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俏军嫂随军记 > 第451章 道梁村是个贫困村

俏军嫂随军记 第451章 道梁村是个贫困村

作者:彼岸时光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2-01 21:03:01

水渠的主体工程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各公社的各村各大队的水渠的路线也确定下来了。

任局是真的忙得不行,为了这个千秋大计,他还得去各公社和大队上确认的路线上走一回。

要实地的去看一下情况。

梁新月虽说还没有把全县的各公社都走完,但也知道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

“任局,现在我只是手有问题了,这样吧,临近的几个公社,就我去看看,你走远点的几个公社。我们同时下去,争取让各公社的活也早点开工。”

为了要保证明年的春耕,我们就得早点把水渠的路线确定出来,只要确定出来了,各公社就可以自行开始建设了。

任局同意了,不过经过商量,就把县委的一个车调过来给梁新月用,并把小魏从工地上调了回来,派了局里的另一个人去工地上做着巡视员。

梁新月为了让丁诗晴也跟着学点东西,直接把丁诗晴也调了出来,让丁诗晴和小魏还有一位地质专家。当然,开车的还有郭小雪。

新水村自然就是梁新月要去的第一站。

新水村离主渠很近,因为正好在这里拐了一个弯,正在拐弯的地方站在那个水渠的位置,还能看到大部份的新水村。

所以,新月村的水渠很简单,只是查看到了地势的高低后,确定的路线,让跟着来的小魏用锄头做下了记号。

跟着来的新月村的小队长和会计等人,也是跟着拿着锄头,把路线确定好。

之前在新水村挖的大的排水渠,倒是被地质测绘人员给看上了:

“要我说,你们这个村最好的建渠的路线,就是你们的这个沟。你们只要把这个沟连接上上面的主水渠就成了,这个N字形的大沟设定得很不错的。”

会计笑道:

“这就是梁副局长当初给我们搞大棚时设定下来了,是我们梁副局长真正的一步一步的量着来设定的!”

那地质专家笑道:

“梁副局长,看来你还真的是各行都懂呢。”

梁新月笑道:

“这个你就笑话我了哈,我当时只是想用这个沟顾及到每一个大棚的排水需要。”

看来这个沟现在还有大用,而且要是真的有了水,这个沟的连接的每一块田里的小沟。这样,就可以保证到每块田都有水。

跟着一起来的这公社的人听说了,这不就好了,还免了重新认定水渠的路线。

新水村的水渠路线只需要连接上主水渠这一块了。

所以,很快就确定好了。

因为今天计划的是要走好几个村子,所以,梁新月他们把这边确定好了后,就让会计他们把安排的人工都预计算一下,还有要安排一下村里的人的工作。

因为村里抽走了一些青壮年去修主渠道,还要留一些人保证供菜店的种菜收菜这些事,基本的生产还是要的。

同样,还要留一些人来保证本村的水渠的修建。所以,相对于别的村来说,新水村要进入一个忙碌的时期了。

他们要的劳动力就更多了,可能有些人会干两份活了。比如,早上出菜,白天还帮着修渠这些。

但这种人人家的工分就得给记双份。

梁新月略提醒了一下会计,会计那边表示知道了。

到了下一个村,下一个村就在新水村的山后,但因为隔了一个山,所以,他们的水渠还是只能从主渠上直接连接下来。

只是当去到这个村看的时候,梁新月都有些沉默了。

这个村与新水村相隔只是一座山,当然,这山可不小,但却是两种状态。

他们这边的地更干燥,几乎说得上就是戈壁滩的样子,连长的树都是干瘦的,没有什么生机。

这边的百姓和他们种的庄稼一样,干瘦干瘦的,全村几乎没有几间像样的房子。

梁新月下了车看到这里的样子都呆住了。

看看原本公社派来配合他工作的人。那人也是叹口气道:

“这道梁村是我们县的贫困村,这村里原来还是有七十多户人的,现在户籍在这里的大约还有四十来户,而人在这里的就不到三十户了。”

梁新月懂了,也就是说,这个村里稍微有点能力的,都走了,现在留下的,就是更穷的。

梁新月说道:

“那公社对他们有没有什么特殊照顾?”

那公社的人也知道梁新月算是才到他们这个县来工作的。但也知道人家带出来了一个最有钱的村新水村。

于是顿了一下说道:

“不管是县里还是公社,每年的救济粮,都会先给这个村的人留一点儿。而且…”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说道:

“公社的人都一致同意,这个村只要还是贫困村的话,就不用交公粮。”

梁新月也明白,在这个年代,交公粮是农民必须尽的义务,这个是没得话说的,哪怕自己家没得吃也要交的。

而且是以村为单位的一起交,而这个村,看这边地里种的那些东西,梁新月就知道,他们的收入根本没办法保证他们的生存。

郭小雪跟着他们随意的进入了一户人家,真的没办法形容这一家人,两个老人,就像只皮包骨一样的,那皮,又黑又满是皱褶,看上去就像树皮。

这两个老人还有四个儿子,他们的儿子最小的都四十多岁了,没有一个娶到了老婆的。

他们一家人的房子就是四间茅草屋,家徒四壁,这个词用来说他们家就最正确了。

梁新月没有进屋,他们家现在只有两个老人在家,四个儿子都去修水渠了:

“都让他们去了,老大都五十多岁了。还干得活,去了最少每天可以在那边吃一顿饱饭。还能给我们带两个馒头回来,这样我们家就可以不烧火了。”

听得梁新月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也就是说,这两个老人每天吃的,就两个馒头。

郭小雪更是吃惊,她知道现在百姓的生活苦,但没想到,还有这么苦的。

梁新月紧皱着眉头,看看公社的那位干部说道:

“我们县,有几个这样的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