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刑警追凶十年,终还冤死者清白 > 第47章 红安八尸案(二十)

所以,摩托车上很有可能会残留有凶手衣物的纤维组织、脱落的毛发甚至是因碰撞而产生的细微划痕等等线索,此乃其一。

再者,尽管当时正值寒冷刺骨的冬季,气候严寒,气温极低,但考虑到凶手在行凶时需要耗费巨大的体力,同时还要承受高度紧张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其身体必定会大量出汗。

这样一来,现场遗留下的那条毛巾上面,或许就能够找到凶手用于擦拭汗水的相关物证,这便是其二。

再次,还有一种不容忽视的可能性,即凶手在实施犯罪行为之前,其实早已悄然潜伏在了案发现场附近。在此期间,凶手也许曾经使用过诸如喝水用的杯子或者吃饭时所用的碗筷等物品。

只要凶手曾经触碰并使用过这些东西,那么就必然会在其上留下属于凶手本人的唾液痕迹。

其四,务必留意现场所有的毛发,无论是纤细如丝还是粗长似缕,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根,也必须小心翼翼地将其收集起来,并分别进行单独取样。

只有严格执行并落实好以上这四个要点,我们才能宣称现场勘查工作真正过关了。

与此同时,专案指挥部下达明确指令,要求侦察员们把注意力高度集中于那些在案发之前手机信号曾出现在案发现场周边区域,但在案发之后却突然销声匿迹之人身上,对他们展开重点排查。

不仅如此,还要对案发当晚通讯情况存在异常现象的人员、案发前夕身处当地但次日就迅速转移至外地的人士以及以往从未现身于此地却突然间凭空冒出的可疑对象逐一进行深入细致的摸排清查。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尽管采取了上述一系列全面而缜密的举措,最终的结果仍然不尽人意,几乎没有取得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和收获。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来到了 2008 年这个崭新的龙年新春佳节。此时距离案件发生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天之久,可整个侦查工作依然停滞不前,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的重大突破。

对于能够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至关重要的关键证物,更是一无所获。不得不承认,这次遇到的犯罪嫌疑人实在是太过狡黠阴险,其反侦查意识之强烈、手段之高明着实超乎想象。

此人行凶时特意戴上手套以避免留下指纹等直接证据,并且刻意不使用任何常规的通讯工具,从而大大增加了警方侦查破案的难度系数。

就在大家感到一筹莫展之际,忽然间有人灵机一动,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现场遗留下来的足迹!

没错,足迹确实也可以成为案件侦破的重要抓手。可是,当专案指挥部询问起关于足迹方面的工作进展时,大家却惊讶地发现情况并不乐观。

原来,现场嫌疑人所留下的鞋印花纹极为特别,侦查人员为此走访询问了众多家鞋店,但始终一无所获。

就在众人感到一筹莫展之际,尚武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种可能性——也许凶手的鞋最初的确是购买而来的,但之后其鞋底极有可能被更换过。

基于这样的推测,侦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开始专门寻找那些修鞋铺子。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家修鞋铺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一名侦察员快步走到修鞋师傅面前,礼貌地问道:“老师傅,请问如果鞋底坏掉了,还能够更换吗?”此时,那位正在埋头苦干的修鞋师傅甚至都没抬头看一眼来人,只是随口应道:“能。”紧接着,他便随意地扔过来一只鞋底。

侦察员赶忙伸手接住,仔细端详起来。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可把他给惊到了!因为这只鞋底看起来竟是如此眼熟。

于是,他不敢耽搁片刻,立刻带着这只鞋底去找相关专家进行比对。结果令人喜出望外,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经过严谨的鉴定和对比,最终确认这只鞋底恰恰正是警方一直以来苦苦寻觅的关键样本。

而这一切,其实都在尚武的预料之中。根据他对案情的分析以及对犯罪心理的揣摩,他认为这名嫌疑犯应该处于社会的底层,家庭经济状况不佳,手头比较拮据。

所以一旦鞋子出现损坏等问题,嫌犯很有可能会选择不舍得扔掉旧鞋,而是去某个地方更换一个新的鞋底,又或者干脆购买那种价格低廉的鞋子来继续使用。

就这样,沿着这条宝贵的线索一路追查下去,侦察员们成功地找到了鞋的源头。

那是一批从福建购进的、专门为修鞋提供的替用鞋底。用这种鞋底加工成成品,再卖出去,60块钱一双,许多供应商都在购进。

仅仅红安县的供应商在那一年就进货600多双。因为价格便宜,销路很好。经过比对,可以确定现场出现的鞋,就是这种60块钱一双的、经过再次加工的劣质皮鞋,鞋子大小为38码。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这条线索看起来颇有希望,但最终却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时间匆匆流逝,转眼间又是一个漫长而煎熬的星期过去,侦破工作依旧如同深陷泥沼般停滞不前,丝毫未见实质性的突破与进展。

在此期间,警方不辞辛劳地展开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侦查工作,线索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被收集起来。可是,这些看似繁多的线索却宛如一团乱麻,始终无法编织成一张能够捕捉到疑犯踪迹的大网。

不论是案发现场及其周边区域,还是对相关人员的深入调查走访,都未曾挖掘出任何具有关键价值的物证来。即便是训练有素、嗅觉灵敏的警犬,此刻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敏锐,再也嗅不出任何可疑的气息或线索。

就这样,疑犯仿佛人间蒸发一般,彻底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消失得如此干净利落、毫无痕迹可循。面对这一始料未及的结果,专案指挥部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焦虑当中。

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疏漏?为何所有的努力都像是石沉大海,得不到半点回应?一系列疑问如同沉重的阴云笼罩在每一个参与案件侦破工作人员的心头。

究竟是疑犯太过狡黠,以至于能够巧妙地躲避警方的追查,还是负责案件侦查的工作人员未能将本职工作落实到位呢?众人对此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时光匆匆流逝,一个星期之后,现场忽然传出了新的消息。据说,在一处极易被忽略的角落里,竟然发现了已经使用过的一次性茶杯,此外还有一只明显有人吃过饭的碗。

此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了部分侦查员对现场技术人员的责备之声,他们认为正是因为这些技术员没有及早察觉到如此重要的线索,才导致整个调查进程受到延误。

然而,面对这样的指责,那些技术员们却是满腹委屈、有苦难言。毕竟,现场勘查这种工作本身就充满变数,又怎么可能做到百分之百毫无疏漏呢?

再者说了,仅仅凭着这只碗和茶杯,并不能确凿无疑地认定它们就是犯罪嫌疑人所遗留下来的物品啊!说不定在此之前,还有其他人曾经到过现场,并且在这里享用过餐饮或者茶水呢。

就在大家为此争论不休的时候,尚武接到了一通来自其单位里某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的电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