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越乱世之逃荒种田大粮商 > 第926章 报应来了

穿越乱世之逃荒种田大粮商 第926章 报应来了

作者:橙思源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1-29 22:13:58

二六子也是那么一说,他知道这地是大当家租的别人家的。

但一年能有那么大块的好地种,他已经很满足了,以后也一定会把那些没人要的咸苦地也种成良田。

周果骑着马在这二千亩地上来来回回转了几圈,许是管的好,这些麦子瞧着也不比她手里的种差多少,反正比一般的麦种要好多了,完全也可以当作新种卖出去。

这王家捂的可真紧,只是这样的好东西为什么要紧紧把着,放出来大家一起种不是更好么?

她在庄子上住了两天,就走了,去了其他的庄子。

第二茬碱蒿子已经有半尺高了,地里的盐层这几个月来下降了至少三成。

周果喜道:“要照这样下去,明年开春这块地肯定也不会比松县的那块差,会更好也说不定,明年这块地也能有一个不错的收成了。”

副庄头喜得双手直搓,能得到东家的认可比什么都重要。

周果道:“你干的不错,只是这草种还多不多?”

她还记着要给姚大人匀的,这老头就只差跪下来求她了。

“有,还有很多很多。”

周果道:“这样,你匀一半出来,几天后我让人过来拉。”

庄头应是,也没问这些草籽要运到哪里去。

她在几块地里都转了转,治理的都还算不错,明年开春就能种粮食了。

只是一时能不能找到这么多种地的人还是未知数,现在人手够是因为种的都是草籽,撒上去就差不多了。

等开春精耕细作,也不知道人手够不够用?

只能等收粮食的时候下去各个村摸底了。

待怀阳康安几处都去过了,离秋收也只剩下差不多一个月的功夫。

吴江那头来信,现在南河人少,几个庄子上勉强能找到人手,几块地就没法子了,人手畜力都不够。

最关键的是钱不多了,就算是买牲口也没那么多钱。

长工短工的总要给钱再不济给口吃的,但他们现在钱也没有,粮食也没了……

周果把手里的信来回看了三四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这不,步子迈的太大,报应来了。

盘下那么大的家业有什么用,眼睁睁瞧着它们荒废烂掉?

问虎子,“上个月才盘完半年的账,现在账面上能动的有多少银钱?”

所有的铺子都是半年盘一次账,银钱半年入一次库。

虎子道:“所有的铺子加起来能动的有二十五万两,本来有三十二万两,但账面上总还得留下一些活钱,不然铺子就转不动了。”

这是手里所有的铺子半年加起来的银钱,看似多,但是摊到每个铺子头上,也没多少。

周果沉吟道:“你给吴江那里捎去一半,另外再让下面的粮铺留够一个多月的粮食,剩下的都运去南河。”

再过一个多月,秋收就开始了,那个时候就不缺粮了。

虎子应是,退了下去。

现在她的重心都在南河,南河现在人少啊,但愿运粮的那二十多万人运完了粮还能回到南河,不然人那么少,生产怎么转的动?

她本来还想着在秋收之前回一趟村的,但现在一想,还是不回了,等秋收后再回去也不迟。

左右现在也没事,她就下村了。

去年种新麦子的那些村跟今年新种麦子的那些村,她都打算去看看。

很多人都还记得她,见她来,就要带她去地里。

“今年年成跟去年的差不多,我今年把我家所有的地都种上了新粮种,一共九亩地,我估摸着一亩地能收三石六斗,肥地甚至能收四石!这可比往年的收成多多了!”说话之人兴奋的不行,九亩地算起来能比往年多收好几石。

交了税还了肥后,一家人再也不用饿肚子,要是不往外卖的话,甚至都不用吃糠了!

在加上自个养的鸡鸭,再做些短工,赚些余钱,一家人的好日子这不就来了!

一年到头还能给媳妇孩子扯几尺布做两身新衣裳,时不时还能吃些肉,这在他们心里,就是天大的好日子了。

越临近秋收,大家的笑容也越来越多,整个村都喜气洋洋的。

周果笑道:“那恭喜老伯了,今年丰收可以过一个肥年了。”

说起这个,老农更加高兴,“肥年肥年,去年过年我们家里杀了只鸡,今年过年准备再杀只鸡,再去割几斤肉,买一条鱼,买几块豆腐,我那婆子还说要买个猪头,祭祖宗!”

脸上的笑容就没下来过,这还没秋收,过年的菜式都已经想好了。

想是一家人已经商量了很多遍了。

周果看笑了,想当初还在逃难路上,那个时候成日里光喝稀粥,吃菜根,肚里一点油水都没有。

一家人歇下来的时候肚子总是咕噜噜的叫。

他们就开始畅想以后安定下来,首先要吃的是什么,大肥肉,炖鱼块,肘子猪蹄,烧鸡……

尽是些大鱼大肉。

这老伯跟他们当初一模一样。

旁边其他人也不甘示弱,“周东家,你也上我们那地看看去吧,今年收成也好,我们家就七亩地,当然人少,就一家四口,你看看去?”

“还有我们的,周东家,你也上我们地里看看去吧,看看我们家那麦子长得是不是好,还能不能再好?”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万幸还不敢上来拉扯,不然周果要被扯成一块块的了。

她大声道:“好好好,老伯,大叔不要急,我会一家家去看的,既然来了我肯定是都要看的。”

这个村虽然也不是家家的麦子都长得那么好,但都不差。

有那懒的,最不济一亩地也能收到差不多两石七八的样子,当然,得这中间不出差错才好。

一家家看过去,她还跟他们交流种地的心得技术,这样一来,双方都收获颇丰。

有人拍着大腿道:“诶呀,没成想东家小小年纪,竟然那么会种地。”

一老头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周东家可是种地的能手,去年我就从她那里学到了很多种地的巧法,你们看我今年的那地,同样的种子,每亩地能比去年多收两三斗!”

像他们这样的老庄家把式,平日里最自豪的莫过于家里的几亩地了。

每年收成都比比人要好。

自觉种了一辈子地,比谁都会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