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刑警追凶十年,终还冤死者清白 > 第51章 红安八尸案(二十四)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令人振奋而又充满神秘感的人物——公安部“刑侦八虎”之首的乌国庆,悄然抵达了上新集镇。这位声名远扬的原公安部刑侦局局长,其辉煌履历可谓是熠熠生辉。

多年来,他凭借着卓越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成功指挥并主持侦破了全国众多惊天动地的大案要案,成为了警界公认的一代神探。

然而,即便是如此厉害的人物,在面对那号称天下第一悬案的“呼兰大侠之谜”时,也不禁感到束手无策。

尽管他倾尽全力,运用自己积累多年的经验和精湛技艺,但最终还是未能解开这一谜团,给整个案件的侦破工作留下了难以弥补的巨大遗憾。

与此同时,大雪早已将交通封锁多日,通往大别山的道路至今仍未完全恢复通畅。上新集镇此刻仿佛被一片洁白无瑕的雪幕所笼罩,放眼望去,尽是银装素裹的景象。

寒冷的天气使得路面结起了厚厚的冰层,人们行走其上,脚下不时传来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冬日的严寒与寂静。

尽管乌国庆年事已高,但他的精神状态却丝毫不减当年。刚到达武汉的当天,他顾不上片刻休息,马不停蹄地辗转奔赴大别山那被雪封冰冻的现场。

毕竟,对于这样一位身经百战的传奇人物来说,困难从来都不是阻挡前进脚步的理由。

回顾过往,那些惊心动魄的重大案件,如东北二王持枪杀人案、流窜于豫陕苏皖地区的彭妙计团伙系列入室杀人抢劫案以及湖南常德张君案等等,无一不是在他的英明指导下得以成功侦破。

这些经历不仅见证了他过人的才智和勇气,更铸就了他在警界无可撼动的崇高地位。如今,面对眼前这片被冰雪覆盖的神秘土地,乌国庆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揭开隐藏其中的真相。

然而,尽管乌国庆往昔曾目睹过众多惨不忍睹的凶案现场,但当面对红安八尸案这般触目惊心的场景时,他亦不得不坦诚相告:如此凶残恶劣之案件实乃凤毛麟角、极为罕见。

乌国庆所搭乘的车辆尚未驶抵水泥厂便戛然停住,乌老执意下车徒步而行。只见他自那村村通公路缓缓走来,先是费力地爬上公路旁侧的一座小山坡,继而极目远眺向四周张望。

可入眼之处尽是白茫茫的一片,仿佛天地间都被这惨白之色所笼罩。

众人终于抵达第一现场,尚武竭力以一种尽可能客观中立的口吻描绘着案发之时的情形。他详细指出摩托车停放于何处,受害者倒卧之地又是何方,就连那双拖鞋所处位置也未曾遗漏分毫。

每提及一处关键所在,他都会移步至相应地点,其描述堪称细致入微、面面俱到。

随后,乌老移步来到石灰窑跟前。此刻,窑中的熊熊烈火已然熄灭,而当初现场仅存的那位幸存者——一条白色小狗,如今也是踪迹全无。

关于这条小狗的去向众说纷纭,有人揣测它或许是因饥饿难耐而命丧黄泉,亦有人断言它已遭他人拖拽而去沦为腹中之食。然而此时此刻,再也无人将过多的关注投注于此!

紧接着,乌老踏入了第二现场。他全神贯注地审视着现场的每一隅角落,对于任何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皆不放过,皆是仔细探究、缜密研判。

随后,众人纷纷返回位于红安县的专案指挥部会议室,一场专案组成立至今规模空前盛大的第二次案情分析会议就此拉开帷幕。

此时此刻,众多刑警们的内心依旧充盈着无尽的期待与高涨的热情,他们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目光紧紧地聚焦于前方,似乎在默默祈祷着来自北京的专家能够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重大发现。

尤其是尚武,他那紧绷的面容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感。对于这次会议,与其说他迫切希望能够寻觅到全新的破案线索,倒不如说他更渴望借助国内顶尖专家的独到视角来印证自己此前的种种推断。

毕竟,自从接手这起棘手的案件以来,巨大的压力犹如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始终压在他的心头。

此时,只见年逾古稀的乌国庆轻轻咳嗽了几声,然后清了清略显沙哑的嗓子。尽管他已至人生暮年,但一整天的舟车劳顿无疑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身体负担。

然而,这位经验丰富的刑侦专家却没有丝毫倦意,他那双深邃而睿智的眼眸扫视了一圈在场的人们,缓缓开口说道:

“就目前我们所掌握的前期工作情况而言,自这起案件发生后,通过一系列细致入微的侦查手段,我们成功获取了数量繁多且种类各异的现场痕迹物证以及与之相关的海量犯罪信息。依我之见,这些资料可谓相当充裕完备,现场的勘查工作更是做得极为出色到位。

在对整个案件展开深入剖析时,我们不但充分利用了那些珍贵的现场痕迹物证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状况,更为关键的是,还深度挖掘并整合了由现场痕迹物证和现场状态所折射出的有关犯罪分子作案全过程的诸多重要情报。”

其中所包含的心理痕迹方面的信息,可以说对于我们过去处理案件时仅仅注重痕迹物证却忽略现场犯罪信息的情况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的突破。

坦白讲,在过去的这几年里,每当我前往外地授课之时,始终强调的一个核心要点便是期望众人不仅要高度关注现场的痕迹物证以及现场所处的状态,更为关键的是必须充分重视犯罪分子在实施作案过程当中于现场遗留下的各类信息。

毕竟,只要犯罪分子有所行动,必然就会产生相应的信息。在此,我不妨简要地给诸位列举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当那扇门板遭受犯罪分子猛烈撞击从而损坏之后,板子瞬间掉落下来。就在此时,吴小发的孩子从屋内走了出来,并最终惨死于这块门板之上。

与此同时,令人感到蹊跷的是,在小孩那双旅游鞋的鞋底竟然沾染上了血迹,而且经过仔细鉴定后发现,这些血迹居然属于屋子里面那位死者的。

凭借着这样一处细节,经过一番深入剖析,我得出结论——这个孩子应当是在门板破裂之后方才走出房门的,紧接着便不幸遭遇到犯罪分子的毒手并被当场击毙,随后犯罪分子又继续闯入屋内对其他人展开了凶残的攻击。

然而,当前摆在我们面前最为棘手的问题在于,尽管犯罪嫌疑人已经悄然摸上门来,但遗憾的是,截至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未能成功获取到可以有效甄辨出犯罪嫌疑人身份的关键性证据。

所谓个体识别之物,实则为能将个人独特特征精准定位之事物。当下,侦查手段与先进技术紧密融合,共同对案件展开深入剖析。

乌老目光锐利地盯着大屏幕,缓缓开口道:“让我们先从犯罪分子的作案过程入手。”随着他话音落下,屏幕上率先呈现出一辆摩托车的影像。

乌老接着解说道:“这辆摩托车传递给我们不少关键信息。倘若此人仅是将车子随意搁置在路上,那么若有人目睹其车灯,理应不会察觉到任何晃动或是上下颠簸的迹象。

就好比吴小发从家中走出,沿着道路前行。他踏上这条路之后,并未向右拐弯,而是径直向左拐去。最终,他与犯罪分子在某个特定地点相遇并发生冲突。

而之所以能够将此地点确定为动手现场,原因在于众多证人皆可证实曾在此处见到过那辆摩托车、一双拖鞋以及斑斑血迹。且数位证人的描述高度一致,因此这一说法可信度颇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