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 第940章 你老几啊

第二批官员抵达行营,在前线并未引发大影响,反正都是些将要在此生根发芽的地方官。

唯独范成明剔着牙悠闲道:“长安诸衙司没派人来公干?”或者说派了但还没到。

冲这些马上要上任的地方官的积极性,范成明决定以后多给他们一点好脸色。

战事暂告一段落,再度进入僵持阶段,乱军将主要兵力集中在几座主要城池,摆出背水一战的架势,终于啃到了难啃的骨头。

如今三人的目光被房中几口大箱子吸引,里头的东西并不特殊,多是些衣食日用,但送东西来的人很特殊——吴岭。

当然不是亲自来,而是遣人来的。别人家父亲给在外征战的儿子送东西是温情,但这父子俩异于常人。

段晓棠思路非同一般,手支在下颌上做沉思状,“王爷是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么?”引来另外两人侧目,“或者将要做。”

比如突然给吴越生个弟弟,亦或者又给他订门婚事。

范成明轻咳一声,“怎么会这么想?”

段晓棠:“我若是因为我爹的原因受委屈,他都会愧疚心疼,事前事后道歉补偿。”经验之谈。

范成明光明正大的翻白眼,“你才是爹!”他哥何时才能认识到不遗余力揍他是一种错误呢,道歉补偿想都别想。

父子间馈赠物品表达感情是常有的事,但吴岭和吴越不能以常理度之。比起承欢膝下彩衣娱亲,吴越能沙场建功立业恐怕更令吴岭欣慰。

段晓棠:“会不会藏了什么暗号?”

范成明:“暗号?”

段晓棠:“比如通过某本书暗示该怎么做。”想到的仅止于此。

范成明:“比如?”

段晓棠:“放本《孝经》提醒该尽孝了。”

范成明肯定送来的东西里哪怕有文字,也是近期相关奏折的抄本,绝不可能有《孝经》。

吴岭做事多直来直去,当初在华阴遇上私兵,也是派人送来密匣,钥匙早在吴越脖子上挂着了。

打哑谜,万一会错意怎么办?

两人的双口相声说到一半,吴越看完信,淡定道:“是韩大将军提及前线用度不便,父王方才让长史准备的。”

这才符合吴岭的人设,听了韩腾的话,转头吩咐给王府长史办理。东西能在他眼前过一遍都算负责任了。

吴越幼时也曾有过孺慕之思,但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们既是父子更是盟友。

吴越若还有一个有继承权的兄弟在侧,这些东西就是妥妥的父爱证明,但现在也就那样。

吴越示意护卫将东西抬下去,转头说起正事,询问两人,“战事陷入僵持,可有破局之法?”不是不能拖,只是不想再拖下去了。

段晓棠站在绛州舆图之前,“我有一个想法,但还没有成形。”手指轻点,“绕过眼前的稷山,直扑新绛,威胁州府正平。”

军队为何非得死磕一座城池,因为建城所在都在交通要道,汇集周边地区的财富和人口。许多缺乏纪律的军队甚至需要攻城之后掠夺来保持士气。

但更重要的是,如果后路的城池不属于自己,一旦前后夹击便是置身险境。

官道能通行大股人马,不代表没有其他小道。别说绛州,就是关中,段晓棠都曾听商旅们说过某些小道可以越过关隘检查,只是道路狭窄,许多地方只容单人通过。

两卫不同,他们兵力士气占优,后勤运转良好,对城池普通百姓的财富不存觊觎之心。

吴越脑中模拟一番似乎可行,吩咐道:“请武将军来。”

若照段晓棠的构想,只靠她一人领兵绝不可能,而且需要其他几路大军的配合,尤其是杜松一路。武俊江跟在杜松身边多年,最了解他的想法。

武俊江从私心来讲并不想待在这一路,他和段晓棠平级,都是“戴罪之身”,但吴越显然更信任段晓棠,放她去前线建功立业,自己只能做个保安大队长。

不如放他去给杜松打下手,或者和宁岩一路也行啊!

听到传召,武俊江疾步到帅帐,听完段晓棠的思路,“可以一试。”

不光他们这一路需要分兵两头防备,还需要隔壁的杜松尽量牵制正平的兵力,无需歼灭,让他们不能轻举妄动就行。

先前的慈州之战,武、段在中路一块打得“飘”起来,可见二人在某些地方有相似之处。

段晓棠:“而且我们还有一个优势,稷山新绛虽都属于隗建柏的势力范围,但两地的主事者并非同一派。”

不要以为大家都造反,就能勠力同心。他们只是因为局势被迫裹挟到一起,私底下各有各有的小九九。

武俊江自动补全下半句话,“邻城被围,未必会救。”救,损失是自己的兵马;但邻城一旦城坡,无所依托的百姓和财富只能逃向相邻的城池。

唇亡齿寒的故事从小听到大,但事到临头未必能想起来。

哪怕出兵来救也无需担忧,知道有个战术叫“围点打援”么,失去城墙的保护,收拾起来更容易。

如今乱军有两个“共主”,从前的经验告诉段晓棠,再好的关系做生意也不能五五分。但现在不仅有两个实力相当的大股东,底下还有一串小股东,每个人说起来都是劳苦功高,地位差不多。

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固然听来爽快,但问题就在“地位差不多”上。

如此宽容的政策,可以吸纳更多的势力,但同时缺乏上下尊卑和大局观。每个带资入股的人,眼睛只能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莫以为上下尊卑都是糟粕,许多时候它代表组织和纪律。

若段晓棠有朝一日领兵遇险向武俊江求援,后者会根据战局斟酌派出援兵,至少出五分力,因为他们是同僚。

换成杜松,武俊江能使出来九分力,因为这是他的直属上级。要是吴越,恨不得插上翅膀使出十二分力,因为这是主帅,他完了就全完了。

他们被军法规训多年甚至几代人,在体系内找到自己的位置轻而易举。

但乱军中没有这般清晰的上下区别,诸人之间论完利益论情谊,最后还要问一句,你老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