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刑警追凶十年,终还冤死者清白 > 第32章 进京申冤

王爱民将这些情况详细记录了下来,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对刘书金说:“半个月前,我见到李金秀了。”

“哦,她现在怎么样了?”刘书金关心地问,几个月不见,心里怪想念她的。

“挺好的。”

“她没有工作,又带着两个孩子,没了我,怎么生活啊?”刘书金不禁为她担心道。

王爱民思索了片刻,决定还是对他如实相告:“你被捕后,她跟了另外一个男人了。”

刘书金闻言,大为惊愕,半晌不语。

王爱民见状,忙劝慰他道:“你要理解她,她这么做也是不得已,毕竟孩子还那么小。”

过了好一会儿,刘书金说:“我不怪她,她跟着我,也不容易。”

与此同时,赵树亭和张焕英夫妇向幽燕省高级人民法院等多个部门提出申诉,请求重审“叶树声案”,对方均拒绝受理。

张焕英大为悲愤,难以理解地说道:“不是说要复查我儿子的案子吗?为什么现在又不查了?连案子都不接了?”

赵树亭说:“这件事情水很深,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幽燕省恐怕很难解决问题,要到京城去才行。”

“到京城去?”张焕英一听这话就头大,她从来没出过远门,更别说去京城了。

“对,你到京城最高人民法院去反映情况,请求他们主持公道。”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为了儿子,张焕英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

三天后,她坐上了去往京城的列车。

傍晚时分,火车到达了京城西站。她随着汹涌的人流往外走,来到站前广场上,已是华灯初上了。

她看着人们往四面八方散去,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

她忐忑不安地往外走,看见站前广场外面有一个公交站,很多人在那里等车。

她迅速走过去,向一个面目慈祥的大妈打听道:“大姐,请问最高人民法院该坐哪路车去?”

“最高人民法院不在这儿坐车,到对面去坐车。”大妈操着一口标准的京城话对她说,指了指马路斜对面。

张焕英跟她道了谢,快速穿过马路,来到那个公交站上。

那里也挤满了等车的人,她客客气气地问一个年轻小伙儿:“小伙子,你知道最高人民法院坐哪路车去吗?”

小伙儿瞅了她一眼,见是个外地的乡下人,态度冷淡地说:“不知道,后面站牌上写着的,你自己看吧。”

她走到公交站牌前,睁大了眼睛仔细瞧。

那上面有十几条公交线路,密密麻麻写着各个站的站名,文字大都很小,有些几乎看不清。

她费劲的瞅了半天,总算在站牌底部倒数第三的位置看到了最高人民法院几个字,222路公交车要到那里。

她松了口气,到站台上等车。

等了十几分钟,一辆222开来了。

她一阵欣喜,想坐这辆车走,但车上装满了人,到站下车的又没几个,根本就挤不上去,只好目送它开走了。

又等了二十几分钟,另一辆222进站了。

这车上的人没有刚才那么多,她随着等车的人群往前凑,车门打开的时候,大家一窝蜂地往上挤,张焕英也跟着往上挤。

她一只脚已经上了车,另一只脚准备跟上去的时候,旁边一个大汉猛的往前一插,抢了她的位置,把她生生挤下来了。

她心里一阵沮丧,只好继续等下一班车。

又等了半个小时,站台上人都没有几个了,时间也快到晚上九点钟了,却不见222来。

张焕英十分焦急,不知道该怎么办,心里涌起了一股深深的无助感。

就在她快要绝望的时候,一辆222缓缓驶来了,她就像见了救星似的激动欣喜不已,车上人很少,她不用跟人挤就上去了,还坐上了座位。

坐了五十多分钟,最高人民法院站到了。

她下了车,往前走了几步,看见了一栋雄伟壮观的建筑,走近去,见门口的牌子上写着最高人民法院几个字。

她心里一阵激动,知道就是这儿了,不过现在大晚上的,人家早下班了,只好明天再来。

现在快到十点钟了,折腾了一天,她早已累得不行,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赶紧找个地方住下。

她在法院周围寻找住宿的地方,看见几个酒店,进去一问,住一晚都要两三百,吓得她赶紧退出来了。

找了半天,终于在法院背后马路对面的一条小胡同里找到了一家简陋的招待所。

住一晚只要15块,就是条件有点差,五六个人住在一间昏暗的屋子里,屋里除了几张带上下铺的铁床以外,什么都没有,洗脚盆也只有一个。

她没有挑剔的资本,有个地方栖身就不错了,办了登记手续便住了进去。

大半天没吃东西了,她饿得不行,从包里拿出带来的馒头咸菜吃了,匆匆洗了脚就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她就起来了,收拾了一下,吃了馒头咸菜,就直奔最高人民法院而去。

走到门口,她看见一个身材挺拔的警察站在那里,一脸威严,心里有点畏惧。

“你是干什么的?”警察问她。

“我是来反映情况的。”她畏畏怯怯地说。

“反映什么情况?”

“我儿子的冤情。”

警察见她态度诚挚,不像撒谎,大概也是早已见惯了这种事儿,倒也没有刁难她,让她登记了身份信息,过了安检就放她进去了。

张焕英不知道这事儿该找谁,到里面问了好几个人,总算找到一个对接的部门,在办公室,一个工作人员问她:“大姐,你有什么事?”

张焕英激动地说:“我儿子被人冤死了,我要反映他的冤情。”

“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你简要说一下。”

张焕英就把儿子冤死的经过说了一遍:

“今年春节前,警察在中原省抓到了一个逃犯,经过审问,他说我儿子的那个案子是他干的,这事儿被报纸报道出来后,幽燕省领导非常重视,说要成立专案组重审我儿子的案子。

“但是大半年过去了,一点儿动静也没有,我们向法院和检察院提起申诉,请求重审我儿子的案子,他们都不受理,我被逼得没办法,只好到京城来反映情况,希望你们给我儿子伸冤做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