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军团视角下最强装备组装抗战 > 第69章 进攻宜兴

军团视角下最强装备组装抗战 第69章 进攻宜兴

作者:有机有瘦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0-22 21:52:33

我军在成功歼灭主动来犯的倭寇和伪军部队后,士气高昂,一路高歌猛进地朝着县城发起凌厉攻势。在装甲战车与坦克的钢铁洪流奋勇进击之下,县城的防御瞬间土崩瓦解,很快便被我军以风卷残云之势占领。

鉴于此次进攻我军秉持着快速推进的战略方针,随行的辎重部队与运输师早已行动起来,源源不断地运送着粮食和衣物前来支援。一同前行的还有系统精心组建的行政守城组,他们依照市警两条明晰的分管路线,有条不紊地对溧阳开启接收工作,并向着周边乡镇进军,坚决彻底地清除黑恶势力。他们积极作为,给百姓分房分地,让百姓的生活有了坚实的保障和美好的盼头!

1938 年 1 月 10 日,第二军全军胜利会师,而后雄姿英发地开始了对宜兴的进攻。一如既往地采取了我军空军冲锋在前,炮兵殿后支援的凌厉进攻模式。

我军先是以雷霆万钧、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对着城墙展开轰炸,强大的火力将城市四周的城墙轰出大量触目惊心的缺口。紧接着,集中所有火力开始对倭寇驻军军营进行狂轰滥炸。与此同时,在夜幕降临之际,一边派出轰炸机对倭寇军队进行持续不断的轰炸,一边派出英勇无畏的特战营悄然潜入县城,有条不紊地组织百姓先行撤离城区。

经过两日的紧张奋战,在反复确认百姓都已通过缺口安全逃离城区之后。我军开始对倭寇展开地毯式的轮番轰炸,毫不留情。持续进攻了一整天,炮弹如疾风骤雨般倾泻而下,倭寇的阵地被轰炸得一片狼藉。

1938 年 1 月 13 日,我军第二军发起了总攻。战士们如猛虎出山,喊杀声震天动地。先头部队在坦克的掩护下,迅速冲向县城。坦克的履带滚滚向前,炮口喷射出愤怒的火舌,为步兵开辟出一条血路。步兵们个个身姿矫健,冲锋时犹如离弦之箭,他们手中的武器不断喷吐着火光,向着敌人的阵地猛冲而去。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跟上,紧密配合,不给敌人丝毫喘息的机会。在激烈的战斗中,每一处街巷都弥漫着硝烟,每一间房屋都可能成为激烈争夺的战场。但我军战士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高超的战斗技巧,逐渐掌控了局面,将敌人一步步逼入绝境。最终,在我军的强大攻势下,宜兴县城成功被我军攻克,胜利的旗帜在城头上高高飘扬。

太湖作为我国国内重要的淡水湖,也是苏南区域人口与渔业主要地方,倭寇占领太湖后多次对着太湖四周发动屠杀

马山,又称马迹山,位于太湖西北部,原为太湖三大岛之一,马山岛为月弧形状,面积为31.4平方公里。倭寇来之前常住人口约4000人。以柴泉村为界,全岛分为东半山和西半山,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由于四面环水,马山岛和太湖沿岸来往只能依靠船只,与相邻地区相比,较为安全。上沪沦陷后,上沪、姑苏等地难民纷纷逃到此地避难。

倭寇在1937年 11月进攻此岛,并且对着岛上百姓进行屠杀。在这场屠杀中,紧靠燕尾嘴的钮埼村(今属檀溪村)首当其冲。这个村分涧南、涧北两部分,共有 10 户人家,50 间房子,48口人,全以种田打柴为生。村民看到倭寇入侵,有些人逃到山上,隐蔽在树林中,有些人则躲在家中。倭寇进村后,挨家挨户搜出25人,用刺刀把他们赶到涧北的一块空场上,并在场边架起了2挺机枪,逼迫村民按男女分开,跪在场地上。当时,人群里有个叫“小四子”的男青年,身上穿着一件破棉袄,腰部束了根草绳,年少气盛,硬是不肯下跪。倭寇见状,冲上去对准他的头部、胸口连戳几刺刀。“小四子”顿时鲜血四溅,倒了下去。目睹日军惨无人道的暴行,人群中一阵骚动,妇女和孩子吓得哭了起来。

紧接着,倭寇用机枪对着无辜村民疯狂扫射,24人应声倒地。为防止有人幸存,倭寇让翻译对着倒下去的人群喊话:“没死的起来,太君的不杀。”钱杏新的母亲信以为真,把压在身上的两个死人推开,慢慢地爬了起来。但她两脚还未站定,一个倭寇士兵冲上去对她连戳5刀,活活将她戳死。人群中还有活着的人,见此情景,再也不敢站起来了。倭寇对躺在地上的村民,不管死活,每人身上再戳几刺刀。17岁的堵宪章并未受伤,眼看难逃劫难,一跃而起,向场旁山沟冲去。刚冲出二三十米,堵宪章的左肩胛处连中数弹,倒在地上。倭寇兵以为他死了,没再用刺刀捅他。就这样,除了堵宪章幸存外,其他24位村民全部惨遭屠杀。更为残忍的是,倭寇还把 24 具尸体堆在一起,将村民家里的床、凳、门板等堆到尸体上,浇上汽油,放火焚烧。

在这场屠杀中,钮埼村3户被杀绝,钱双大祖孙三代9口全遭杀害,房屋被毁48间。倭寇撤走后,逃难的百姓回到村里,面对场上被烧得一片焦黑的尸体,一时无法辨认自己的亲人。钱杏新从场边发现一只母亲的绣花鞋后,才从死人堆中找出自己的母亲,并草草将母亲的断腿焦躯安葬掉。堵宪章经过大伯等人的救治后得以生还。

倭寇血洗钮埼村之后,接着又侵犯西南方向的檀溪村。檀溪村有 53 户人家、278人、305间房屋。人们得知倭寇在钮埼村的暴行后,纷纷逃到山上,其中大部分躲藏在树木茂密的脊山嵝。倭寇进村后,发现全村空无一人,便放火烧房。杨月海、杨增大、杨阿义等3家男女老少共 18人躲藏在山脚下毛竹林旁的一个深潭里。这个潭是他们几天前挖的,目的是预防倭寇来犯时有个紧急躲避之处。在倭寇纵火焚烧之时,躲在深潭里的杨阿义老人担心自家房子被烧,就从潭里爬出来张望,不料被倭寇士兵发现,于是他转身跑进潭里。徐善根等两三个青年人知道藏身之地已经暴露,迅速从潭里爬出,往山上跑去。而留在潭里的其他人,由于年老体弱和过度恐惧,无法从潭内爬出。倭寇士兵搜寻到深潭后,端起机枪朝着潭里一阵扫射,10人被当场打死,死者分别为杨月海的父亲杨祥明、母亲杨氏、哥哥杨月潮、叔嫂许仙大、姐姐杨杏宝、杨月海1岁的弟弟及1岁的侄儿、杨月海的表哥徐尔忠、姑母杨金凤及村民杨阿义。此外,还有3人被打伤。在这次屠杀中,杨月海一家9口人只有9岁的杨月海和5岁的弟弟杨月中因被母亲压在地上而幸免于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