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爹爹开门,我带剧本来救全家了 > 番外十六:一蓑烟雨

定安六年八月底,参加过乔明朗与左时蔚的满月宴后,萧千月带着小暖乔,由定国公夫妇作陪,出发前往外北境与乔地义汇合。

娇娇留在了京中,一则多陪陪明沛和知岁,二则韩雅弦与左安宁都在养身子,娇娇时不时要去女子学院看看。

这座女子学院办成还不久,不仅学杂费全免,请的也都是女先生。

收的学生有平头百姓家的女孩,也有忙于生计却也想读书识字的妇女。

值得一提的是,盛秀然就是女子学院的女先生之一,她是听闻女子学院之名后主动寻上门来的,连报酬都没要。

如今救济院与慈济局的合并还在不断推进,盛秀然得了空便会去学院授课,很是尽职尽责。

当然,左和静也专门在府上给娇娇请了先生。

照娇娇的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她如今两头并进,书要好好读,字要好好练,这好山好水也要多多领略。

定安六年的除夕,乔地义一家与沈元凌都不曾回京。

定安七年,女子学院走上正轨,而且韩雅弦与左安宁也能腾出手来忙活了,娇娇便再次出游。

她原是想去外北境的,但是乔地义在回信中说,外北境还在整顿中,尚有危险,让娇娇以后再来。

娇娇仔仔细细回了信,表达了思念之情,而后选择继续往南走。

她身负功德商城,这些年功德点基本都用来帮助他人,其实这世间已经没有能威胁到娇娇的人和事了。

此番南行,娇娇只要了大莲和她夫君作陪。

大莲的夫君是乔廿七,一个长相周正性情温和的青年人,若说大莲像火般热情泼辣,乔廿七就像......一口井,平静,温和,包容。

他自己先看上的大莲,求到了乔伯跟前,可乔伯认为他与大莲性情相去太远,并不看好。

可缘分这种事,谁知道呢。

大莲知晓此事后,去见了乔廿七一面,据说二人后来又打了一场,大莲回去后就和乔伯说,自己看上乔廿七了。

二人就此成了好事。

此番远行,乔廿七一路周到至极,娇娇视大莲为姐妹,二人笑笑闹闹的,当真一路只管玩。

这一日,一行三人来到了闵州福城。

乔廿七知晓娇娇的习惯,于是安排了客栈后便出去打听了当地的好去处。

回到客栈,娇娇和大莲已经好生休息过了,乔廿七列了单子,将吃的玩的都写在了上头。

娇娇笑盈盈接过单子,让乔廿七赶紧好好休息,自己便兴致盎然地低头看了起来。

这一瞧,她忽而怔然。

大莲见状立刻凑过来,笑着问道:“小姐,怎么啦?”

娇娇抬手指了指单子,大莲垂眸一看,缓缓念了出来:“一——蓑——烟——雨茶馆?”

“小姐,大莲没读多少书,这一蓑烟雨作何意呀?”

娇娇抬起头来,脸上满是感慨,良久才轻轻开口:“许是——故人归处。”

“故人归处?小姐,你连在闵州都有朋友?”

大莲一脸不可思议,可转眼间又一脸敬佩。

“小姐果然是好友遍天下!”

娇娇一看大莲一本正经给她竖大拇指的模样,不由觉得好笑。

“等你夫君好生休息休息,咱们就去这一蓑烟雨茶馆瞧瞧。”

大莲闻言嗐了一声,“他身强体壮的休息什么,累点好,不然夜里还......”

大莲倏忽止了声,见面前的娇娇依旧一脸单纯的模样,当即呼出一口气,可还是偷偷红了脸,不自在地霍然起身。

“小姐,我去喊他,既是见小姐的故人,咱们现在就去。”

大莲着急忙慌地走了,娇娇坐在窗边,直到大莲的身影消失在了房门口,这才抬手摸了摸鼻子,面上也有了淡淡红晕。

那什么,有一晚她还听到了来着......咳咳......

乔廿七果然被大莲“抓”了来,娇娇见他对着大莲一脸心甘情愿的宠溺模样,感觉被塞了把狗粮......

这时候,娇娇才问起一蓑烟雨茶馆的详情。

乔廿七闻言立刻细细说了,“小姐,这一蓑烟雨茶馆之所以有名气,一是据说他家的茶叶是上品,味道极好,二是......”

乔廿七忽而看了眼大莲,这才说道:“二是因为,那茶馆的老板娘是个风韵犹存的美妇,许多人都是慕名而去的。”

“属下想着小姐或许不想错过,这才——嘶——这才列在了单子上。”

娇娇假装没看见,大莲借着身位的遮挡,狠狠掐了乔廿七一把。

风韵犹存的美妇?

娇娇登时想到了一个久违的名字——银珠。

“走吧,去瞧瞧。”

娇娇起身,大莲和乔廿七急忙跟上。

乔廿七套了马,问了店家后便驾车去往福城南郊,到了山下后将马车停好,还须步行入山。

四月的福城,时不时便烟雨蒙蒙。

大莲给娇娇撑起了油纸伞,三人一路也不急,徐行而上。

约莫半刻钟后,一片竹林掩映中,娇娇终于瞧见了一座雅致茶馆。

院前的匾额上笔墨横姿,写着:一蓑烟雨。

娇娇隐约从字迹中瞧出了些许熟悉的痕迹,不由微微扬唇。

还真来对了。

走进院子里,只见茶馆清幽,堂中人却不少。

只是此处到底是风雅之地,众茶客连说话声都是低低的,四周弥漫着一股茶香,沁人心脾。

娇娇环顾四周,随意寻了个竹案坐下,大莲和乔廿七也习惯了,坐下与娇娇同席。

有小二上前来,扫视一圈,倒是极有眼力见地看向了年纪最小的娇娇。

“客官要喝些什么?”

娇娇抬头,想了想,笑着问道:“可有一茶,唤一蓑烟雨任平生?”

小二闻言一惊,登时弯腰,“贵客还请雅间来。”

娇娇眉眼一弯,起身跟着小二往里走去。

入了雅间,此处有一镂空大竹窗,正对后林,淅淅沥沥雨声入耳,山风吹动竹叶,沙沙作响。

大莲和乔廿七不明所以地坐在一旁。

娇娇定定望着窗外美景,不一会儿,一轻盈的脚步声传来,入了雅间,轻唤:“乔小姐?”

娇娇转过身来,瞧见一女子云鬓花容,面带惊奇,不是银珠还是哪个?

“是我,他竟不在吗?”

娇娇偏了偏头,面上带着笑。

沈元白若在,此刻他定会亲自来的。

银珠细细打量了娇娇一番,只见小姑娘站在竹窗前,明眸皓齿,玉颊樱唇,好生亮眼。

她心中算了算,推测娇娇今年不过近九龄,不免暗暗心惊,想来过不了几年,眼前的乔小姐便是一绝色佳人了。

“乔小姐,妾身可否......与您单独细谈?”

银珠瞥了眼一旁的大莲与乔廿七 ,温声说道。

娇娇点了点头,大莲与乔廿七便识趣地退了出去。

娇娇入坐了,银珠却只站着。

娇娇请她坐下,银珠却福身朝娇娇郑重行了一礼。

“这是何意?”

娇娇起身来扶,银珠却退后两步,再拜。

“乔小姐,公子虽不曾细说,但妾身心知,乔小姐对我们主仆二人恩重如山。”

“此茶馆取名一蓑烟雨,正是公子的意思,公子有言,若乔小姐经过此处,听得此名,定会前来相见。”

娇娇见银珠坚持,便不再上前,而是缓缓坐下了。

“他去哪儿了?”娇娇温声问道。

银珠终于起身,却始终站在一旁,闻言回道:“茶馆建成后,公子不曾久居,或者说近四年来,公子几乎都在外头。”

“妾身也不知公子去了哪里,何时会归来,有时数月,有时半年,最长的一次.......是十个月。”

“公子回来时,偶尔风尘仆仆,偶尔闲适自在,偶尔......也会带回一身的伤。”

“此次出去,也有近四个月了。”

银珠慢慢说着,面上满是感慨,提及沈元白带着伤的时候,眉头微微蹙起。

娇娇闻言面上有了了然之色。

方才见沈元白不曾现身时,她便有所猜测了。

原来,他选了这样的活法啊......

银珠说完后看向娇娇,见她嘴角扬起,似乎并不意外。

这时候,银珠的脑海中不免回想起了当初和沈元白的对话。

“公子,若乔小姐来了,您又不在,银珠该如何说?”

“实话实说。”

“若乔小姐问起,公子您为何——行走四处呢?”

“她不会问的。”

......

“她都懂。”

......

原来,乔小姐真的懂公子。

银珠心中慨叹,不知乔小姐与公子年岁差了那般多,怎的就成了最知公子的人。

这时候,娇娇忽而抬起头来,眉眼弯弯,“如此良辰,莫要辜负了眼前的好风光,银珠姑娘可否给我来壶上好的茶?”

银珠先是一愣,随即也展露笑颜,恭敬说道:“恰有一茶,只给稀客。妾身亲自为乔小姐烹茶可好?”

“请——”

娇娇抬手相邀。

银珠起身忙碌,而后与娇娇相对而坐。

不一会儿,茶香四溢,盈满雅室。

娇娇在茶馆中坐了一个时辰有余,而后起身告辞。

银珠想了想,开口问道:“乔小姐,您可有话留给我家公子?”

娇娇本来已经迈出雅室,闻言偏头想了想,回头笑问道:“可有纸笔?”

“有!”

银珠急忙备好。

娇娇复入雅间,也不见思考,十分干脆地提笔落字。

银珠原以为娇娇会写一会儿,没想到几个呼吸间,娇娇便搁了笔。

银珠一愣,还待上前,娇娇已经留下一句保重,抬步离去。

银珠赶忙送到了茶馆门口,见娇娇的身影消失在了蒙蒙雨雾里,这才赶回雅室。

待瞧见纸上的字时,银珠先是怔然,而后恍然,随即低语一声:“原来如此......”

.......

三日后,一蓑烟雨茶馆。

今日的雨很大,落在茶馆前的青石板上,发出了不绝于耳的哒哒声。

茶馆里没有客人,毕竟这般大的雨,上山的路可不好走。

小二难得得闲,站在檐下听雨,心生惬意。

这时,有一人披着蓑衣,戴着箬笠,从一片雾蒙蒙间朝茶馆走来。

他的脚步闲适从容,似乎不曾被急雨影响。

那人到了檐下,小二立刻上前去迎,却见来人十分自然地脱下蓑衣挂在一旁,露出了里头的白色短衫。

待他摘下箬笠后,小二先是一呆,而后急忙朝里头喊了一句:“老板娘,公子回来了!”

银珠听得小二高声之语,脚步匆忙地迎了出来,只见檐下,青年人眉若远山,眸似星辰,实在过分俊美。

“公子!”

瞧见沈元白平安归来,银珠眼里有了热意。

“银珠,我回来了。”

沈元白抬眸看向银珠,目光温和,微微扬起的嘴角不同以往,仿佛有了十足的人情味。

银珠连连点头,一边唤人去熬姜汤,一边引沈元白上楼换衣裳。

待沈元白换好衣裳下楼时,热汤热茶糕点都已准备妥当。

“银珠,辛苦你了。”

沈元白温声说着,取过面前姜汤一饮而尽。

这时候银珠捧来一纸,迫不及待说道:“公子,三日前,乔小姐来过了。”

沈元白闻言,搁置汤碗的动作微微一顿。

银珠将信纸递到案前,“这是乔小姐给公子您留的话。”

沈元白抬手接过却不曾立即展开,而是轻声问道:“她......可还好?”

银珠点了点头,“当年七月半,在王庭宫外,奴婢曾远远见过乔小姐一眼,如今再看,乔小姐长大了许多,周身气息平和,瞧着也十分精神。”

沈元白心下了然,乔娇娇内心丰盈,这样的人无论到哪,无论何时都会过得很好。

且如今这世间祥和清明有她一份力,这般大的功劳与功德,何种美好加诸在她身上,想来都是她应得,也是她该得。

“嗯。”

沈元白轻轻点头,算是回应了银珠的话。

他望了眼窗外雨景,这才垂眸看向手中薄薄一张信纸。

他放缓了呼吸,轻轻展开,入目不过极简单的一句话——

“此心安处是吾乡”。

沈元白定定望着这秀气的字迹,随即摇了摇头,哑然失笑。

果然还是被她猜了个正着啊......

“银珠,取纸笔来。”

沈元白亦在案前提笔,嘴角稍弯,留下一语。

银珠知晓这该是回给乔小姐的,便急忙说道:“公子,那日乔小姐离去前不曾言明去向,如今许是已经离开福城了。”

沈元白搁笔,淡笑着说道:“无妨,便留在店中。想来他日,乔娇娇会带着故人来的。”

银珠不知沈元白口中的故人是谁,只是小心翼翼将信纸接过,仔细收好。

“若他日乔小姐来,公子恰好不在,奴婢定亲自递到乔小姐手中。”

“嗯。”

沈元白应了声,取过面前茶杯,温声说道:“银珠,坐下一起喝茶吧。”

银珠坐到了沈元白对面,心中极想问问沈元白这些时日去了何处,又生怕引得沈元白不悦,不免坐立难安。

沈元白望着眼前茶雾,却忽然主动开口:“银珠,我同你说说这一路的见闻,你可愿意听?”

银珠闻言猛地抬起头来,面上溢出喜色,“奴婢想听!”

沈元白抬手给银珠斟了杯茶,而后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清润,同满室氤氲茶香缠绕在一处,透着股平和之气。

那日从雷电下死里逃生,走过长长暗道重见光明之时,他已得心心念念之自由。

如今,唯求一安。

心安。

当年所作所为,如今追溯,是是非非,人命血债,历历在目。

他踏山水路,历人间事,遇苦难不平,见疾苦百灾,能拿的出手的,唯有这一身武功与尚算灵活的头脑罢了。

待有一日真正心安之时,或许便如乔娇娇所言,虽四海漂泊,却处处为乡。

这一日或许来的很晚,或许永远也不会到来,无论何种结局,皆是他应得,也是他该得。

不知何时,窗外雨停。

沈元白起身走出雅间,迈进了雨后的新阳里。

————

明天继续,就剩娇娇和小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