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军团视角下最强装备组装抗战 > 第72章 镇江

军团视角下最强装备组装抗战 第72章 镇江

作者:有机有瘦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0-22 21:52:33

镇江,北临长江,隔江与扬州、泰州相望,西连金陵,东南与常州为邻,着名的黄金水道———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境内交汇,扼守着南北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便是军事重镇。

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镇江不幸落入倭寇之手,如今满城危机四伏。倭寇为了搜刮财物、抢夺女人,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手段之恶劣令人发指。刘世杰在进攻镇江外面的乡镇后,从百姓们悲愤的口中听闻了倭寇一桩桩罄竹难书的恶行。为了尽快将镇江区域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刘世杰毅然决定与海军部队联合展开进攻。

海军部队的邱水司令此次作战配备了 8 艘性能卓越的驱逐舰,10 艘火力威猛的巡逻炮艇,整体实力不容小觑。我军更是精心沿着长江两岸部署了岸防炮,那 240 毫米的重炮犹如钢铁巨兽,对倭寇的地面和江面部队有着绝对压倒性的压制力量。

1938 年 1 月 13 日,刘世杰所属部队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基本肃清了镇江外围区域,并从两侧形成了对镇江城的包围态势。然而,只有武岐山仍有一部分负隅顽抗的倭寇在苦苦支撑。我军英勇的空军部队也毫不退缩,每天都精准地定点投弹,对敌人进行猛烈打击。

在江面上,我军的驱逐舰与空军部队紧密配合,已经成功完成了镇江江面的封锁,将倭寇的舰艇一路驱赶至江阴区域。

1938 年 1 月 13 日,我军气势恢宏的驱逐舰朝着倭寇在镇江的江边防御点炮楼发起了雷霆万钧的攻击。炮声轰鸣,火光冲天,炮弹如流星般划过天际,精准地砸向倭寇的炮楼。刹那间,硝烟弥漫,炮楼在剧烈的爆炸中摇摇欲坠,砖石瓦砾四处飞溅。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猛烈炮击,最终成功将其定点清除,彻底粉碎了倭寇布置在长江沿岸的防守线。这一壮举,使得镇江区域沿江的百姓得以通过长江逃往对岸,重获生机。

为了尽快让城区居民安全撤离,避免战斗中的误伤,我军英勇无畏的空军部队果断出击,对倭寇的军营、铁路等军用设施实施了猛烈的轰炸。只见一架架战机呼啸而过,投下的炸弹在目标区域掀起巨大的烟尘和火光,敌军的军用设施瞬间化作一片废墟。

与此同时,我军地面进攻部队也在空军与海军部队进攻的协同下,向镇江城墙发起了凌厉的攻势。火炮怒吼,机枪咆哮,士兵们勇往直前。城墙在强大的火力攻击下,砖石崩裂,一个个缺口被打开,倭寇的防守线节节败退。

然而,穷凶极恶的倭寇后方部队妄图进行支援。只是他们派来的航空大队在我空军面前相形见绌,根本无力招架。其地面部队又被我军精心构建的装甲部队阵地阻击在了新丰镇。在新丰镇,我军巧妙地在倭寇之前的炮楼碉堡基础上加以加固和扩建。战士们夜以继日地施工,用厚实的砖石和坚固的钢梁重新构筑起防线。炮楼内增设了多门火炮,碉堡周围布置了密密麻麻的铁丝网和陷阱。了望塔上,哨兵时刻保持警惕,密切监视着敌军的一举一动。整个防御工事固若金汤,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成功抵挡了倭寇从扬中和常州的支援。

1938 年 1 月 15 日清晨,曙光初现。我军在成功取得沿江五公里绝对控制权的基础上,精心构建了火力真空带,为镇江居民预留出了充足的缓冲区域。为了一举歼灭倭寇在镇江的 8000 人部队,我军毅然决然地开始对倭寇的布防点和阵地展开了雷霆万钧般的轰炸。与此同时,我军的舰艇破浪前行,火炮齐声怒吼,向倭寇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在历经三个小时的狂轰滥炸之后,我军吹响了进攻的号角。当我军攻入城区时,只见倭寇大多已横尸于炮弹的猛烈攻击之下,偶有零星幸存者,也被我军士兵果断补枪。一路奋勇拼杀,直至抵达倭寇指挥部,才遭遇了些许抵抗。倭寇在指挥部匆忙架起了几台机枪和迫击炮,妄图负隅顽抗。但在我军坦克集中火力的猛轰之下,他们的抵抗犹如风中残烛,瞬间消散。

我军的坦克犹如钢铁巨兽,炮口喷吐着愤怒的火焰。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准确无误地砸向倭寇的机枪阵地和迫击炮点,掀起一片火光和浓烟。倭寇的机枪手在猛烈的炮火中颤抖,子弹失去了方向。迫击炮的炮筒被炮弹击中,扭曲变形,化作废铁。而我军士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勇猛地向前冲锋,喊杀声震天动地。他们手中的枪支喷射着复仇的怒火,子弹如雨点般飞向倭寇。倭寇的防线在我军强大的攻势下迅速崩溃,他们的抵抗变得苍白无力,最终被彻底消灭。

在我军取得镇江胜利的次日,湖州区域也成功被我军收入囊中。与此同时,我军迅速展开了对太湖的清剿行动。凭借着炮艇出色的灵活性以及庞大的数量优势,对倭寇在太湖中的船只以及太湖岛上的部队发起了摧枯拉朽般的毁灭打击。

炮艇在太湖上疾驰如飞,艇上的火炮喷吐着愤怒的火舌,炮弹带着呼啸声精准地命中倭寇的船只,瞬间将其炸得粉碎,木屑和残骸在水面上四处飘散。太湖岛上,倭寇的营地在我军猛烈的炮火下化作一片火海,硝烟弥漫,哭喊声与爆炸声交织在一起。

而且,在太湖周边我军炮火所能覆盖的范围内,坚决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倭寇,确保这片区域的绝对安全。这一壮举给太湖周边的百姓带来了生的希望,他们纷纷拖家带口逃到湖边。我军积极展开救援行动,最多的一次,从姑苏方向一次性运送了多达三千名逃难百姓。一艘艘船只满载着人们的期盼和对和平的渴望,向着安全的彼岸驶去。百姓们眼中满是劫后余生的欣喜和对我军的感激,他们在船上紧紧相拥,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