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刑警追凶十年,终还冤死者清白 > 第33章 红安八尸案(六)

再看他最终倒下的那个位置,是否真的就是这起案件的第一案发现场呢?还有,在他临终之前,可有发出过求救的呼喊声呢?这些问题如同迷雾一般笼罩着整个案件,让人难以捉摸。

就在摩托车的一旁,有一片面积不大的小树林。而在这片小树林的边缘处,则是一块空旷之地。此地乃是石灰窑的料厂所在之处。

空地上沿,有着一孔石灰窑,此刻正有缕缕青烟袅袅升起。尚武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只见那炉火熊熊燃烧,火势异常凶猛,红彤彤的火光映照着四周。

若想凑近窑孔查看里面的情况,非得伸出一只手遮挡住脸部不可,否则根本无法直视那炽热的火焰。

“这窑里你们可曾仔细检查过了?”尚武开口问道。

“已经检查过了,并未发现任何残留物。只是这窑内的火候极高,而且正值火力最旺的时候,温度竟然高达 800 多度啊!就算原本里头有什么物件存在,恐怕也早已被烧成灰烬,荡然无存了。”程支队长面色凝重地回答道。

“如果烧了什么东西,痕迹肯定还是会存在的。您觉得呢,魏总?”说话之人目光紧盯着魏总,似乎想要从对方的表情中捕捉到一些端倪。

只见魏总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嗯,确实如此。不过具体情况还要看燃烧的时间长短以及温度的高低。”

他的语气不疾不徐,显得十分沉稳且客观。一直以来,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都是魏总的显着特点之一。然而,这个特点也曾成为他人议论的话题,但魏总对此却毫不在意。

曾有人以此调侃他时,他只是淡淡地回应道:“作为一个男人,表达就应当准确无误,切不可信口开河、胡言乱语。”

此时,负责案件侦查的工作人员们早已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座窑火之上。毕竟,如果凶手企图销毁证据以掩盖罪行,那么利用窑火无疑是最为便捷与高效的手段。

在石料场的一角,矗立着一座孤零零的小砖房。这座小房子原本的用途是充当工棚,平日里用于存放各类工具。每当石灰窑开始运作时,值班人员便会在此稍作休憩。

此刻,小屋的门紧闭着,一把铁锁牢牢地锁住了入口。令人触目惊心的是,那把锁上竟然沾染着大片明显的血迹!尚武走到门前,停下脚步,凝视着那血迹问道:“这是谁留下来的?”

站在一旁的骆局长连忙回答道:“目前还未能确定其来源。我们已经对现场几个关键位置的血样进行了采集,需要送到市里的专业机构去做进一步检测分析,才能最终得出结论。”

尚武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着眼前这个案子所透露出的种种诡异之处。仅仅走到这里,他便察觉到了异样——那个小屋的锁上竟然残留着血迹!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说这屋子里隐藏着什么至关重要、能让人流下鲜血也要得到或是寻找的东西吗?

尚武将目光投向不远处依着山势而建的石灰窑,它的底部出灰口与两间房屋紧密相连。站在石灰窑顶,整个凶案现场尽收眼底。左侧的那栋房屋便是石灰窑主人的居所,也是主要的凶案发生地点。

此时,胡晓青匆匆赶来,身旁还跟着派出所所长。只见她神色凝重地向尚武介绍起这里的基本情况。派出所所长身为本地人,对这一带自然颇为熟悉。

据他所言,这座黎明石灰厂实际上仅有一孔石灰窑,乃是由镇上 56 岁的男子汪世书和他 54 岁的妻子陈小润共同建造而成。这夫妻二人原本都是镇上的普通居民,平日里靠做点小买卖维持生计,膝下育有两个儿子。

在 2006 年那个令人心碎的时刻,年仅 28 岁的大儿子被无情的癫痫症夺去了生命,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时光荏苒,如今小儿子已然 26 岁,独自在繁华喧嚣的武汉市驾驶着出租车,为生活奔波忙碌。

回首往昔,他们一家人很早就深刻地领悟到一个道理:若要摆脱贫穷走向富裕,就必须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们将目光投向了那满山遍野的石头,并心生一计——挖掘这孔窑洞来烧制石灰。尽管整日里窑洞里烟雾弥漫、尘土飞扬,环境恶劣不堪,但只要能够赚到钱,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一切的辛苦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

夫妻二人还雇佣了几名工人协助工作。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除了负责运输原料的司机吴小发之外,其余的竟然全都是老年人!其中年龄最大的那位竟然已有 63 岁高龄,而年纪最轻的也已过了知天命之年。

这些老人大多无依无靠,只能依靠出卖自己微薄的劳动力,勉强在这里讨一口饭吃。在这群人中,唯一算得上正值壮年的男子便是倒卧在路旁的死者吴小发了。他每天开着一辆破旧的手扶拖拉机,不辞辛劳地为窑厂运送货物。

此刻,众人一边仔细勘查着事故现场,一边七嘴八舌地闲聊着。不知不觉间,他们就来到了石灰窑旁。这座石灰窑构造极为简陋,完全是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搭建而成的。它看上去有些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可能坍塌下来。

就在那背靠大山之处,人们奋力挖掘出了一个硕大而又规整的圆形大洞。随后,他们将挖出来的泥土仔细地夯实,使其变得坚固无比。

接着,开始了奇妙的叠加过程:先是铺上一层石头,然后撒上一层煤灰,紧接着又是一层泥土,最后再加上一层石灰。如此循环往复,层层堆叠。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要巧妙地利用煤炭独特的燃烧特性与石头发生化学反应。当煤灰被熊熊大火燃尽之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坚硬的石头竟然转变成了洁白如雪的石灰!

等到这些石灰完全冷却下来,人们便会将它们清理出去,再次添加新的石料和煤炭,继续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烧制。就这样,整个过程不断重复,仿佛永无止境。

此刻,这座窑洞中的火势依然凶猛异常,显然刚刚才点燃没多久。站在离窑洞不远的地方,便能感受到一股股汹涌澎湃的热浪扑面而来,耳边还时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仿佛是火焰在欢快地跳跃、歌唱。

胡晓青指着窑洞下方的两座房屋介绍道:“你们看,这下面有两栋房子。左边那一栋共有三间屋子,那里便是此次案件的事发地点。平日里,汪世书夫妇以及好几位在这里打工的人都居住在此处。

而右边的那栋房子,则是吴小发一家三口的住所。”

正当大家准备从窑洞走下去的时候,突然,一条浑身雪白的大狗不知从何处窜了出来,横在了众人面前。

这条白狗见到有人靠近,先是低下头朝着旁边退让开来,但它的眼睛却始终警惕地盯着来人,同时还不时回头看看自己让开的距离是否足够。

一旦感觉到人们快要走到跟前时,它便会赶紧再往远处挪动一点;可要是人们稍微走远一些,它又会悄悄地凑近过来。

派出所所长面色凝重地向众人介绍道:“诸位请看,这便是那家窑厂的看家狗。此犬性情极为凶猛,但凡有人胆敢靠近它所守护的领地范围,它便会立刻警觉起来,并迅速做出激烈的反应。通常情况下,如果其主人不在家中,一般人根本没有胆量从此处路过。而且呀,这条狗对其他人的指令一概不理睬,任你如何大声呵斥或呼唤,它都不会有丝毫反应。然而,只有当它的主人发声怒斥时,这家伙才会立马变得乖巧顺从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