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 第546章 大义灭亲

李君璞微微摇头,“我不知道。”

他的确不知道,只觉得杨胤动作奇怪,直觉如今的状态有些危险。

算算脚程,段晓棠早过黎阳,她向来敏锐,不知在黎阳仓有没有看出什么来。

可惜距离太远,无法立刻联系上。

小院收到的只有一成不变的平安信。

李君璞:“既然已经撕破脸,就不要想凑上去。套用文官的说法,叫气节。”

冯睿达嘴角抽动,“嘁!”

朝中文臣武将五十岁以上的,谁没换个几个阵营,只看顶头上司换过没。

微微挑眉,“我签了这欠条,往后呢?”

李君璞把剧本安排的明明白白,“上门找事,被揍一顿。”将此事闹得人尽皆知。“打不过,又还不上钱,只能跑去洛阳躲嫌。”

洛阳名为东都,多是养老的官员。

和亲弟弟闹矛盾,跑到亲哥哥的地盘去,冯睿达感觉是送上门找抽。

冯睿达:“不能是我打你?”想打你很久了。

李君璞轻描淡写道:“打得过我?”演戏也要讲究基本逻辑。

冯睿达不得不说,有些记恨杨胤。要不是他的征召,勾起一点名利心。自己也不会平白蹲几天大牢,还签下一千贯的欠条。

冯睿达签字画押,笃定李君璞不会真找自己要钱,稍微松快一些。

李君璞:“往后再犯浑,一样把你抓到大牢里清醒几天。”

冯睿达:“我是你表哥!”亲的,从小对你最好的表哥。

李君璞:“大家应该都喜闻乐见。”除了当事人,没人会有意见。

李君璞留下这一句,转身离开,路过狱卒的时候,交待道:“最里头那间牢房的人,可以放了。”

狱卒:“是。”

自家县尉真能下狠手,嫡亲的表哥,说关就关。到底念在亲戚一场,没上大刑,也不知到底什么矛盾。

久不见日光,冯睿达刚出大牢,不禁用手掌遮挡双目。缓了好一会儿,才适应过来。

然后就着毛糙的头发、皱巴巴的锦衣、以及浑身上下散发的馊臭味道。气势汹汹地抓着过往的衙差问道:“姓李的孙子呢?”

衙差头一回见这么嚣张的犯人,无奈衣领被人抓住,张口结舌,“壮士,找哪个姓李的?”

李是大姓,万年县衙上上下下可有不少,打头一个就是县尉。

冯睿达恶声恶气道:“李君璞,李玄玉,万年县尉。”

衙差手往大门方向指,“县尉归家了!”

罗石听闻响动,过来察看,在重重衙差保护下,质问道:“何方宵小,敢在万年县衙闹事?”

冯睿达:“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甘棠县男冯睿达,想问问姓李的,老子没犯事,把亲表哥抓到大牢关起来,什么意思!”

县男,从五品上。

冯晟功高,大大小小给几个儿子挣来点爵位,铁杆庄稼,一辈子饿不着。

长安权贵遍地走,万年县地位尴尬,哪个权贵子弟涉案,几个头头脑脑都要彼此知会一声。

罗石确认,李君璞没告诉过他,铁面无私把冯睿达抓了。

以罗石的专业眼光看,冯睿达如今这副形容,少说在大牢里待了两三日。和稀泥道:“中间定然有误会。”

冯睿达怒目圆睁,“冲他借点钱帛花销,反翻起旧账来。误会,哪来的误会!把亲表哥锁牢里的误会!”

一顿气不过,抢了罗石的坐骑,跃马出县衙,直奔胜业坊。

有名有姓,罗石也不担心真折一匹马。摇摇头,“人人家里都是一笔烂账。”尤其涉及到钱帛纠纷。

随意点了一个衙差,“去李县尉家里看看,别真闹出事来。”

往后的故事没有任何意外,冯睿达被李君璞一脚踢出家门。气不过返回自家牵上马提上横刀,裹了金银,出城扬长而去。

一个空头县男,谁会关心他的去向,大约出门躲羞去了。

冯睿达的妻子不在意,有子万事足。她不指望丈夫支撑门户,走了家里还清净点。

哥哥冯三冯睿晋更是松了一口气,“走了也好。”当初冯家安排比李家晚一步,想散出子弟,已经没法子,只能困居长安。

也就如今长安主政的吴岭赵王和冯家没有直接恩怨,冯睿达才能用这个玩笑似的理由离开。

不求他光耀门楣,在外头留条根就行,多少让有心人能顾忌一二。

苦主家属不仅不追究,反送了一份重礼去安抚。若非此时没有送锦旗的风俗,非得大张旗鼓把“品德高尚,教兄有方”八个大字挂在万年县衙门口。

次日李君璞一脑门官司,把罗石的坐骑带回县衙。

每逢人问起,都只有一句话,“我的三表哥呀……”一切尽在不言中。

谁家没几个糟心亲戚。

有心人要真去查,李君璞去年的确出面花大价钱,赎买过一个同冯睿达厮混的平康坊歌姬。

恩怨早有苗头,别说表亲,多少骨肉至亲都为钱帛离心。

段晓棠不知道千里外长安的风波,不过暂时可以松一口气,因为大军终于到齐州,可以休整一二。

在这里他们会带上当地筹备的粮草军械,再去往东莱。

一路都是运输大队长的命。

当夜齐州官衙大开宴席,接风洗尘。

范成明把段晓棠拉上去凑热闹,理由十分粗暴,“宴席上都是当地特色菜,去尝尝。”

段晓棠一如既往,把其他人往前赶,自己坐最后面的位置,专心吃喝。

既不与齐州当地官员交际,也不与南衙同僚说话饮酒。不知内情的还以为是遭排挤,往后才看出来,就是一个单纯混吃混喝的酒席混子。

齐州近海,菜色上增加不少海鲜。来之前段晓棠专门提醒过,“若以前少吃或者没吃过海鲜的,吃的时候悠着点,先尝两口适应适应再说。”

有些人一辈子没机会吃海鲜,自然不会海鲜过敏。

一路同行近两个月,南衙将官们深知一个道理,吃的方面听段晓棠准没错,专业。

段晓棠格外提醒吴越,“世子金尊玉贵,宴席上不如多吃些熟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