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60年代不遗憾 > 第599章 我们也有两只手

重回60年代不遗憾 第599章 我们也有两只手

作者:三土剑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1-29 22:20:05

有着大把时间的李剑垚先是回到了村里,因为大规模下乡开始了。

总说下乡下乡,为什么下乡这事得说明白,从社会层面来说,68年出现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六届初高中学生一起毕业的奇景。

三年前的风,吹到了今天,老三届们在城市里的规模与日俱增,已经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这些人要吃饭,要工作,但城市里已经无法解决他们的需求。

从经济层面来说,50年代,依靠毛熊的重工业转移,创造了大量的军工产业,这部分的我们是花了钱的,也就是造成60年左右的饥荒的主要原因,前文说到过,生产剩余多是用来拿去还债了。

等到交恶的时候,三线建设开启,把大部分的工厂都搬到了三线、山沟里,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是为了避免在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把好容易置办的家当给弄没了。

简单总结就是攒点家底不容易,得好好护着。

而这部分又花了将近2000亿左右规模的成本,导致了严重的赤字,换句话说就是经济危机了,在赤字加重的情况下,没有再多的钱去创造就业机会,所以积压的这些人除了整日的瞎折腾,根本无法创造价值。

这时候又没有网络游戏,有没有外卖快递,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摆在了台上。

“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号召下,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插队成了转移就业矛盾的最直接的方法。

下乡的两大模式,一个是农场(兵团、干校),一个是插队。

农场能有多少,更多的都是插队下乡了,一个个十五六岁、十七八、二十来岁的城市年轻人,纷纷跑到农村去,正所谓“不在城里吃闲饭”,到农村的时候吃的就不知道是不是闲饭了。

城里的孩子谁会干农活?怎么去跟整日伺候庄稼的人去比挖地除草追肥收割的工作效率?

所以从两面看,一方面把这些吃闲饭的撵到了农村去了。

另一方面,农村不得不接收这些人。

城里的危机解除了,农村的问题也来了。

李剑垚最讨厌的就是有的时候有的人犯了事儿,就从组织踢出去而不是直接弄死,你看总得来说一共两个单位,从你那踢出去了,是不是就踢到我这来了?

啊,你那纯洁了,脏了我这儿,像话吗?

不过对于这种下乡插队的事情也是没有办法,既成事实,如果无法更改,那就得闭目享受。

对于村里来说,下乡的知青并不会给粮食上带来压力,但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分红上处于绝对不公平的状态。

所以李剑垚回到村里的第一时间就是找到十大爷李厚河,在爷爷的见证下,说清楚了这个政策可能会给村子带来的影响。

“下乡已经是必然,外来人口给咱们造成的最大影响就是在钱上,过去的几年,我们依靠现有的产业,每年村里都能创造可观的分红。

这事儿十大爷你也知道,我们的钱分配是有原则的,哪怕是我、我姑他们,户口一旦离开了大队,咱们就不会给这个人分红。

如果知青来了,按政策享受同等分红、分粮的待遇,那无疑是对咱们村里生活了上百年、土生土长的这些人不公平。

如果给这些人一口吃的,乡亲们也许不会在意,毕竟咱就没有饿死人的传统,要是分钱,这事要是开会,大伙儿会怎么说?”

十大爷吧嗒一口烟,

“能怎么说,打死也不会同意!你小子有啥好主意没?”

“我倒是有点想法,我说说,爷和十大爷你们也参谋参谋。

一个是,通过十三大爷,在县里直接制定咱们大队不参与知青分配,这样的话就不会有后续的问题。

但影响是县里那边也不一定能够扛得住,风雨飘摇的时候,搞一个特殊事情,不单单县里要给上级说法,必要的时候也要跟上级沟通。

反正咱们大队最大的依仗就是种子,这是个大头。

另外一个,如果县里不能阻止知青过来,我们只能按照两种标准来对待,一个是只给知青分粮食,按照工分的多寡,制定一个他们能吃饱的标准,干的多就多分粮食,干的少就自己想办法。

除了他们之外,咱们乡亲们该咋分就咋分。

但是这样以来,纸里包不住火,他们要是闹事,就会涉及大队、公社、县里甚至更高的层面。

到时候十大爷你这大队书记当不当倒是不要紧,牵连了公社甚至县里可就不好说了。”

“你觉得哪个办法更好?”

“我觉得咱们直接把这个问题丢给县里,让他们不管用什么办法,不把知青分配过来就得了。

咱们种子的钱,他们可是得了好处的,没道理有好处拿着,有事情就得咱们自己解决。”

“那要是拦不住呢?”

“那就没办法了,把事情的严重性说大些。人家去别的大队插队一年的分红有个几块几十块,这没啥影响。

咱们这的知青要是来了,按照咱们那个分法,一个人好几百块一年,那是不是县里所有的知青都会要求来咱们这插队了?

就算是叫咱爹也不行啊!

几十块和几百块那是本质上的区别,他们不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到艰苦的地方去,把知识带过去嘛,咱这不需要,一不艰苦、二不缺有知识的人。

高中毕业的咱这多少不论,初中毕业的一大把吧?”

十大爷抽的都要冒烟了,一咬牙道,

“我这就去县里,跟老十三把事情说清楚了,再带着展明一起,他要是不想办法拦住了,就让他一辈子别回来了,回来也是让乡亲们给撕了!”

十大爷决然的表情不像是去跟县太爷去商量,而是像要拿着炸药包给人炸了一样。

其实还有一招,就是只分粮,不分红,等知青走了再提分红的事情,社员们需要钱就去大队的账上支取。

但问题是知青在乡下的时间太久了,十年的时间很难让乡亲们坚持下来。

再说,就村里这条件,要跟人知青说村里没钱,不分红,他们也不能信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