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刑警追凶十年,终还冤死者清白 > 第109章 机井藏尸案(九)

在上海市,一座先进的指纹识别比对系统拔地而起,它不仅代表了这座城市在科技领域的卓越成就,更是全国范围内指纹识别技术联网共享的重要一环。

这个系统与全国各地紧密相连,共同编织了一个庞大而精细的指纹数据库网络,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在这个高效运转的系统中,指纹室工程师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他们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那枚承载着关键线索、历经岁月洗礼的珍贵指纹,小心翼翼地投放到了江西指纹库中进行远程查询。

这一行动,如同在茫茫人海中投下了一颗精准的探照灯,照亮了寻找真相的道路。

令人振奋的是,仅仅经过一个晚上的时间,系统就传来了令人期待的反馈。在无数指纹的海洋中,这枚指纹终于找到了它的“主人”。

经过指纹室工程师们细致入微、严谨科学的比对分析,警方最终确认了这枚指纹属于一位63岁的江西男子——艾红光。

尽管警方已经掌握了确凿的指纹证据,足以将艾红光与这起尘封了31年的案件紧密相连,但鉴于案件时间跨度之长,嫌疑人的供述对于案件的最终定性依然至关重要。

这不仅关乎法律的公正裁决,更是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的一种交代,对社会正义的一次扞卫。

艾红光在被捕后,面对铁证如山,初时选择了矢口否认,坚称自己从未踏足过上海这片土地,企图用谎言掩盖真相,逃避法律的制裁。

然而,在警方专业的审讯策略和强大的心理攻势下,他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最终松动了口风,承认了自己确实在上海犯下了一桩罪行——用电击方式伤害了同屋的旅客。

这一供述,无疑是对警方前期调查工作的有力印证,也是案件侦破过程中的重要进展。

然而,正当警方准备根据艾红光的供述进一步展开调查时,却意外发现了他交代的案发地点与实际情况存在显着不符。

这一细节上的出入,立即引起了警方的警觉,他们意识到,艾红光的供述可能并非完全出于自愿或真实,而是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影响或误导,亦或是他试图通过模糊事实来转移警方视线,逃避更严重的法律责任。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转折,警方并未轻言放弃,而是更加坚定了追查真相的决心。

他们决定重新审视案件的所有细节,从艾红光的个人背景、行为模式、心理特征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同时加大审讯力度,力求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突破艾红光的心理防线,获取更加准确、全面的供述。

狡猾的艾红光,面对警方步步紧逼的调查,试图利用案件发生时间久远、侦查人员更迭频繁等复杂因素,以及自己精心编织的谎言,来试探警方的底线和耐心。

他的供述中真假参半,时而含糊其辞,时而故意透露一些错误信息,企图以此来混淆视听,干扰警方的调查方向,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喘息之机。

然而,警方的专业素养和坚定信念并未被艾红光的狡猾伎俩所迷惑。他们深知,真相只有一个,而揭开真相的关键,往往隐藏在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之中。

为了彻底揭开艾红光的真面目,警方决定请出一位重量级人物——当年主办这起案件的退休侦查员王学仁。

王学仁,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侦查员,对于这起案件有着深入骨髓的了解。他不仅在职业生涯中积累了大量的侦查经验,更对案件背后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更重要的是,他根据自己多年的侦查经验,手绘了一张全国旅馆电击案地图,这张地图详细记录了全国各地发生的电击案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和异同。

在王学仁的协助下,警方对艾红光的供述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比对。他们发现,艾红光交代的所谓“案发地点”,实际上与1981年在浙江嘉善发生的一起电击案高度吻合。

这一发现,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真相的大门。警方据此推断,艾红光很可能是在试图通过混淆案件时间和地点,来掩盖自己真正的罪行。

在岁月的长河中,那些未解的谜团如同沉睡的巨兽,静静地蛰伏在档案室的幽暗角落,被时间尘封,等待着某个契机被唤醒,重新焕发生机。

嘉善电击杀人未遂案,正是这样一起沉睡已久、几乎被世人遗忘的案件,它在历史的尘埃中默默躺了31年之久。

然而,命运的车轮总是在不经意间转动,为这起案件带来了转机。当老刑警王学仁的脑海中灵光一闪,那个曾经被岁月模糊却又至关重要的细节,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瞬间点亮了他的记忆。

他回想起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嫌犯是如何翻墙而入,实施电击犯罪后,又匆匆跳入旅馆旁的小河,借着夜色的掩护仓皇逃窜的。

这一细节,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尘封的记忆之门,将王学仁的思绪带回了31年前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

更重要的是,这一细节与当年嘉善电击案的现场情况完全吻合,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迷雾,为警方指明了方向,锁定了嫌疑人艾红光。

在王学仁的协助下,警方重新梳理了案件线索,将艾红光的供述与嘉善电击案的现场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比对和分析。他们发现,无论是作案手法、逃跑路线,还是嫌犯的体貌特征,都与艾红光高度一致。

这一发现,如同一枚重磅炸弹,震撼了所有参与案件调查的人员。

面对铁证如山,艾红光再也无法狡辩。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就是当年嘉善电击杀人未遂案的真正凶手。

这起跨越了漫长31年岁月的案件,如同一块巨石终于从警方与受害者家属的心头移开,宣告着正义的胜利与邪恶的败退。

在这场漫长的较量中,老刑警王学仁无疑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的智慧、经验与坚持,成为了案件得以告破的关键所在。

王学仁,这位年逾七旬的退休老人,尽管已经离开了警界多年,但他的心中始终燃烧着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他保留着当年侦办案件时的所有侦查笔记,那些泛黄的纸张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个细节、每一次推理、每一个线索。这些笔记,不仅是王学仁职业生涯的见证,更是他心中那份对正义无尽追求的象征。

正是这些亲笔记录,让王学仁在多年后依然能够清晰地回想起那个至关重要的细节——嫌犯蹚河逃跑。这一细节,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漫长的黑夜,为警方指明了侦破的方向。

在王学仁的协助下,警方得以将艾红光的供述与嘉善电击案的现场情况进行了精准的比对,最终锁定了嫌疑人,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线索。

王学仁的功绩,不仅在于他成功协助警方侦破了这起沉睡多年的案件,更在于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警察精神——不畏艰难、不惧岁月、不忘初心。

他的故事,如同一曲激昂的赞歌,激励着每一位在职或退休的警察,继续为守护社会的安宁与正义而努力奋斗。

这起案件的告破,不仅是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的一份迟到的慰藉,更是对王学仁这位老刑警无私奉献与执着追求的最高赞誉。它再次证明,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只要有人愿意坚守,愿意付出,正义的光芒终将穿透黑暗,照亮前行的道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