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红魔复兴,从挽留穆里尼奥开始 > 第417章 苦战埃弗顿(一)

之后两人又在特罗姆瑟玩了两天,广袤无垠的冰原、壮丽巍峨的雪山、如梦如幻的极光,无一不让他们心神震撼,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灵魂都被这纯粹的自然之美所涤荡。但时光悄然流转,随着在特罗姆瑟停留的时间渐长,一种难以言喻的无聊感开始在心底蔓延。这里是典型的地广人稀之地,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空旷与寂寥。

这种寂静在最初或许是一种新奇的体验,可日子久了,却只剩下无聊了。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得让人有些心慌,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更衬出四周的静谧。他们知道,是时候告别特罗姆瑟,回到充满烟火气的生活了。于是,他们踏上了归程,身后的小镇在北极光的映照下,渐渐模糊。

当他们乘坐的私人飞机缓缓降落在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罗列的心中涌起一股别样的轻松。他并没有匆忙地奔赴大曼彻斯特郡,此刻正值国家队比赛日,球员们都分散在各地为国家队效力,卡灵顿训练基地此刻定是冷冷清清,往昔热闹的训练场景和球员们矫健的身影已不见踪迹,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工作人员和青训球员在维持着日常运转。

这一年多来,曼联在他的精心改造与悉心运营下,已然步入了稳定发展的正轨。曾经的动荡与不安早已烟消云散,如今的曼联无论是在战术体系的构建、球员阵容的调配,还是在商业运营与品牌拓展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作为俱乐部主席的他,深知自己已经为球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即便暂时离开十天半个月,也不会对俱乐部的正常运转造成太大的干扰。俱乐部的管理团队和教练组足以应对这段时间的日常事务,而球队的核心架构与发展战略也已清晰明确,不会轻易偏离轨道。

至于刘晓妍这丫头,自毕业后便与自家亲戚的经纪公司签约。她的生活节奏与立志在娱乐圈出人头地的张依依,完全是两个风格。有戏可拍时,她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之中,在剧组里认真研读剧本、揣摩角色心理、与导演和其他演员反复磨合,力求将每一个镜头都演绎得完美无瑕。而一旦拍摄任务结束,她便会回归自己的小世界。在海城的老别墅里,她可以尽情享受独处的宁静时光,沉浸在书籍的海洋里,或是慵懒地晒着太阳,让思绪自由飘荡。又或者,她会跨越重洋来到英吉利陪伴罗列。她对功名利禄没有太多的执着与渴望,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娱乐圈中,宛如一股清流;就这样,两人在泰晤士河畔的宪章岛庄园里过起了没羞没躁的生活。

而在这期间,参加完国家队比赛重新集结的曼联队,坐镇主场迎战“太妃糖”埃弗顿队。受着名的“FIFA病毒”的影响,主教练穆里尼奥将体能检测亮黄灯的马尔科·维拉蒂、拉斐尔·瓦拉内、哈里·马圭尔、埃丁森·卡瓦尼等人都排除出了比赛大名单。

9 月 15 日下午,阳光倾洒在老特拉福德球场之上,这座足坛圣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无尽的魅力。球场的每一个入口都被如潮水般涌来的球迷们所填满,他们身着曼联标志性的红色球衣,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汇聚于此,脸上洋溢着激动与期待。

随着比赛时间的临近,球迷们鱼贯而入,迅速将球场内的每一个座位都占据。那一排排整齐的座椅,瞬间被一片鲜艳的红色海洋所淹没。人群中,有白发苍苍却依然精神矍铄的老者,他们见证了曼联无数的辉煌与低谷,眼神中满是对球队深沉的爱;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用最响亮的声音呼喊着自己喜爱球员的名字,手中挥舞着各式各样的旗帜和标语,仿佛要用这种方式将自己的热情传递给场上的每一位战士。

渐渐地,整个球场都被球迷们的热情所点燃。那呐喊声,起初还只是零零散散的几声高呼,随后便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一波接着一波,一浪高过一浪。助威声更是此起彼伏,有的球迷有节奏地拍打着手中的充气棒,发出“砰砰砰”的声响,仿佛是为球队奏响的战鼓;有的则放开喉咙,唱起了曼联那激昂的队歌,歌声在球场的上空回荡,久久不散。

比赛的大幕缓缓拉开,曼联队率先出击,以他们经典的 4 - 3 - 3 阵型开启了此役的进攻浪潮。特奥·费尔南德斯,这位肩负左边后卫重任的球员,已然在多场高强度的赛事中历经磨砺,因而眼神中隐隐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不过,那对胜利的渴望以及源自骨子里的专注却如同一簇永不熄灭的火焰,在他的双眸中顽强地燃烧着。

开球的哨声划破长空,整个球场瞬间被紧张的氛围所笼罩。特奥·费尔南德斯迅速启动,他的目光紧紧锁定着中场的达尼·奥尔莫,意图用一脚精准的传球撕开埃弗顿的防线,为球队的进攻创造契机。然而,或许是连日来的征战让他的身体略显疲惫,这一脚传球的力度未达预期,稍稍偏小。说时迟那时快,埃弗顿的亚历克斯·伊沃比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机会,他迅猛地插上,如饿狼扑食般截断了传球。

得球后的亚历克斯·伊沃比,仿若获得了开启宝藏大门的钥匙,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沿着左边路展开了如狂风骤雨般的快速推进,那灵动的身姿好似在跳着一曲华丽的桑巴,左右晃动,令人眼花缭乱。他的目标明确,便是要突破阿什拉夫·哈基米的防守,为球队赢得进攻的主动。此刻,在之前两场国家队比赛中打满全场的阿什拉夫·哈基米,身体状态也不复巅峰时期的那般轻盈与矫健,可他毕竟身经百战,丰富的经验如同坚固的铠甲,出色的防守意识恰似锋利的宝剑。他深知,面对如此灵动且速度奇快的对手,贸然出脚抢断无疑是自寻死路,只会给对方留下突破的空当。于是,他如同一尊沉稳的雕像,紧紧地跟随着亚历克斯·伊沃比的脚步,目光如炬,时刻洞察着对手的一举一动,耐心地等待着那稍纵即逝的最佳时机。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整个球场的呼吸都为之屏住。亚历克斯·伊沃比在多次尝试突破未果后,心生一计,试图通过内切来改变进攻节奏,寻找射门的角度。而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阿什拉夫·哈基米瞅准了对手内切的瞬间,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毫不犹豫地飞身而出,一个干净利落的滑铲动作一气呵成。只见他的脚尖精准地触碰到皮球,那皮球好似听话的精灵,乖乖地被破坏出了边线。

这一刻,整个老特拉福德球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无论是曼联的球迷还是其他中立的观众,都被阿什拉夫·哈基米这教科书般的防守所折服,赞叹声此起彼伏,在球场的上空久久回荡。

阿什拉夫·哈基米的救险,渐渐稳住了看似摇摇欲坠的曼联防线,但这场比赛曼联球员的疲惫感是普遍性的,甚至连往日里总是以稳健的球风和强大的掌控力而着称的后腰球员德克兰·赖斯,在比赛初期仿佛迷失在了埃弗顿队所营造的激烈对抗节奏之中,全然没有了往昔的那般神勇;在与埃弗顿后腰汤姆-戴维斯的多次正面交锋里,德克兰·赖斯都未能施展出自己的实力,几次关键的拼抢都在对方顽强的抵抗下无功而返,始终无法占据上风。

比赛进行到第十二分钟的那次对决,完全是开场这段时间双方对抗的一个缩影。

德克兰·赖斯在中场位置得球,按照他的个人能力和以往的表现必定是第一时间送出一脚具有穿透性的传球,帮助前锋线的队友撕开埃弗顿防线;但这场比赛,无论是接球时候的停球处理,还是传球的路线脚法选择,显然都没有以往那么流畅,贴身防守他的埃弗顿后腰汤姆-戴维斯瞅准时机,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般迅速启动,精准地截断了传球。

断球后的汤姆 - 戴维斯没有丝毫的犹豫,他的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了一幅进攻的蓝图。只见他如灵动的舞者般巧妙地闪过周围曼联球员的逼抢,迅速将球交到了吉尔维·西于尔兹松的脚下。吉尔维·西于尔兹松,接球后冷静地观察着场上局势,然后送出一脚精准无误的长传,找到了在右边路高速前插的里沙利松·德·安德拉德。

里沙利松·德·安德拉德接球之后,凭借着自身那令人惊叹的速度优势,如同一辆加满油门的超级跑车,向着曼联的防线发起了猛烈的冲击。曼联后卫约什科·格瓦迪奥尔第一时间协防过来,这位以身体素质强壮而闻名遐迩的后卫,平日里总是能凭借自己的身体优势在防守中占据主动。然而,此刻面对里沙利松·德·安德拉德那风驰电掣般的高速冲击,他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略显吃力地在后面追赶着,试图阻止对方的前进。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曼联的后防大将鲁本·迪亚斯展现出了其超强的防守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他如同一座及时移动的堡垒,迅速地补位到约什科·格瓦迪奥尔的身旁,与他形成了双人包夹之势。里沙利松·德·安德拉德瞬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前进的道路被无情地封堵,而周围又布满了曼联球员的围追堵截。在这仓促之间,他只能无奈地将球传向禁区,寄希望于禁区内的队友能够创造奇迹。

埃弗顿前锋卡尔维特-勒温在禁区内早已蓄势待发,当球朝着他的方向飞来时,他奋力起跳争顶,那身姿犹如展翅高飞的雄鹰。然而,曼联的守护神大卫·德赫亚绝非等闲之辈,他那敏锐的洞察力仿佛能够看穿对手的每一个意图。早在球被传向禁区的瞬间,他就已经提前判断好了球的落点,随后如同一颗火箭般高高跃起,将球稳稳地摘下。

这一系列精彩绝伦的攻防转换,让现场的观众们大饱眼福,欢呼声、呐喊声如汹涌澎湃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在球场的上空久久回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