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一人一刀,镇守华夏三千年 > 第74章 百万汉将齐解甲,皇族无人是男儿。

“影儿,你领着云鹏去后院练武场熟悉一下沥泉蟠龙枪,再要库房那边寻一套合身的盔甲给他。我大汉勇士,必须来全套。”

看得出来,刘秀珠对云鹏很满意。

宗哲连忙说道,“鹏儿还在长身体,等他长成了我再给他配备甲胄了。”

刘秀珠说道,“既然当了我大汉的军人,便甲胄不离身。”

“至于盔甲,等云鹏长成之后,我还有一件大礼相送。”

“你们去吧,我和宗老将军、天正、何炯商议一些事情。”

待杨影和云鹏连蹦带跳地离开大堂,宗哲眼中便多了一些焦虑之色,“长公主,你真的不摄政了?”

刘秀珠眼眸微动,“上有太后,皇帝仍在,太子已成年,我一个长公主摄政,本来就于理不合,于情不容。”

“当时北莽入侵,追迫太急,皇室仓皇南下,万不得已之下我才担当起摄政之职。”

“现在临安城已稳,朝政渐入佳境,我自然要退下摄政之职了。否则的话,朝野内外,都会有人指着我的脊梁骨,骂我贪图权欲,想学那前朝则天女帝。”

前朝则天女帝,华夏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震古烁今。

长公主英明神武,光芒照耀,将皇帝、太子的萤火之光完全覆盖,不得不让有心人在背后议论,说长公主有前朝则天女帝之相。

改朝换代,指日可待。

宗哲忿忿地说道,“长公主一心为国,拼死杀敌,如有异心,早就动手了,哪里还容得那些人在后面犬吠。”

“要是让我遇上了,非得将他们的狗头打破不可。”

刘秀珠说道,“摄政之职,是我自愿的,也是情理之中,顺其自然,大家也不要过多揣测。”

何炯这时开口说道,“长公主,如果说摄政之职,是因为太子已成年,监国太子上面再有个摄政的长公主,有可能会生出些隔阂来,长公主退了便退了,毕竟这些年长公主一直在军中领兵。”

“可是那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长公主说不当就不当了,我们想不通,老师也说没有想到啊。”

宗哲大声说道,“长公主领兵六年,危难之际以皇室身份领天下兵马大元帅,号令天下群雄抵御北莽入侵,历经苦战,方有今日之局面。”

“太子从未上过战场,更不懂兵法,如何能担当这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呢?”

“这往后之仗,该怎么打呢?”

刘秀珠说道,“太子只是领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头衔,具体行军打仗之事,还是由兵部与各位将军商议定夺。”

“至于我,既然皇室答应和亲,我一个即将嫁入北莽的长公主,还能一直领着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别说北莽不放心,皇室也不放心啊!”

宗哲眉头紧皱,“长公主,我听到一个传闻,不知道真假。”

刘秀珠估摸着猜到了宗哲的心思,依旧问道,“你说,是什么事情?”

宗哲说道,“我听说太后准备召康王入京,辅佐太子,可有此事?”

刘秀珠知道此事瞒不住的,便点点头,“确有此事,母后说皇上病重迟迟未愈,太子一人承担诸多事务恐身体难以为继,便要召康王入京协助太子料理朝政。”

康王,刘构,太后第三子刘温长子,封康王,属地益州。

刘构长相俊秀,儒雅多才,颇得太后欢心,只是碍于藩王不得擅自入京的祖训,一直在益州属地。

宗哲说道,“本来康王入京是皇家事务,我们作为外臣的不便干涉。可是康王在益州素有名声,太子尚未全面把握朝政,恐怕……”

张天正嘴角微微一动,“恐怕引狼入室,同室操戈,手足相残吧!”

刘秀珠脸色微变,她没想到张天正将话说得这么露骨。

毕竟张天正素来温和,也不多管闲事,今日突然这般开口,恐怕不是这么简单了。

宗哲也觉得意外,因为他这般的老将还顾忌三分,可是与朝政事务不大相关的张天正这般说了,的确出乎意料。

张天正接着说道,“是老师的原话,我转述而已。”

原来是张时修说的,这倒是情有可原。

刘秀珠眼神淡了些许,有些无奈,“不瞒诸位,对于康王入京一事,我也是极力反对的。”

“方才在慈宁宫我与母后争执不下,还动了手,就是为了康王入京一事吵起来了。”

“母后执意而行,说康王性子纯朴,忠肝义胆,绝无二心。我说天下最难测的就是人心,虽然康王也算是我的侄子,可是历朝历代同室操戈导致血流成河的惨案已经多有发生,这世上啊,最难测的就是人心啊。”

“奈何母后早已说服皇族中人,连太子都应允了,我一己之力,根本无力扭转局面。方才回府之前,我还特意去了一趟太清宫,想见皇上一面,希望他能出面阻止此事。可是皇上早已闭宫,我根本就见不到人。”

“康王入京一事,已成定局,我拦不住,大家都拦不住。”

宗哲拍了一下大腿,“唉,太后早已明说不干涉朝政,可是这么大的事情,她还是要掺和啊。”

“现在长公主你不摄政,又不领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朝廷之中谁能与康王抗衡呢?”

“唉,内忧外患,多灾多难啊!”

大家心中有事,都默不作声。

宗哲猛喝了一口酒,大声说道,“长公主你也不管这些事情了,张时修这老头子也想着离去,撒手不管,我也不想管了,我也不当这个临安城防御使,跟着张老头云游四方,喝酒唱曲,管它春夏与秋冬了!”

刘秀珠看着宗哲一脸愤慨的样子,劝道,“宗老将军,你可是朝中元老,京城交到你手中,大家才安心。现在正是动乱之时,你的位子尤其重要,谁都可以走,你是绝对不能走的。”

“另外,监正的请辞,母后没有答应。”

刘秀珠从腰间抽出一块古朴的令牌,正是司天监监正的敕牒,伸掌推向张天正,敕牒便平稳地飞出。

张天正长袖一挥,将令牌收起,笑道,“老师将敕牒上交之后还真后悔了!”

“我说这监正之职我是死活不会领的,哪怕朝廷任命,我跑去龙虎山修行便是了。现在看来,我不用这般跑路了。”

刘秀珠好奇地问道,“监正后悔了?”

“他当日可是痛骂母后,完全不留一丝情面的。是我苦苦相逼,母后才答应不接监正的辞呈,因为监正来京,可是带着龙虎山道门气运前来,聚齐国运。监正能有这般意愿,自然是好事,可是这当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宗哲有些兴奋,“这事我知道,那天我和监正在观星塔喝酒,还突然挨了他一巴掌,差点将我打下观星塔了。”

“监正说北莽有异动,北方有天煞孤星逆势而上,吞噬北莽国运,此消彼长,大汉国运又涨了些许。”

“虽然只有些许,说不定是一个契机,说不定是一个转折啊。”

“这种千古奇事闻所未闻,要是我们大汉真的能扭转乾坤,可谓是创下万世不朽之盛况。这种热闹,监正怎么可能错过呢?”

刘秀珠美眸中多了几分光泽,“可知道异动在何处发生,转折在何时呈现,又是何人所为?”

宗哲摇了摇头,“监正没有说,但是那日天正也在,也没有弄明白,我一介武夫,更弄不明白这些玄之又玄的事情。”

张天正眼中有自信光芒闪烁,“虽然我没有看得透彻,但是我坚信,老师绝对不会看错的。”

“千年华夏,泱泱中华,自有振兴之日。”

刘秀珠脸上有些宽慰的神色,“好,好,天不亡我大汉,大汉自当振兴。”

说了些振兴之事,宗哲又关切地看向刘秀珠,“长公主,你真的要嫁入北莽,当那幽王耶律雄基的王妃吗?以你在大汉的威名,以你在军中的威望,说句不该说的话,长公主振臂一挥,军中应着如云,哪怕太后也奈你不何!”

刘秀珠摇了摇头,“大汉已经支离破碎,我如何能干出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

宗哲忿忿说道,“北莽四处造势,说以八百里疆土迎娶长公主,可是他们现在只退了八十里,依旧盘踞天河。还说长公主北上和亲之日,便是北莽、大汉邦交之时,天河以北八百里疆域聘礼当日送到。可他们的狼子野心,谁能说的清楚呢?”

“长公主的一年期限,被他们压榨到了半年,半年之后,长公主当真要去吗?”

张天正、何炯的目光都投向刘秀珠,这才是今日三人过来的真正目的。

刘秀珠不摄政,不领兵,那么接下来会怎么做呢?

刘秀珠眼眸看向门外,有些茫然,有些痛苦,随即又有些坚毅。

“我还能怎么做呢?”

“百万汉将齐解甲,皇族无人是男儿。虽是民间歌谣,可是每次我听到,心中都在滴血。”

“北莽以我为条件和亲,逼得我卸下统兵之权。大汉朝野翘首以望,天真的以为送一个女人便能换来天下太平。我不去,能行吗?”

“我不甘心,又如何?”

宗哲紧咬牙关,“该死的北莽蛮子,竟然想出这种阴损之招,可恨蔡游、傅正、童戬等人,还为北莽摇旗呐喊,无知百姓还欢天喜地,殊不知亡国灭种就在眼前啊!”

刘秀珠叹了口气,“北莽逼迫甚急,母后和朝野上下盼我去北莽和亲。一年的时间都不给我留,短短半年的时间,我去南边又能做多少事情呢?还来得及吗?”

宗哲是带兵打仗之人,比张天正、何炯更有敏锐感,顿时腾地站起来。

“长公主,你……你是要对平西王动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