的线索也被不小心忽略过去了呢?所以,对于任何一个细节,都绝对不能放过,必须要进行最为严格缜密的核查才行。

会议室内弥漫着凝重的氛围,尚武坐在首位,他那原本坚毅的面庞此刻却显得无比沉重。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视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然后用低沉而又坚定的声音说道:

“这起案件我们已经侦查了整整八年啊!如今,我也到了该退休的时候了……但我衷心地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能够亲眼看到这桩案件成功破获!”

随着尚武话音落下,整个会议室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每个人的心头都像是压了一块巨石般沉重。

在接下来的数月时间里,专案组不敢有丝毫懈怠,再次组织大量人手对之前可能出现的任何纰漏展开全面细致的排查工作。

他们夜以继日地忙碌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和线索。然而,令人深感失望的是,尽管付出了如此巨大的努力,但最终的结果依然是一无所获。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四个月就这样过去了。对于负责红安案的专案组而言,这个案子的侦办过程确实充满了艰辛与曲折。

现场既没有留下关键的 dNA 证据,也找不到任何有用的指纹信息,甚至连一名目击者都未曾出现。唯一能给他们带来些许希望的,仅仅只是那些染满鲜血的脚印而已。

为了寻找破案的突破口,专案组成员们可谓是绞尽脑汁。经过长时间艰苦卓绝的调查,他们好不容易排查出一个名叫游土黄的人与受害者汪世书之间存在着矛盾纠纷。

当时,所有人都在心里默默祈祷着,希望这个人就是真正的凶手。可惜事与愿违,就在警方准备对其采取进一步行动时,游土黄竟然选择纵身跳入滚滚江水中,从此下落不明——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至此,关系圈的排查工作仿佛已经走到了尽头。专案组将与每名受害人相关的亲属、同学、朋友以及仇人的信息全部梳理出来,并针对这份长长的名单逐一进行深入调查核实。

每一个名字他们都反复查阅分析了不止一遍,但遗憾的是,除了这些已知人员之外,实在是再也无法找出其他可疑对象了

就在此刻,刘忠义率领着大队人马气势汹汹地再度踏入红安这片土地,这一行动毫无疑问地给当地负责此案件的人员带来了如山般沉重的压力。

在那场紧张严肃的案件推进会议上,上新集派出所那位面容憔悴、神情无奈的副所长缓缓站起身来,他的声音中透露出深深的疲惫与无力:

“这个案子啊,我已经整整跟了八年!真的,我现在感觉自己已经走到尽头,再也无路可走了。

想当年,我们围绕着吴小发和汪世书日常活动区域周边的广大农村地区精心设置了足足三个包围圈,对那成千上万名被列为重点排查对象的人员逐一进行过深入调查。

而我呢,则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汪世书上,前前后后耗费了长达两年之久的时间去追查每一条线索,不敢有丝毫疏忽大意。可是结果呢?

居然连一个符合条件的嫌疑人都没能找出来!究竟是当初划定的排查范围出现了偏差,还是在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重要人物被遗漏掉了?亦或是根本就没有将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到实处呢?”

面对这位副所长一连串发自内心的疑问,在场众人皆是沉默不语。其实,这所有的情况早就在刘忠义的预料之中。毕竟,这个案子的复杂程度超乎想象,就连经验丰富的红安刑警们也感到束手无策、头痛欲裂。

一时间找不到突破口,无法顺利展开后续工作,似乎也是人之常情。然而,他们却始终未能转变思路,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可要想让这样一群身经百战的“老刑侦”改变想法、调整方向,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尽管如此,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依然不容忽视——即便时至今日,大家仍然不清楚那个石灰厂老板汪世书为何会如此急切地想要将石灰窑转手出售,更不明白为何他们惨遭毒手的这一天恰恰就是竞价的最后期限。”

刘忠义目光沉稳地看向刘佳,微微点了点头后,迅速向她传递出一个不易察觉的眼色。刘佳何等聪慧,立刻心领神会,清了清嗓子,紧接着有条不紊地阐述道:

“经过我们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推断出犯罪嫌疑人与吴小发在那条机耕路上偶然相遇的概率微乎其微。假设他真的与吴小发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冲突,那么直接将吴小发杀害便足以泄愤了事,实在没有必要冒着如此巨大的风险再对其他七人痛下杀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