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刑警追凶十年,终还冤死者清白 > 第55章 红安八尸案(二十八)

也许犯罪嫌疑人出于某种特定目的,在不同阶段更换了手套;亦或是在实施犯罪行为之前就已经准备了多种手套以备不时之需。

最后来到第五点,探讨一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犯下了这起罪行。通过对现场的深入研究以及相关线索的梳理,我们不难推断出,这名犯罪分子对案发现场的环境可谓了如指掌。

不仅如此,他(她)显然还十分清楚石灰窑老板的经济状况。虽然不能排除即使是非熟人也有可能事先获取到有关受害人的信息,但综合各种因素来看,我们更倾向于认为犯罪分子曾经亲身到访过石灰窑。

并且,其所翻动查找的区域均与老板有着密切关联,尤其是那些被认为极有可能存放钱款的位置,更是成为了犯罪分子重点关注的对象。

由此可见,此人必定对现场环境相当熟悉,了解石灰窑,才能够如此精准地找到目标并展开行动。

此外,经过深入调查与推理,我们发现凶手与吴小发本人不仅相熟,甚至彼此间还有频繁的往来交流。毫无疑问,他们之间定然存在着某种千丝万缕的因果关联。

然而遗憾的是,截至目前为止,这个谜团依旧未能被成功解开。

一直以来,我们始终认为吴小发在此案当中所扮演的角色绝对不容忽视。但对于他的诸多具体情况,包括其日常行踪、人际关系以及可能隐藏在背后的秘密等等,现阶段我们都知之甚少。

所以,我强烈地感觉到必须紧紧抓住有关吴小发的一切线索,绝不能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那么,究竟这名犯罪分子需要满足哪些特定的条件呢?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此案发生于农村地区,而非交通繁忙的主要公路之上;其次,案发时间相当精准,当吴小发出门之时,恰好赶上了新闻联播刚刚开始播放。

就在这段时间里,那几个目击者看到摩托车突然倒地。并且,考虑到这些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如果他们有着较为固定且规律的看电视行为,那么通过对这一因素的研究分析,或许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推断出更多有用的信息。

综合以上种种因素,我个人认为此案件的案发时间大致应该锁定在晚上六点过后至九点之前的这段区间范围内。

根据目前掌握的线索来看,这名犯罪分子极有可能就潜藏在我们周边一带。从其留下的蛛丝马迹可以推断出,此人身上有着明显的农村生活烙印,不仅对农村的日常生活规律了如指掌,还具备一定程度的现代知识。

先说他选择翻动的位置吧,那可都是农村人习惯存放钱财的地方,这种精准的判断绝非偶然。此外,他对于手机的了解也相当深入,深知一旦带走手机便会惹来麻烦。

更为高明的是,他并非简单地将手机关机了事,而是直接取下电池。要知道,如果只是关机,那么通过附近的基站仍能够追踪到他关机时所在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如此一来必然会引起警方的注意。

而他这般操作,则巧妙地避免了被追查的风险。

再瞧瞧他脚上所穿的鞋子,看起来价格大约在六十多元左右。综合这些细节,不难推测出这个人很可能长期居住于农村地区,并且住所距离案发地不会太远,这样才方便他在作案后迅速逃离现场。

当然,这名犯罪分子也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原本在外打工,临近年关返乡之际,因手头拮据动了歪心思想要弄些钱财来花。另外,据我的分析,他或许在南边某处拥有可供暂时藏身的落脚点。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此次案件是否与去年 11 月份发生的那些盗窃案有所关联呢?这也是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才能确定的关键问题之一。

我心中暗自思忖,这两者之间似乎确实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究竟为何会如此认为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两起案件的受害地点皆集中于同一区域,这绝非巧合;

其二,从案件性质来看,均属于侵财类犯罪,且案发时间颇为接近。由此可见,无论是实施盗窃行为之人,亦或是犯下抢劫罪之徒,必定对于这座石灰窑的内部状况相当熟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案发现场遗留下来一只碗和一双筷子。通过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从中提取出 dNA 信息。

然而,令人心生疑窦之处在于,根据现场勘查结果显示,这只碗并非当下居住于此的人员日常用餐所用之物。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谁使用过这只碗呢?

在我看来,此疑点极有可能与本案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当务之急,便是想尽办法寻找到这只碗上所残留 dNA 的主人,并将其身份查明核实。

一旦成功排除此人与案件无关,我们便无需再对此条线索予以过多关注。毫无疑问,此人曾经到访过受害者家中,因此必须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地寻找他的下落。

总而言之,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应错失任何一个能够深入了解案情真相的宝贵契机。

待乌老讲述完毕之后,整个会场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沉寂之中。众人皆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思索着乌老方才所言,同时努力将这些话语与自身手头的工作相互结合起来,试图从中找出新的破案思路和关键线索。接着,

侦查员们面面相觑,他们心中积攒了太多的问题和疑惑,如今终于到了可以当面向专家请教的时候了。实际上,这些日子以来,尚武内心一直备受煎熬。

身为一省的刑警头目,他带领团队来到此地已经许久,然而始终无法为案件的侦破指明清晰的方向,这对于一向以破案高效着称的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让他感到无比痛苦。

但幸运的是,此次乌国庆那精妙绝伦的推理犹如黑暗中的一束强光,给予了他强大而有力的支撑,使得他原本沉重的心稍稍轻松了一些。

话说回来,经过这么多天没日没夜地调查摸索,每一条好不容易发现的线索都像是水中月、镜中花一般,刚刚燃起希望便迅速破灭。

一个接一个被否定掉的线索就像一记记重锤敲打着侦查员们的心房,让他们心中仿佛憋着一股闷气,堵得慌。其中,大家最为关注和心存疑虑的便是关于整个案子的侦查方向到底在哪里。

这时,一名侦查员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为什么能够如此果断地排除流窜犯作案的可能性呢?我可是听说最近在河南发生的一起劫杀案,其作案手法跟咱们正在调查的这个案子几乎如出一辙呀!”

话音未落,另一名侦查员紧接着说道:“还有啊,我们在排查嫌疑人的过程中,明明碰到了好几个各方面条件都高度吻合的对象,可无论如何就是找不到确凿的证据将他们定罪,最后只能无奈地把人放走。要是真正的凶手就在这些人中,那我们岂不是眼睁睁看着他们逍遥法外吗?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才好啊?”

这些问题个个都切中要害,既尖锐又极为现实,让人一时之间难以回答。

时光荏苒,距离案发至今已然过去了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警方对众多可能涉案的人员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排查工作。

然而,令人疑惑不解的是,这些排查对象当中是否真的隐藏着真正的嫌疑人呢?又或者他们只是无辜者,却因为某些原因而被草率地排除在外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