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曲中的穿越之旅 > 第55章 大结局

曲中的穿越之旅 第55章 大结局

作者:只爱番茄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1-12 22:32:54

康熙退位成太上皇后,就带着一大堆大小老婆住到畅春园。也不知道哪一天,这老头突然来到了穆安家。现在穆安的房子这就住着穆安祖父高塞和依黛哈的两个儿子。穆安和依黛哈住到了穆安的宅子里。老头八十多了,还是很硬朗,一点都不糊涂。

康熙来了,那就招待呗。

于是,退休的岳里图和高塞在后园子里的果树下喝茶的组合就多了一个康熙。三老头躺在躺椅上,晃悠着,有时候踩凳子上摘果子吃,有时候在园子里扯下个黄瓜西红柿等在压水井旁,涮涮就吃。冬天了,就进到玻璃暖棚里,草莓,西红柿,贴墙的几株苞米,还有小樱桃萝卜。是的,依黛哈在买的种子里找到了樱桃萝卜种子,这几年也发展的很好,康熙看两老头扯下就吃,也学着来几个。

最好玩的是秋天摘榴莲,你说夏天掰苞米你动动手还行,可是,那可是高高的榴莲啊,一个个的老胳膊老腿的,愣是逞能,不能爬树,就在地下扯块布接着,上面的人也不敢扔,后来不接了,就改开榴莲了,那也不是轻松活啊,一不小心就扎到手了。

岳里图退休了,儿子富察宝林接的班。

有意思吧,这父子俩把后世的接班制度运用到了大清。

主要是,弟弟宝林也没什么上进心,没去什么州府县的锻炼,进士及第后就去了刑部实习,开始从最底层一步步地往上走。等卡到岳里图这了,岳里图就为儿子让步,退休回家养老,儿子宝林接替岳里图的职务。

依黛哈的图书馆终于装满了书,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都座无虚席。在冬天,晚来的人实在找不到座位,就坐地上,因为地热,渐渐地地上也坐满了。图书馆开了这么多年了,居然一本书都没丢,书生们都说,能免费提供这么个场所供学子读书,怎能没良心地去偷书。

而钟表作坊,除开一开始都是高价售卖后,近三年开始,钟表面对百姓,只要拿着户籍来登记买钟表自用,都是成本价翻一倍售卖,并规定,坏了的话送回来,这样是为了杜绝倒卖钟表的可能。当然,外销还是暴利。钟表作坊专门做一些外表华丽的卖给周边国家的贵族。

在大清,依黛哈知道了数钱数到手软的感觉了。

也不知道康熙是否把钟表作坊的三成股份给太子。

木工作坊,还是继续做玩具,这几年黄履庄又发明了很多玩具,制造了很多农用工具。依黛哈给黄履庄的一成钟表作坊股份,也送给了弘暻。而这几年得的分成银子,都用来做年节给俩孩子的礼物了。

这几年,依黛哈很少作画了,主要是不缺银子了。有时候作画,都是留给孩子们的。再不外卖。

说起卖画,前些年,皇家寺院的方丈找到了依黛哈,请求依黛哈画几张佛像。并表示会给润笔费的。

依黛哈问了,哪个哪个佛都照着谁的脸画,方丈一听,眼睛就一亮。然后,几张佛像出炉了,细一看,都是寺院里的方丈住持的头像。

当然,因为这意外的惊喜,依黛哈得的润笔费分外地多。

现在,京城甚至外地的人想找依黛哈画像,都是万打头。

就这,还得有人介绍,皇家就不说了,穆那那边的亲戚,依黛哈父亲弟弟外公介绍的,弟媳妇介绍的等;还有各省寺庙通过办事处找依黛哈画佛像。听说了京城佛像的秘密,这些方丈等都不远千里来到京城,依黛哈能怎么办呢?赚钱是次要的,关键是不能让这些得道高僧白跑一趟啊。

依黛哈的印刷出版社,是一点放手的意思都没有。

还是和七阿哥一起,也不分哪个板块了。看来七阿哥在印刷出版社也是上面授意的了。

依黛哈决定了,将来看哪个儿子感兴趣,自己就退休,把杂志给儿子。

现在的《百姓生活》杂志,已经印到三十万份了。在改编后的射雕英雄传小说发行后,哦,不叫《射雕英雄传》,而叫《射狼英雄传》,各地的杂志需求量大增。

然后,又陆续发表了一些长篇小说,都是狗血情节的,除了穿越重生题材外,什么真假千金少爷的,你追我跑的,你爱我我爱他他爱你的,各种悬疑推理的,包罗万象,把现代题材统统搬到杂志上去。就为这,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说书先生,各地也增加了多个茶馆。让大清人耳目一新,这才叫真正的话本子。

而现在有固定的版面,专门刊登读者来信的,是否署名都是按读者要求来。有时就这一些观点双方在杂志上口沫四溅地对骂,偶尔的一些特殊题材出现,朝廷大员们也会下场撕扯一番。哦,现在,杂志已经三日一期了。

要说依黛哈到古代清朝,自觉最有成就的是什么,那就是解放了女人的双脚。

现在大清女人都不裹脚了,开始依黛哈还以为要经过一番拉锯战呢,都准备好了,结果,就那么一下子刹住车了。

也许是害怕被登在杂志上出名吧,也许是被讽刺了怕掉脑袋所以不讲什么祖宗规矩而剃发吧,毕竟士大夫们都是要脸的。

又一年秋天到了。

大家都在盯着几棵榴莲树。

因为康熙的原因,大阿哥和三阿哥四阿哥几位年长的阿哥经常来陪着老爷子。

现在大阿哥已经退休了。退休这词还是通过岳里图传出去的。

大阿哥的功劳实在是大,因为功劳过大,封无可封,而大阿哥也实现了自己的抱负,所以和康熙一起退了下来。

这样,反倒和太子相和睦了,太子登基在封兄弟们的时候,封大阿哥铁帽子王,不止如此,除非特大场合,否则见君只行揖礼,不必下跪。

这是莫大的恩典了。

太子不愧是康熙重点培养的接班人,上位以后,并没有因为康熙当了太上皇,做事就畏手畏脚的。反倒是大力推行新的政令。

历史上雍正的官绅一体纳粮、官绅一体当差、火耗归公、废除贱籍等政令,太子也在稳步推行,同时清理国库欠银,整顿内务府。并且,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但却加大了商业税。

同时也给农民的一定程度的福利,减产欠收了不用交税,同时给予一定的救济粮,丰收了也避免谷贱伤农。

这些良好的政策都是由依黛哈的杂志传播出去的。

比如,某省某地几个乡镇,因雨水过大而减产,所以这几个乡镇今年不收税,并凭户籍每人每月领十斤粮。

这一系列的改革也算是民心所向万众归心了。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一种感应吧,或者叫直觉,虽然大阿哥不知道当年是谁给的纸团,提醒自己拔出了卧底,但大阿哥对依黛哈夫妻有着莫名的好感,何况,他的这番功绩的源头还是依黛哈的提点。

所以,大阿哥也随着康熙常来这院子坐坐。

这不,今天准备摘榴莲,四十七岁的大阿哥非要上树,没办法,依黛哈让人拿出绳子,系在大阿哥的腰上,绳子够长,穿过大树从另一边扯着,防止掉下来。依黛哈家的榴莲树,在京城,在大清都出了名。实在是太高了,现在得有三十多米高,站在大街上,都能看到依黛哈家的榴莲树,也都知道了那上面带刺的大果子是能吃的。

大阿哥爬到树上,树下几人扯着布接着。

现在榴莲重七八斤,所以依黛哈找了特制的麻布,四个角缠上木头环缝紧,这样四个人拽着木头环接着,防止掉地上。

这边的举动肯定能传到宫里。太子也就是现在的皇上也来凑热闹了。还有房子两边道上也有不少人在看,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全文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