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一人一刀,镇守华夏三千年 > 第422章 千东县令童富贵的富贵之路

庞尚诩一脸焦急,“陛下,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可是被张珣、长孙不悔他们已经闹得捅破天了。”

何炯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面带微笑。

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以前老监正张时修在当大汉监正的时候,他还没有资格站在这里。

后来张时修去了大邑,不肯回来了。刘秀珠便想请张天正回来当监正,毕竟张天正是张时修的嫡传,可是张天正又去了龙虎山,莫名其妙地当上了龙虎山的掌教真人。

刘秀珠万不得已,只得将张时修的另外一个弟子何炯给请了回来,当了大汉的监正。

何炯当时也是不肯,可是刘秀珠知道如果何炯再不肯留下来,大汉就会变成一个没有司天监监正的朝廷,这还不被人笑死去。

大汉司天监没有监正,就相当于北莽没有祭司,这可是门面上的事情。

毕竟何炯也是张时修正儿八经的弟子,虽然没有张天正那般有天赋,可是该学的都学到了,该懂的也懂。

加上他性子平和,不骄不躁,与人相处融洽,颇得刘秀珠心意,刘秀珠便强行将他留下,当了大汉的监正。

何炯的目光从庞尚诩的脸上转移到刘秀珠的脸上,只见刘秀珠看着奏折,脸上逐渐有了冰霜之色,心想,这件事情看来有些难办了。

庞尚诩继续说道,“那千东县令童富贵,就是童明乾的亲侄子,此人我也见过,的确有些手段,有些本事。所以让他当千东县的县令我也没有反对,毕竟大汉推倒重建,陛下登基,万物复苏,总要有人来当官办事的。”

“可是这童富贵这一次做得太过了!”

“那牛树山虽然现在是一介布衣,好歹当年也是翰林院出身,而且刘构建伪汉朝廷的时候,牛树山家里已经饿得快揭不开锅了,刘构知道他的文才,知道他的清名,派人请他出山为官。结果呢,他可是宁愿跑到深山老林中去,也不肯接受刘构的高官厚禄。”

“就是这么一个老人,一个满腹才华,清正廉洁,不阿谀奉承,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前朝翰林,被童富贵给抓起来关进大牢里,还要砍了他的脑袋。这……这不是荒唐吗?”

何炯虽然不是个多嘴的人,可是听到此处,也实在忍不住了,因为他听说过牛树山的名字,这个老人家还曾经来司天监向张时修请教过一些问题。

“国师,童富贵为什么要抓牛树山,为什么要砍了他的脑袋?”

“我们大汉颁布了法令,砍头之罪,可是要上报大理寺核校、刑部批复才能同意的,以免造成枉杀枉死之事。”

庞尚诩说道,“监正,这件事情就是这么稀里糊涂。”

“说起这件事的起源,也是我们推行的新政,那就是给老百姓分田地,实现耕者有其田。童富贵在千东县的确推行了这个政策,可是他在推行的过程中,有些变形,有些走样了。他收了一些官员、大户人家的银子,将良田都分给了他们。而将一些劣地旱田分给了普通百姓。”

“这些还算了,毕竟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做的。让千东县百姓难以接受的是,我们不是鼓励开荒吗,童富贵将这些百姓辛辛苦苦开荒来的土地也给收缴上去了,美其名曰统筹安排,合理分配。结果呢,许多开垦的百姓没有分到,那些没有出力,但是有关系的人分走了田地。”

“百姓们自然忍受不了,便要去官府讨要一个说法。童富贵便安排衙役将人给打回去了,还放话,谁要敢闹事,直接打死。”

“牛树山得知此事后,便要告状,先是到临安府告状,还说要告御状。临安府的知府是谁,是童明乾啊。他立马将此事转给了童富贵。童富贵勃然大怒,立即以诬告谄害罪、诽谤罪为由,将牛树山给抓捕起来。在县里审讯之后,便定下罪来,要将其砍头。”

何炯瞪大眼睛,满脸不可思议,“这……这如何使得?”

“陛下登基以后,广开言路,听民声,汇民意,好不容易才有现在政通人和的景象。童富贵这……这也太过了吧。”

“牛树山是告状者,童明乾将告状者交给了被告状者,被告状者抓了告状者,直接定罪砍头,这以后谁还相信官府啊?”

庞尚诩痛心疾首,“是啊,这就是我以前和陛下说的,我们大汉要想在乱世中站稳阵脚,要想重新找回往日的荣耀,那就得和百姓一条心啊。”

“可是我们朝中的官员,许多人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想法,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做法。他们就认为自己是官,是天。他们将普通老百姓当成蝼蚁,随便可以踩死,随便可以拿捏。民告官,那是死路一条。”

“童富贵抓了牛树山,而且自己抓了,自己审了,自己判了,一条龙,看似没有任何问题,其实处处是问题啊。”

刘秀珠将奏折重重地摔在桌上,绝美的脸上有愤怒的神色。

“好大的胆子,好大的官威啊!”

“果然还是陆长生当初和我说过的那句话,大汉的官场最大的弊端,那就是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发现问题的人。”

“这个童富贵倒是将这个做法贯彻得很彻底啊。”

“真该死!”

庞尚诩说道,“是啊,他的确该死。”

“牛树山被抓之后,他的家人便四处寻人,想要将牛树山给救出来。临安城的学子们得知这件事情后,便义愤填膺,纷纷开始上书要求童富贵放人,然后要求朝廷彻查此事。因为这件事情,和我们一直想做的政通人和、广开言路完全是背道相驰的。”

“可是他童富贵腰杆很粗啊,不仅不肯放人,而且还说抓牛树山、审牛树山,判牛树山那是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于情于理于法都说得过去。谁要敢闹事,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学子,都以叛国罪论处。”

何炯听得脑袋一麻,“叛国罪?”

“这和叛国罪又扯得上关系?”

庞尚诩说道,“童富贵对那些到县衙讨要说法的学子们说,现在陛下登基,重建大汉,百废待兴,北莽虎视眈眈,朝野上下须勠力同心。凡是不听从朝廷政令的,凡是带头闹事的,凡是不遵守律法的,一律以叛国罪论处!”

“啪!”

书桌轰然倒塌。

刘秀珠脸色铁青,一掌打在了书桌上,将书桌打塌了。

“刑部、大理寺、御史呢?他们都干什么去了?”

庞尚诩知道刘秀珠已经极为愤怒了,可是该说的话他还得说出来,该做的事情还得做下去。

“刑部尚书是长孙不悔,大理寺由张珣掌管,御史大夫钟阳是张珣的外甥,同时也是临安知府童明乾的女婿。我去找他们,他们反而气势汹汹,包庇童富贵,说乱世要用重典,民岂能告官,刁民必须除恶务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