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季汉当兴 > 第五百七十二章 下诏退兵

季汉当兴 第五百七十二章 下诏退兵

作者:军师中郎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26 21:28:07

城固,东山大营。

诸葛亮放下邓芝送来的捷报,笑着对坐在下首的赵云、杨仪等人说道:“伯苗审时度势、当机立断,率军主动出击,斩获颇丰,这一仗大涨我军威风啊。”

顿了一顿,看向杨仪道:“威公,安排功劳簿并将此战捷报传示三军,提振全体将士的士气。”

“诺。”杨仪拱手领命。

赵云抱拳说道:“丞相,此番夏侯霸率万余魏军潜至兴势围显然是曹真等人精心设计的阴谋,目的就是想从傥骆道这边打开进入汉中腹地的缺口,虽说魏军的图谋被我军侥幸发觉以致功败垂成,但难保曹真不会给夏侯霸增派援军强攻兴势?

丞相,目前兴势围的兵力仍然显得有些单薄,是否要再派援军加强防备?”

“无妨,高翔那边已经派了一支兵马过去增援兴势了,就算魏军大举来犯,凭借兴势的险要地形,伯苗他们也足以坚守到后续援军的到来。

眼下魏军的主力部队仍然在子午道那边,我们不宜大肆变动原先的防守方略,让各部小心戒备即可。”诸葛亮思索片刻,微笑着回道。

兴势山最初的营垒工事还是诸葛亮当年亲自设计的,是以他对那里的地形地貌甚是熟悉,自然也对兴势围的坚固非常有信心。

赵云点了点头:“是,某明白了。”

“丞相,骠骑将军急报。”就在这时,主簿胡济快步走进帐内禀道。

诸葛亮接过封好的书简,迅速拆开一看,过得片刻,高声朝帐外喊道:“来人,速将姜伯约唤来。”

今日中军大营的守卫恰好是姜维当值,故而他这个时候并没有在帐内参加议事。

“丞相,发生了何事?”杨仪见诸葛亮的脸色微变,心知定然是前线出了差池,急忙问道。

诸葛亮道:“不久前司马懿让魏将牛金偷偷率三千兵马避开我军耳目,斫山开道,水陆并进,借助山谷小路绕开了上庸和西城,目前这股魏军已杀至南乡境内。

而李正方大军被司马懿的主力拖住,难以动弹,分不出多余兵马去救南乡,因此他要中军这边自行解决牛金这伙魏军。”

“竟有此事?”杨仪闻言大惊:“唉,丞相之前已经去信提醒骠骑将军小心司马懿分兵绕后,没想到还是着了魏军的道。”

诸葛亮摆了摆手:“长久对峙,难免会放松警惕,不可过于责全求备。

吾之前见司马懿留在房陵的兵马多了些,只道他是要悄悄分兵插至上庸后方,切断我上庸诸军与汉中的联系,没想到他竟是派兵直接绕开东二郡,斜插至我汉中腹地,此人用兵的确大胆,委实是个劲敌啊。”

“丞相,南乡兵微将寡,可能挡不住魏军太久,一旦丢失,侧翼防线洞开,我汉中腹部将直面魏军的刀锋,必须立刻发兵救援。”赵云急切说道。

诸葛亮颔首道:“是啊,所以吾才要将伯约唤来。”话音刚落,姜维迈着迅捷的步伐进入帐内。

“丞相。”

“伯约,东二郡的魏军突然分兵......”

待把前因后果说完之后,诸葛亮立即就让姜维率领三千虎步军去救南乡。

就在汉魏两军各施奇策、相互角力的时候,一场激烈的朝堂争论正在洛阳的太极殿内上演。

“陛下,汉中大雨连绵,几近一月,王师因道路受阻每日最多只能行进数里,距子午谷南口尚有数百里之遥,深入汉中腹地仍不可期,战事照这样迁延下去,国家靡费甚大,难以坚持长久作战。

不如趁粮草未断、退路尚存,命大司马及早班师回朝,保全十余万将士安危,至于征伐蜀贼可以留待日后再寻良机。

且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是以当劝课农桑,安定百姓,令万民远离饥寒,不再背井离乡,如此天下定然大治,而圣贤教化每日愈深,远人自会感怀威德,吴蜀之民也会顺时归附。”华歆出班奏道。

曹叡闻言默然不语。陈群奏道:“陛下,臣赞同太尉所言,眼下王师推进缓慢已然是困于子午谷内,形势极其危急,若蜀军出击绕后断我后路,则中路王师将有全军覆没之危,是以恳请陛下急命王师撤军。”

少府杨阜奏道:“陛下,昔周文王时有赤乌出现,然文王依然忧至黄昏还顾不得吃饭。武王伐纣时,有白鱼跳进船里,君臣都为之变色。

行动时有吉兆出现,他们尚且忧虑不已,更何况有灾异情况,怎能不恐惧呢?如今吴、蜀未平,而天灾不断,陛下应当深以反省,专精应答,侧席而坐,用以昭示德行,厉行节俭。

王师甫一出征就遇上大雨,被阻隔停留在艰险的崇山峻岭之中已有多日,眼下粮草转运甚是艰辛,靡费无数,若不能提供后继,一定事与愿违。

《左传》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徒然将大军困于山谷之中,进退不得,非用兵之道也。

武王虽见白鱼跳船而还师,但殷商终被灭掉,原是因为武王明晓天意。而今年歉收,百姓饥苦,当发布告示,减少宫中衣食,技巧珍玩之物亦可罢免。

从前召信臣处太平之世,却还是奏表汉天子减省多余食物,如今我大魏军用不足,更应节俭啊。”言罢,班中不少人都站出来附议他的意见。

“陛下,我大魏为灭蜀准备了一年之久,动用精锐战士十余万、民夫青壮数十万,其余军资更是耗费无数,阵仗如此之大,岂能轻易撤军?这不是惹天下人耻笑么?

况且王师只不过受大雨影响推进较慢,并未遭到大败,战力尚存,待雨势停歇,挥师南下,仍有取胜之机,此时撤回,岂非前功尽弃?”眼见支持撤军的声浪越来越大,为了自家父亲的功业名望,曹爽此时已顾不得避嫌,急忙反对道。

“臣附议武卫将军的意见。陛下,大雨终有停的那天,只要我们再坚持坚持,待王师出了子午谷就能大败蜀贼。”

“陛下,目前夏侯先锋已从傥骆道杀至兴势围,假以时日,定能突破兴势杀进汉中,此时万万不能半途而废。”

“陛下,据最新的探报,司马大将军那边已攻至南乡,正在威胁蜀军的侧翼,一旦牛金将军击败姜维那个叛贼,我军就能长驱直入撕裂蜀军的整个防线,到那时汉中必为国家所有,眼下绝不能功亏一篑啊。”

......

曹爽一说完,曹休长子曹肇、夏侯惇次子夏侯楙、曹洪长子曹震等一帮二代诸曹夏侯也立即站出来表态支持,一时间反对撤军的声势同样十分浩大。

曹叡见两派人争论不休,顿觉脑门发疼,满脸无奈地看着群臣,未发一言。此时的他当真是陷入两难之境,继续进攻国力支撑不住,班师回朝又心有不甘,委实难以决断。

正两难之际,一个在殿外当值的小黄门闯进来俯地禀道:“启奏陛下,前线急报,攻打南乡的牛金将军误中蜀将姜维的诈败之计,以致大军深入重围招致大败,现牛金将军率领残部后撤二十里休整待命。”

“什么?”

曹叡君臣俱是大惊,牛金部作为唯一一支攻进汉中腹地的魏军,是反对撤军一派的希望所在,现下这支魏军既已败退,曹爽等人就再无有力的理由反驳了。

果然华歆、陈群他们趁势继续谏言撤军,曹爽等人果然不复刚才那般强硬。

曹叡见状心中微叹口气,无力地挥手说道:“罢了,即刻下诏给大司马,命三路大军班师回国,日后再觅良机出战。”

“陛下圣明!”群臣齐声答应。

很快,班师回朝的诏旨就被拟好,曹叡用过玺印之后命使者飞马送往曹真等人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