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刑警追凶十年,终还冤死者清白 > 第11章 律师介入

次日上午,赵明去了宋阳县公安局。

经过门口时,门警问他:“你找谁?”

“我找6·17特大杀人碎尸案的负责人。”

“你是谁?”门警警惕地问,两眼上下打量着他。

“我是赵军家属委托的辩护律师赵明,有些事情想找案件的负责人沟通一下。”

门警不敢怠慢,立即进去通报。不一会儿,他就出来了,让赵明到会客室里稍等。

大概等了半个小时,一位身材高大,满脸威严的中年警官走进屋来。

赵明忙起身和他打招呼,做了个自我介绍,把名片拿出来递给了他。

中年警官接过来瞧了瞧,不冷不热地说:“你今天来找我,有何贵干呢?”

赵明笑着说:“没别的事儿,就是有些关于案子的事情想跟您聊聊,了解了解情况。请问警官贵姓,怎么称呼呢?”

中年警官板着脸说:“我姓王。你想了解什么情况?”

“王警官,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我的当事人是因为什么原因杀死钟红的呢?”赵明问。

“因为感情纠纷,”王兵说,“他和钟红有不正当男女关系。钟红不甘心长期做他的情妇,要他离婚娶自己。赵军不愿意,一直借故拖延。钟红多次催促都没有结果,逐渐对他失去了耐心。

“事发当晚,钟红最后一次催逼赵军必须立即答应自己的要求,否则就将他们的关系曝光。赵军大为惶恐,情急之下就失手将钟红捂死了。为了掩盖罪行,他把钟红的尸体肢解成碎块,装进袋子抛入了乌江河中,这些认罪书上都写得很清楚。”

“他是在哪儿捂死的钟红?”

“县郊的一条林荫路。”

“有没有人证呢?”

“没有,当时是在深夜,没人看见。”

“他把钟红捂死后,马上就碎尸了吗?”

王兵迟疑了一下,说道:“是的。”

“是在哪里碎的尸?”

“河边的竹林里。”

“用的什么工具?”

“斧头和杀猪刀。凶器已经被我们找到了。”

“在哪儿找到的?”

“斧头是在赵军家里,杀猪刀是在他村头的肉铺里找到的。”

“上面有被害人的身体组织吗?”

“时间过了太久,已经消失了。”

“他抛尸的地点是在哪儿?”

“乌江河中游。”

赵明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我可以看看钟红的尸检报告吗?”

“你看那个干什么?”王兵不解地问。

“没什么,就是有些好奇,想看看法医专业的结论。”

调阅尸检报告是辩护律师应有的权利,不好拒绝,王兵虽不情愿,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

赵明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问道:“我可以见见我的当事人吗?”

“抱歉,此案案情重大,现在不方便让你见他。有什么事情告诉我就行,我可以代为转告。”

赵明说:“不用了。谢谢你的耐心解答,咱们改天再见。”就起身告辞了。

他心里充满了疑惑,直觉告诉他,这个案子疑点很多。王兵说赵军是用手捂死钟红后,再肢解分尸的,也就是说他们之前并没有发生激烈的打斗。

但尸检报告却说:钟红的额骨发生了粉碎性骨折。这显然是遭到了钝器重击才会出现的结果,单单用手是不可能造成额骨骨折的。

既然赵军已经把钟红捂死了,直接分尸就可以,为什么还要用钝器击打她的额头,使其遭受粉碎性骨折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这是疑点之一。

其二,王兵说赵军把钟红捂死后,马上就将其碎尸了,说明他是早有预谋,提前备好了工具。但他又说当晚赵军是在钟红的逼迫下才失手将她捂死的,那就说明这是一个意外,他不可能事先料到钟红会被自己捂死,而提前准备好肢解的工具,以便掩盖自己杀人的罪行,两种说法明显有矛盾。

其三,王兵说赵军是用斧头和杀猪刀肢解的尸体,如果真是那样,上面必然会沾有钟红的血液和身体组织,可他又说上面没有,说是时间太久消失了。既然“凶器”上找不到受害者的身体组织,如何能认定那就是作案的工具呢?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个案子没有人证,警方做出的所有结论都是根据赵军的口供得来的,但这口供又是如何取得的,就没人知道了,有没有可能存在胁迫的情况呢?自己之所以提出要见赵军,就是想验证这个问题,但被王兵拒绝了。

他为什么不让自己见当事人呢?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吗?赵明不晓得,他只知道以现有的证据,并不足以证明钟红是赵军杀的。此案疑点重重,还要继续查下去。

他决定到杀人抛尸的现场去看看。向公安局提出请求后得到了批准。王兵派了一个名叫黄鑫的警察给他带路。

他们先去了赵军捂死钟红的那条林荫路,随后又去了碎尸的竹林。因为时隔太久,现场已经找不到任何痕迹了。

黄鑫给他讲述了赵军杀人碎尸的整个经过,情节生动逼真,就如亲眼所见,赵明听得沉默不语。

他们最后来到了赵军抛尸的地方——竹林外的河边,此处位于乌江河中游,水流湍急。赵明站在岸边,望着滚滚而去的河水,久久不语。

黄鑫问:“赵老师,你还有什么事没有?要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去了,局里还有一大堆活儿呢。”

“哦,没什么事了,你先回去吧,今天辛苦你了。”赵明说。待他离去后,独自沿着乌江河,信步往上游走去。

走了好一阵儿,他看见一条斑驳的渡船停泊在岸边,一个戴着帽子的中年船夫正站在船头上抽烟。走近前去跟他打了个招呼,好奇地问道:“师傅,你在这儿划船,有多久了?”

“二十多年了,我从十八岁起就在这儿划船。”船夫笑着说。

“生意还好吗?”

“凑合,干这行挣不到什么钱,只能将就糊口。”

“河上水汽这么重,容易得风湿啊。”

“可不是,我全身关节都有毛病。”

“你为什么不干别的呢?”

“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舍不得丢啊。再说,不划船,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船夫不好意思地说道。

“你是哪儿的人呢?”

“河对面。”

“你长年累月在河上划船,有没有看见什么稀奇的东西?”

“有啊,会看见大鱼。这条河里有两三米长的大鱼,你知道不,上个月我才看见一条,差点把船都给我撞翻了。”船夫兴奋而惧怕地说。

“除此以外呢?”

“还有乌龟,好家伙,大得像脸盆一样,看见的人都说它成了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