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60年代不遗憾 > 第341章 年前的集

重回60年代不遗憾 第341章 年前的集

作者:三土剑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1-29 22:20:05

次日,李剑垚睡了一个好觉。

没人打扰那种。

早饭的时候大哥幽怨的看着李剑垚。

而李剑垚很快转移了话题,

“今天廿九了,去公社上赶集啊,我猜方远那家伙也一定会去,大哥你有啥想法没?”

“嗯?正好我见见,年后就走了,没时间了。不过你咋知道他也会去的?”

“你说人类的眼睛和鼻子是干嘛用的?比如,我大姐现在已经香气扑鼻了,而且衣服也已经换上了以前我没见过的新棉袄。

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这件衣服是今年新做的,很可能是第一次穿。

本来屋里都不需要穿那么厚实,居然不舍得脱下来,很明显是早上试穿了之后就没舍得脱下来。

而且,本来不想吃早饭的,但是又担心家里谁说点啥,于是勉为其难的吃上一口。

都到现在了,眼前的粥还剩大半碗,甚至一个豆包都没夹,明显心不在焉。

大姐我说的对不对?”

大姐和李剑垚挨的不近,想打李剑垚都打不到,又不跑过来捶人,握着的那双筷子都给弄变形了。

“大姐收起来你那要刀人的眼神哈,你信不信你现在过来打我我就不让大家给你准备嫁妆了?”

李剑垚的腰,被一只爪子狠狠的换了个台。

“霞你别听他的,这死孩子的嘴太碎了,别急,过完年二婶就张罗人过来给你做被褥,咱家一共做十套被褥是不是少了?”

本来就害羞的大姐这时候脸都要埋到碗里了。

李剑垚顶着疼,歪着身子,狠狠的扒了完碗里的粥,又把剩下的小半个豆包塞到了嘴里。

“大姐,我要是你就求你二婶放你一马,那针线活缝被子,不露棉花那算是误打误撞!”

说完直接屁股一扭就离开了椅子。

亲娘手抓了个空,

“你给我过来,看我不拧死你!”

李剑垚早已经溜到了自己的屋子,换上了一个羊皮马甲,毛在内,皮在外,裁剪得体。

是昨天突发奇想,现用空间里的两张羊皮搞得,自己虽然不会针线活和裁剪,但是空间里就很简单了。

3d立体裁剪了解一下?

全自动飞针走线了解一下?

李剑垚在想,现在搞貂皮大衣,狐狸围脖啥的合不合适,会不会有点高调了?

算了,还是羊皮吧,做成马甲,穿在里面既保暖又不高调。

要是一家子人都穿着貂皮大衣,不说跟个动物世界似的,一个长款的大衣,需要60到70只貂。

这么多不好拿出来。

至于说爱护动物之类的,别说现在没有这种说法,就算是有,李剑垚绝对要加入他们,努力的爱护动物的肉和皮毛等一切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地方。

人类从在地球上诞生开始,就是从掠夺和杀戮中生存过来的。

人不吃肉,肉就吃人。

吃一只鸡和吃一头牛有什么区别?

要不是老虎肉太腥,老虎太猛,信不信老虎只能活在书本里?

就连现在,皮草生意在国内也有很大的市场。

就和那些个环保女孩、素食主义者一样既当又立就没劲了。

李剑垚套上棉袄、棉裤以及姥姥新给做的大棉鞋,再配上个棉帽子,就可以出门了。

一家人,除了爷爷奶奶和不愿动弹和不会自己动弹的小弟,剩下的都呼啦啦的去赶集了。

就连大爷和三叔也都去上班了,这时间过年也就初一二三三天假。

周末也是单休。

很忙碌,很积极的从事生产,但是效率不高。

年前的集热闹的很。

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会出来赶集,采买一些过年需要用到的东西。

农村和城市其实从来都是割裂的,最起码从商品供应上来看,在轻工业蓬勃发展没有来临之际,农村的主要消费品还是由农村自己来供给的。

工业化产品的消费频率必然是不高的。

比如现在集上压根就没有工业品。

只有供销社这里有一些,烟酒糖茶、锅碗瓢盆,土杂日货等等。

列位,您说槽子糕、饼干那玩意算不算工业品?

至于衣服,多数是布料,压根没有成衣的销售。农村的消费市场里,成衣即使有,流动性也不够。

现在的成衣,多数在县城、中等城市、大城市的百货大楼里。

而百货大楼这种东西,京沪羊奉等一线城市、中心城市肯定是有的,小县城有没有,那完全得看县城所处的市县经济发展情况。

比如红山县最早的百货应该是70年代初才有的。

王府井百货是55年才有的,距离现在有整整十年。

经济的发展、潮流的引领,都是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

在零售业中有一个着名的“时光机理论”,即大城市成功的商业模式如果能复制到小县城,也有可能取得良好的业绩。

为什么山里的孩子永远没有城里孩子有见地、气场足?

因为有些东西,他真的没见过。

明天就是三十,早上还会有零星的赶集的。

这个时候,供销社才是最忙碌的,也是商品流动最快的地方。

剩下集上虽然人多,但多数都是纯手工业品,比如盖帘子,高粱干最上面那一节做的,粗细基本相同,直、韧性好,用处大。

也用不了手有多少巧,两层交叉穿线固定,再按照圆的基本理论,拿一节麻绳订在大致的圆心位置,然后绕那么一圈,把多余的剪掉就行了。

从小到大,可以盖坛子、罐子、瓮、水缸等等。

尤其是过年包饺子的时候,可以用来摆放包好的饺子,所以这个时间这玩意销量也是可以的。

毕竟有的人家做一次这东西也挺费时间和精力,买上一个也不咋贵。

所以人的惰性是与生俱来的,也是商品流通的最基础原理。

人无我有,但需求旺盛,就容易产生商品流通。

其他的东西就是笸箩、簸箕、笤帚、炊帚、笊篱、荆条筐、篮子、擀面杖甚至麻布等等,凡是材料取自自然,而不需要机器,手工就能制作的东西。

说一句哈,笸箩和簸箕不是一个东西,笸箩是全包围的,簸箕是围三边,一边开口那样。

吃的东西,也不多,自家自留地里的萝卜白菜土豆地瓜之类的,当然不管什么时候,都有卖糖葫芦的,这种东西好像是天生的道具,无论什么样的集市都会有这东西。

至于村里的两个蔬菜大棚,没有拿到集市来卖,村里人多,不够分的。

其他的村子也想弄大棚,但是他们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塑料布的采买渠道,最重要的,他们没有坚持要搞。

执行力是个好东西,他们现在不具备。

这段时间,是风起之前农村经济最自由的阶段,其实这段时间里,稍微动动手,都能攒下点家业。

并不能一概而论的什么都不允许,高压、强控,政策上有文件明确支持农村手工业的发展和交易。

而是不允许大规模的私营经济抬头,在执行层面上,就看所在的县、乡镇甚至大队是不是有坏人罢了。

而起风的时候,是大家都被那场面给搞怕了,坏人冒头、夸大其实,故意整人之类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