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 第766章 百思不解

祝明月当机立断,“去下一处!”

陈牙人:“下一处在晋昌坊。”

祝明月:“晋昌坊内有大慈恩寺,香火旺盛,酒坊开在那处,总归有些不恭敬。”

传来的小道消息,褚生和符四娘和离了。对,没错,是和离,不是休弃。

不知具体内情,或者交换了何种利益,总之两人明面上好聚好散,全当有缘无分,一场误会。

但褚家还住在晋昌坊,赵璎珞出来进去难免遇上。

哪怕赵璎珞鞭子耍的威风,让褚生畏而远之。但不代表他们不敢背地里做其他的,哪怕相安无事,平白遇见也是恶心。

陈牙人:“是我思虑不周。”

陈牙人知晓祝明月或许有其他顾虑,若真照此执行,全长安但凡有佛寺的坊市,食肆酒楼酒坊连带肉铺都开不下去。

但还是将“罪过”担在自己身上,他不挣钱谁挣。

罗满为原想介绍自己原先的作坊,虽然现在成别人的,但添点价钱能买回来。

不为牟利,纯粹一点情怀和不舍,但跟着看过几个备选地址后,罗满为将原先的想法团巴团巴,扔进曲江池里去。

放着大作坊不要,选一个小铺子,脑子进水?

一行人连着看了四五处地方,都有各种不足。

不是小了就是周边太冷僻,或者房屋布局不合理。

最后在曲江池边找到一处勉强合意的,当然不是紧邻曲江池的好地方,那都高门大户的别院,只能说勉强沾点曲江的水汽。

祝明月和罗满为在一旁商量。

祝明月:“如何?”从硬件条件上来说,她是满意的。

接下来要看的是行家的意见。

罗满为思考片刻,“后院有几间屋子,恐到夏季阳气过甚。”

说人话就是,太热了。

而储存酒的地方,最好阴凉些。

这点小瑕疵对祝明月而言不是问题,从房屋改建角度出发,阴凉想要变成向阳不容易,但反其道行之,办法有的是。

祝明月作为外行,顷刻之间就能想到七八种,遑论专业人士。

实在不行,可以改变房屋用途。不能放酒,也能做办公室,或者宿舍。

办法总比困难多。

日常经营者没有其他异议,祝明月决定道:“照屋主的价钱来,若是同意,明后日便去官府过契。”

陈牙人确认道:“祝娘子,万年县衙还是京兆府?”

祝明月:“京兆府。”

李君璞人走茶凉,但耐不住进婉婉偷偷接仵作活计,和京兆府的吏员们混上几分交情,熟人好办事。

京府两县只是官员换的勤快,底下干活的吏员相对稳定。

陈牙人同合伙的牙人交代一声,对方立刻去找屋主拿准话了。

这处房源是陈牙人从别处得的,牙钱自然是两个人一起分,至于分多少,祝明月不关注,反正她只出一份。

祝明月:“璎珞,请李师傅周师傅来看看。”

赵璎珞:“好。”

陈牙人:“就让我这小徒弟去吧,他这会正该教练跑腿传话的活。”

说是徒弟,其实也是远房亲戚。

陈牙人手轻轻一招呼,小徒弟一溜烟就往外跑,去两位工匠家找人。

陈牙人知道祝明月不管是买是租,最后都要在屋舍上“动动手脚”。

故而提前给徒弟交代好李匠人周木匠家地址,连算命堪舆的王瞎子的下落也说过一次。

祝明月:“你们先看看区域怎么划分。”

这座地方并不小,四进院宽宽敞敞。

不一会儿,合伙的牙人回转,冲陈牙人交代几句。

陈牙人对祝明月道:“祝娘子,屋主同意了,明天一早就能过契约。”

祝明月一如既往的爽快,“没问题。”

不久后,李匠人周木匠带着一二徒子徒孙赶到,众人商量的内容变成如何改建。

先把前头的铺子整治出来,开业回一波血。制酒可以暂时放在庄子上。

另一头,危弘博风雨无阻算不上,连续带在家吃不下饭的儿子来济生堂做贴敷。

回家仔细回想才发现,危泰初不仅仅是不喜欢吃,他连看见,眼光都要回避。

可见是真心不接受家中祖传的饮食。

危家同心协力,数管齐下,紧急寻牙婆买了一个善调羹的厨娘回家,然后发现,不仅危泰出能多吃两口,连带其他人,胃口也变得略大了些。

一切向好发展,至少不会青天白日的在大街上昏过去,让人怀疑命不久矣,或者家中虐待。

但前些时候,危泰初是在众目睽睽之下“饿”昏,又被大张旗鼓送回家。

现在“病根”查出来,病症也在慢慢解决。但危家不知该如何对外解释,危泰初饿昏的原因,只是因为不喜家中饭食。

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危家祖传的菜方,或许不合长安人的口味。

那天郑鹏池举箸踌躇的神态,他们都看在眼里。

这叫一向以自家私房菜为傲的的危弘博,顿感失落。自己谦辞叫敝帚自珍,没想到最后真成“敝帚”了。

诊室里燃着炭盆,温度略有所提高,危泰初做贴敷需要解开上衣,即使理智告诉他没有那么冷,但解开衣带的一瞬间,也不禁起鸡皮疙瘩。

杜若昭敲门进来,“郑大夫,药配好了。”

危泰初急忙将衣裳合上。

郑鹏池接下药,“若昭,先出去吧。”

杜若昭:“嗯。”

危弘博原以为杜若昭等人,是医馆内的奴婢,耳濡目染略通些医术。

但只听名字,若昭、静徽之类,绝不是奴婢会用的名字,甚至没点底蕴的人家,根本想不到这些名字。

后来才知道,这几个小娘子是正儿八经的小药童,有朝一日出师,就是长安少见的女医。

郑鹏池搓热手心,将贴敷的药材放置正确的穴位。一边敷一边交代,“现在有些起色,家中的汤药吃完,便换六君子丸。这是丸药,服用方便些,早晚各服一丸。”

大户人家不缺熬药的的奴婢,但药丸总没汤药那么苦。

尤其对危泰初这种脾胃久经“伤害”的人而言,少苦一点是一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