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俏军嫂随军记 > 第524章 到西梁县走一走

俏军嫂随军记 第524章 到西梁县走一走

作者:彼岸时光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2-01 21:03:01

送走了许政委他们,小魏过来说道:

“姐,是不是不太合适啊,这也太多了。”

小魏手上还拿着两位领导给的钱,随后小魏才说道:

“我想起来了,团里每个月就是今天发津贴。”

梁新月先是一怔,随后大笑道:

“果然是你运气好,看来,这两位这个月的津贴都给你了。哈哈哈……”

“别说,我还在想着,为什么他们晚上出来,身上带那么多的钱。估计是发了钱还没捂热呢。”

小雪和李婶都笑了,只有小魏和邱月娥有点尴尬。

梁新月道:

“不用在意,下次他们家有什么事的时候,你给个回礼也是一样的,不在意。对了,明年春天,你邹嫂子要带着孩子过来,到时,你就可以回礼了。”

小魏苦笑一下:

“那政委呢?”

梁新月道:

“这不马上要过年了么,到时你们去好好给政委和李姐拜个年。他们今年不回京过年的。”

小魏看着手上的近四百块的大团结,收礼收大了,有点愁。

现在这个年代,普通人家送个礼,也就五块都算是很好的了,关系更好的,有送十块的。

梁新月生双胞胎,谷三丁和肖顺都是拿的一百,那都是顶天的高礼了。小魏这个礼,是有点儿大。

但他也知道,相对于梁新月给他们的,那肯定清寒是梁新月的礼更大。

这一认了姐,这一辈子就是他的姐了。

这边的冬天冷得很快。地里的棚上面都被盖上了草垫子,要是不盖上,就会在膜上结上重重的冰,会拉扯坏膜。

如果是下了雪,还会压得膜变形。

所以,在开始结霜,梁新月就要救了在膜的外面,晚上一定要盖上草垫子。

只要不下雪,这里的每一天都是晴天,所以,第二天中午他们又会把草垫子都收起来。

跟着新水村做起来了的道梁村的人,这才知道,人家新水村的人赚点钱,事还是不少的。

往年他们的地里虽说没得收,但一到冬天,他们都不用劳作,都是窝在家里,少做事省点消耗,一家人就进入每天只吃一顿的时间了。

而来到这里实习的大学生们,也是发现了,这件事并没有那么好做。

而他们的实习不像在学校读书,是要放寒假的。

在这里实习,梁新月规定的是轮流着休息过年。

所以,这一批学生中,只要是要休寒假的,第一批就是从腊月二十走,回去休息十天,腊月三十来上班。第二批是新年初一走,初十回来上班。

还有一批就是不想休假的,这些同学也有十天假期,但必须错过到初十后才可以休息。

但梁新月说了,不休假的,也不补假的,每个人加五十个工分。

五十个工分有多少钱,他们现在是知道的了。

这次道梁村的菜长出来可卖的并不是很多,但还是在开卖后,每天都有一些送到新水村这边来搭车装走。

所以,当道梁村第一次分钱的时候,虽说不多,但也是让整个道梁村的人都惊呆了,他们哪里有个领钱的时候,他们都是领的是补助,现在这个不一样,是劳动所得。

虽说之前的两三个月,大家只干活,只听话,心中对分钱什么的,还是没存多少希望,而且看着这些学生,还从中总结出一个谣言,说是这些学生是拿他们村的土地来练手的。

但真正的拿到了钱,他们开始把这件事当真了。更是认真的出工,更是认真的计较了自己的工分。

梁新月之前就说过,这个村除了天然的贫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被政府补贴习惯了,他们有一种依赖或是说破罐子破摔的样子。

自从分了一次钱后,这个村子的人的精神面貌也不一样了。

当然,这些学生也是。

所以,听说不休假的人,补五十个工分,马上就有学生改了自己的意愿。

五十个工分多少钱?

那可是两百多块呢,在这里的工分很值钱的。

十天的假,两百多块,一天就是二十,比一个普通的工人一个月都高。

这十天,就是人家十个月的工资,谁不肯?

于是,最后真正要回去的,只有家中真的是有事的。没事的都开始给家里写信了,不回去,反正家里要是有好吃的,都会给他们寄一些来。

梁新月在把本县的这些事忙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就接到了丁局长的电话了,说是准备好了,请她去一下西梁。

梁新月其实从丁诗晴那边也知道了,她爸回去后,就把过来看到的和得到了承诺都回去和县里的几位汇报了一下。

然后也按梁新月提醒的,快速的就开始了按梁新月所说的那些,要做准备的东西。

但,刚准备,就收到了那张汇款单,虽说是以丁诗晴的名义汇的,别人看到了也是女儿给家里汇款,但他们夫妻是知道的,女儿的钱刚上交给他们管理了。

看看金额,他闪也略有猜测,果然,随后就收到了女儿的来信。从信上就知道了梁新月的意思。

不过,梁新月该做的确实做到了,人家在回去后,就把丁诗晴安排进了农业局里。只是丁诗晴的工作,还是在村里。

收到了女儿的信,他们有些不好处理这事了。觉得自己好像不应该送这么重的礼,好像还起到了反作用。

所以,丁局长有些迟疑了,会不会准备好了,再请梁新月时,梁新月会不同意呢?

他这么一耽误,就给女儿写了封信,做了一些询问,再一次收到女儿的来信的时候,他才确定了。

人家梁新月就没当一回事,只是正常的觉得他们送太重了,就给了一些钱。其他没事。

于是,这一来二去的,就耽误了时间。确定没事后,丁局长才准备好了,打电话通知了梁新月。之前自己也承诺过了,所以,梁新月还是准备好好去看看。

梁新月也就抽了一天的时间,准备去看看那边的情况。

他这次去,也是带着小魏,不过今天小雪没有跟着去,倒是把丁诗晴和邱月娥给带上了。

算是给她们俩一个实习的时间吧。

他们直接到了西梁县,打算的是在南梁县与丁局长等几个人碰头后,就直接去地里看看。

可是到了后梁新月才发现,丁局长这搞得有点大啊,这个接待。

丁诗晴都没想到,西梁县的几位县里的领导全都来了,他们就在西梁县的农业局里,请梁新月坐了下来。

“梁副局长,这是我们县的杨县长。”

丁局长开始给梁新月介绍起这个县的各位领导,可能是因为丁局长给他们说过梁新月受过伤,所以,没有人向梁新月伸手要握手。

梁新月也都一一的点了头问个好。

来都来了,自然就到了会议室去坐着聊了一下。

梁新月认真的听了几位领导对他们这个县的农业的发展的想法,认真做了记录。

“各位所说的,我都记下来了。我们农业的发展,不是一天能看到成绩的,真正对百姓的生活提高起到作用,最少得在种了一季之后。

而真正的让百姓富起来,那就得走产业化的道路,要有计划的去生产和调整。

虽说我们喜欢吃大米,但不是每一块地,都适合种稻谷,种不出稻谷的难道就不吃大米吗?不是,我们可以种出来别的东西,用我们能产出来的,去换取我们需要的。

要达到这样的供需平衡,要让我们有势力说话,那我们就要种出能拿捏住人的东西来。总的来说,这个世界是有需求才有生产,我们首先要看好人家需要什么,而且需要的,是不是我们能提供的,能种出来的。

搞农业,不只是要提高粮食的产量,也不只是要会种粮食。我们是要保持着农业的需求平衡,小到我们小小的一个县,大到我们国家,还有全世界,不管是什么农产品,都得有一种平衡的状态。

上次丁局长来我们县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访问,他应该也是看出来了,我也真诚的向他讲了我们县明年的计划,我们要分成种阶梯式的种植办法。

保证粮食种植,保障百姓的菜蓝子的种植,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这是我们西槐县要进行的三种种植形式。

而且丁局长也说了,希望我们也来探讨一下你们西梁县的农业种植的发展计划,为此,我也做了一些调查。”

说着,梁新月从自己的包里拿出来一个笔记本,然后翻开后说道:

“我这里掌握到的数据是从省里和市里的一些数据表上得来的,准不准确,我就不敢保证。”

接着,梁新月就把自己搜集来的关于西梁县的农业情况说了一下:

“估计我这查来的资料不太准,但根据这些情况来看,你们西梁比我们西槐好太多了,你们这边边最少不缺水。虽说还达不到水源充沛,但至少,你们不管是饮用和灌溉都不缺水。

水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西槐就吃亏在这个上面。所以,你们县种植起来就比我们好操作,可以说得上,粮食,你们能种出来保证自给自足。

当然,只是现在有些方法不得当,可能这几年的收成不高,所以,似乎你们目前的收成还不能满足自给自足。但我希望,我们做一些调查和调整后,你们不只是能自给自足,还能卖些粮食给我们西槐。”

杨县长笑道:

“所以,我们就是想请教于你。你是这方面的专家,这些好的土地,要是落在我们手上而没达到想达到的目标,那也是浪费了。”

梁新月点头道:

“大概上来讲,你们现在种植的范围还是可以的,粮食作物都有种到。但产量的提高,还是要想点办法。”

“我呢是一个比较喜欢先做个计划的人,所以,今天我来,主要还是来看一看这边的土地的情况。如果丁局长这边准备好了,我们就先去查看一下,你们县的不同特点的几种土壤质量。”

“然后我们再来商量下,这个计划怎么做。”

一位领导直接问道:

“梁副局长,我们县要不要也用大棚呢?看着人家新水村的情况,我们是真的羡慕啊。”

梁新月笑道:

“能用的就用,伸长如果真的只种粮食,那还是应季而生的作物,不用也行。我们新水村打造时,只是为了满足大家的菜蓝子。这是解决群众的桌上的盘子是不是空的的需要的。”

“新水村不是长远的学习,他种的都是菜更多,主要都是一种短期的种植,用了大棚,是为了保证冬天也有菜吃。这个村的收入高,是因为菜的需求量大。”

“我们目前供应了市里和我们县还有固梁县的冬季菜的供应。种菜,目前来看是回钱比较快的。所以,看上去新水村一下子就富起来了。”

“最多两年,各县各公社,都可能有这种种菜的棚,到时新水村就没有眼前的这样的机遇了。”

梁新月在这里讲的这些话,确实是大实话,他们也听得出来,梁新月的真诚。

县里的几个领导也就更认真了三分。然后在丁局长的陪同下,他们去抽查了几个地方的土壤的情况。

丁局长带着的,还有几个年轻人,正是这次他们选出来准备送到西槐去学习的年轻人。

有人是和丁诗晴相识的。现在也知道了,丁诗晴人家是转正了,成了西槐农业局的一员了。

不由的心里也起了点心思,只要自己认真的工作,说不定也能有这样的机会,而且,召他们来学习时就说了的,这次学好了,是有机会得到自己这边的县农业局工作的机会的。

这几个人的心思,梁新月倒是没去猜,这次来是认真的查看这边的土壤的情况。

倒是他们去查看过的几个地方,质量看来都是比西槐好,不像西槐的,都是砂砾和细沙,很少有厚厚的土壤的,有些地方都只有在砂砾下有一层土壤,要是管理不好,来年可能都是砂砾了。

梁新月看了,认为西梁的情况真的好得多。回去后,再和丁局长这边的专业的农业人员进行了一些沟通后,梁新月拿着他们的提供的一些资料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