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 第802章 远方书信

段晓棠还是决定先看家信,然后感慨一番,文言文有其必要性。

若全部换成白话文,又以毛笔写就,说不定就是几大页纸。

信件正文由祝明月执笔,主要内容无非家中诸事平安,她们去乐游原上放风筝。白秀然月子坐到一半,已经快坚持不下去,整个人大写的无聊。

其后附赠的则是各种长安最新消息。

段晓棠另外抽出李君璞的信纸,开篇报平安是老生常谈,余下则是记录叔侄俩的一路见闻,字里行间是肉眼可见的开心和轻松,甚至称得上“浪”。

叔侄俩近身搞死一头刚从冬眠中苏醒,便秘的熊。

段晓棠怀疑出力的主要是李君璞,依李弘业的年纪,在熊面前能镇定自若就是好的。

李君璞在长安关了许多年,是该出去走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看看脚下的土地和百姓民生。

似乎他从前还曾经跑去南方看人家宗族斗战,也不知道那时候年纪多大,究竟跑了多远。

不过斗熊勇士,是不是浪过头了!

那头倒霉熊当时的状态,让段晓棠对传说中的熊掌,实在生不出期待。

轻松已然写尽,接下来则是略微沉重的话题,李君璞沿途见闻。

他任职之地远在云内,若是太平时候,最便捷的路线则是通过河东过绛郡,一路赴任。

以如今形势,只能取道迂回前进,走更遥远但安全的路线。

段晓棠并不担忧李君璞的安危,不说他身边有为数不少的精壮家丁,身后还跟着霍忠率领的恒荣祥半武装商队。

一般的小土匪拿他根本没办法,他不对别人起坏心就好了。

李君璞一路向北,有一段竟然擦着朔方的边走。

段晓棠怀疑他此举不是为了避险,纯粹想借绕道的名义,亲自走一回。

谁家好人绕路绕到长城边上去的。

而李君璞提及的却是,当他终于想起身上还有官职,经过交战地带后,终于走上传统而古典的正确道路后,进入并州大营势力地带。

鉴于他之前擦边走的行径,“隔岸”观察过反贼动向,加上沿途见闻,对并州军的推测,他们或许有意吸纳贼军青壮扩充实力,但若出兵,并州大营就得做好出一波血的准备,故而还在摇摆当中。

贼军好剿不好灭,无论并州大营还是绛郡反贼,都有意向西“发展”。

于并州大营而言,反贼若被打散向西,远离并州大营的管辖范围,头上的责任可以甩开。

对反贼而言,北有并州大营,南有两都精兵,能发展的方向只有东西。

东面富庶,地方实力强。西面稍显贫瘠,但无论朝廷还是士族势力都没有完全铺陈开,有空子可钻。

人皆向往富贵繁华,但东边的骨头难啃,外部有并州大营的压力,说不定真的只能往西逃。

段晓棠在脑海中复盘李君璞的路线图,他一路前行,实际是游走在长城和绛郡反贼势力的中间地带,难道发现反贼意图向西的蛛丝马迹?

段晓棠手指摩挲着信件末尾的日期,已经半个多月。他们现在得到的消息,并州大营毫无动静,是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引而不发?

李君璞离京前只知段晓棠将要平定民乱,具体何处并不知晓,毕竟天底下乱的地方那么多。

是他中途和李君璠通信知道了,猜到了,亦或只是随口在信中提及?

南衙诸卫在皇帝眼皮底下,少有能吃空饷的机会,加之戍卫地点的特殊,军士主要从良家子中招纳。

降兵至少要在军中观察数月,确认没有危险才敢带回去。不可能像地方大营一般,不管好的坏的,直接往自家划拉!

地方军急于扩充实力,通常都与“不臣之心”挂钩,但并州大营此刻的情形,似乎并不相干。

另有一种可能并州大营兵员缺省严重,只能从其他地方找补。

最普遍的情况是吃空饷,或者因为某些原因,军士死伤过多却并没有往上报,瞒了下来。

后续朝廷和地方再补新兵,自然补不到位。

大军虚实,外人很难看清。尤其并州军并非全部驻防一地,更难摸清。

白家和并州有些关联,但白湛白秀然哪可能知道。白隽就算知晓一二,也不可能把这种要命的事往外说。

所以祝明月补充的内容,只有朝廷前三年并州大营的各种官方统计,军士人数,朝廷下发的各种军械,以及经历的战事。

段晓棠无法从冷漠的数字中,察觉其中猫腻。

手指紧紧捏住信纸,纸短意长,最恨这种话不说清楚打哑谜的人。

段晓棠深知先前的计划,并没有将并州大营考虑在内,他们愿意当甩手掌柜,两卫就自己挑头干。

同时也没有重点防备西面,不过是常规谋划。

并州大营是地头蛇,和三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两卫开战时,搞些小动作。

他们跟在后头捡人,驱使贼军向西败逃,不一定让两卫功亏一篑,但或许会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段晓棠几经思量,还是去找吴越商量,他的官方消息更全面。

吴越去段晓棠的去而复返,很是意外,“晓棠,怎么了?”

段晓棠:“李玄玉去代州任职,途经贼军和并州大营辖区,他在信中提及,并州大营或有意吸纳贼军青壮,并驱使其向西。”

吴越直接间接和李君璞打过几回交道,如果是信,只可能是在刚刚自己转交给段晓棠的家信中。“何时的?”

段晓棠:“二十日前于离石。”

吴越的信使少说是四百里加急,从河东到长安,不过三四日时间。李君璞的信件经过半月辗转,到达长安也说得过去。

吴越:“信呢,我看看。”

段晓棠将已经撕下私事部分的信件原文递过去。

吴越扫了一眼,吩咐帐外留守的护卫,“请薛大将军、杜将军、范将军来。”

薛曲晚上吃鱼,差点被鱼刺卡住,拍拍鼓鼓的肚子,思量下次吃鱼,还是找个光线好的时候。

忽然接到宣召,心中一阵狐疑,吴越的性子,可不爱晚上与人推心置腹。

三人前后入帐,段晓棠起身问好。

吴越将信件递出,“你们看看。”

薛曲一看行文,一封没有前言后语的私信,内容称不上惊悚,但恐怕会让他们麻烦一阵。问道:“此为何人所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