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红楼:黛玉手握主神空间 > 第237章 薛家的盘算

红楼:黛玉手握主神空间 第237章 薛家的盘算

作者:金九九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5-01-29 22:25:28

虽然王夫人内心深处,压根就不想帮助宝钗入宫。

但平日里她把自己的想法掩饰的很好,对待薛姨妈母女也相当亲热,时不时的会把双方的亲戚关系拿出来说上一说,流露出只要薛家有需要、自己定会鼎力相助的意思。

就是为了先打好关系,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借助薛家的财力。

现在因为赈灾的事情,突如其来的多了几千两银子的缺口,王夫人思前想后,不得不去找薛姨妈求助。

薛家虽然不得不收拢产业、逃离金陵,颇有些断尾求生的意思,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区区几千两银子,还是不被薛姨妈放在眼里的。

因此在得到了王夫人的口头承诺,表示今后宝钗想要入宫参选的话,贾家一定会动用自己的人脉,暗中推上一把,薛姨妈就爽快的借出了五千两银子。

王夫人心满意足地离去。

一直躲在后面没有出来的宝钗,这才有些怀疑的同薛姨妈私下商议了起来。

宝钗不敢相信的是,偌大的荣国府,居然会在正月还没有过去的时候,就落到了连几千两银子都拿不出来的窘迫地步。

由此可见,荣国府从外表看起来虽然仍是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内里却不知已经被侵蚀成了何等模样。

这样的贾府,真的还能助她们一臂之力,让宝钗乘风而起吗?

薛姨妈心里虽然也有几分忐忑,但还是安慰了宝钗几句。

虽然贾家的后人不善经营,因此坐吃山空,渐渐弄得囊中羞涩,但曾经两代国公打下来的赫赫威名,还是能够庇护阖府上下一段时间的。

宁国公和荣国公的门生故旧遍布各地,有不少昔日在他们手下做事、名不见经传的小兵,如今也都已经占据了相当好的位置。

所以别看贾家在经济上有些举步维艰,到处都千疮百孔,真要是动用起自己所有的人脉关系来,却仍然还是可以凝聚起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像是他们薛家,在薛蟠和宝钗的父亲过世之后,在金陵的生意就处处掣肘,明里暗里总是会遇到一些阻力,再不像以前那样一帆风顺。

可是壮士断腕、决定抛弃金陵的产业迁移到京城之后,在贾家的庇护之下,之前那种无时无刻都在被人针对算计的感觉顿时一扫而空,在京城置办的几家店铺,也经营的相当顺利,总算让薛家回了点血。

要不是因为薛家跟贾家和王家都有层亲戚关系,在外面经营的时候能够扯着两家的虎皮做大旗,京城的这些地头蛇们,哪里会对他们这么客气?

光冲着这一点,薛家就有必要跟贾家打好关系。

再说王夫人开口借的只是几千两银子的小钱,对薛家来说,远远谈不上伤筋动骨。

虽然看在亲戚的面上,薛姨妈连借据都没有要王夫人的,最后这笔钱能不能回到自己的手上,仍然存在很大的疑问。

但就算拿不回来,只要能够继续依附贾家,在京城站稳脚跟,这笔钱花的也算是值得。

总比恶了王夫人被赶出贾家,自家的生意和产业都没了靠山护持要来的好吧?

何况拿了这么多钱之后,王夫人多少也要按照她所承诺的那样,在日后宝钗参选的时候出份力。

虽然元春入宫多年,至今也不过是个小小的女史,但薛家母女都觉得,那是元春自己时运不济。

若是换成宝钗,凭她的美貌和聪慧,就算只是入宫做一个小小的宫女,也绝对能够想方设法的抓住机会,用最短的时间出人头地。

所以只要贾家能够在宝钗入宫的时候帮上忙就行了。

薛家母女并不指望在宝钗进宫之后,还能继续依靠贾家的势力向上爬,却相当自信和乐观的认为,只要宝钗能够进宫,就绝对有办法青云直上。

为了日后的美好的前景,现在就算要被王夫人骗走许多银子,母女俩也只能暂时忍耐下来。

只要王夫人做的不是太过分,她们不仅不能跟贾家翻脸,反而还得继续奉承巴结着贾家。

这其实都是为了更远大的利益和野心而暂时蛰伏,身为商人,这笔账她们算的清楚明白着呢。

就这样,王夫人和薛姨妈也算是各取所需。

王夫人暂时解决了贾府的财政危机,薛姨妈也得到了贾家支持宝钗入宫的承诺,双方暂时都相当满意。

王夫人自然不会把自己所借的五千两银子,全都砸进赈灾中去。

她先是指使手下在库房里仔仔细细的搜罗了好几遍,把一些存放多年、已经快要没了药性的药材,颜色已经不再鲜亮、甚至被虫子蛀出了破洞的普通布料,总之都是一些存放了好些年头、自家用不上也不值几个钱的东西,全都整理了出来,登记造册,作为捐赠给灾民的物资。

之后又让所有的下人,全都拿出自家的旧衣服、被褥之类的东西,同样也塞进了救灾物资中。

如此林林总总,拿出来的东西的真正价值,顶多只有几百两银子,在账册上却夸张虚报了一番,直接折算成了一千多两银子的物资。

再加上王夫人相当肉疼的拿出来的两千两的现银,便算作荣国府捐赠的财物了。

至于从薛姨妈处拿到的银子里还剩下的三千两,自然就神不知鬼不觉地落入了王夫人自己的私房,过段时间正好可以送进宫中,给元春上下打点之用。

被王夫人这么殚精竭虑的糊弄了一番,虽然荣国府捐赠的数量算不上多,但光从账面上看,勉强也能说的过去了。

四王八公中,其他的那些跟贾家有世交的勋贵之家,这一波所捐赠的财物,也都是几千上万两不等。

对于这些已经绝大多数不再掌握军中实权的老牌勋贵来说,算得上是大出血了。

百官和勋贵这边,就算有钱,也舍不得全都砸在灾民的身上,无非是响应朝廷的号召,拿点银子出来应景罢了,免得日后被人说三道四。

倒是京城里的那些豪商巨贾们,为了得到皇帝御笔亲书、亲口褒奖的殊荣,更为了让子孙后代中有出息的人能够参加科举、改变命运,玩了命的调动起自家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大笔的物资不眨眼的砸下去,就是为了夺得前三名的殊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