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 第422章 终到长安

中午,其实可以不吃的,其实也不饿……

高德生分完中午的干粮,最后走到刘三妹面前,递上两块干饼。

刘三妹没有接过,反而万分警惕起来。

高德生无奈道:“吃吧,你们一路上的食宿费用,段司戈付过了。”

刘三妹小心翼翼接过干饼,迟疑道:“你们?”

高德生解释,“路上可能有其他娘子加入。”

具体什么娘子,高德生没说,但他相信刘三妹清楚。

何金走到旁边,对刘三妹大声道:“路上要有人欺负你们,跟我说,我去教训。”

见刘三妹有些被吓到,何金进一步解释,“段司戈,是我过命的兄弟,他托我路上照应。”

高德生微微点头,这是名副其实货主派的监工。

何金的武力他们都知道,有他在前头挡着,商队中没人敢伤害这群女人。

见过刘三妹的长相,何金晓得段晓棠不是出于怜香惜玉。

想到后来提及的“五娘”,大概猜出这是段晓棠的心结或者说心魔。

许多人若是想度过此“劫”,要么给佛镀金身,造佛窟,再次也要添点香油钱。

段晓棠不同于寻常,她拉一把这些有同样遭遇的女子。

何金虽不理解这种敏感细腻的情绪,但既然是段晓棠选择的“渡劫”办法,自然全力支持。

刘三妹低声道:“多谢。”也不知谢的谁。

等何金和高德生离开,刘三妹立刻抱着干饼啃起来,有点干有点噎,但可以吃饱。

晚上入住一家路旁的客栈,刘三妹孤身一个女子,不能像伙计们一样滚去睡通铺,只能单独开一间房。

商人锱铢必较刻入骨髓,虽然开的不是高价的上房,虽然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还是觉得心疼。

夜晚一群胡人在客栈外空地上点燃篝火,喝酒唱歌跳舞打架……兴致来时连衣裳都脱了。

刘洪成站在远处摇摇头,这是他和法依则同行以来,每一晚都要经历的。

你们胡人真是不讲究,难怪段晓棠明明和何金交情深,都不敢把人交给你们。

路过有“活镖”的城池,刘洪成将刘三妹一起带上,队伍中有女子,能让其他女人打消部分顾虑。

清早再在城门口接上两个人,刘洪成略微满意,晚上的房费不算浪费了。

一路上刘洪成对这群女人的表现很是满意,不赌博不喝酒,不打架不生事,还不会进城起花花肠子想着去哪里松散松散。

闷头干活,遇上上坡,一样推车,遇上下雨,着急忙慌到处找油布给货物盖上……比那帮伙计省心多了。

连着走了四五日,一路平安无事,法依则反倒有点不习惯,“真没土匪啦!”

刘洪成:“你想遇到吗?”

法依则急忙摇头,“不想。”

这件事对长期跑商的人来说,影响甚大。

最简单的,路上安全有了保证,商队中的护卫数量减少,可以增加更多运货的脚力。

但目前这种情况仅限于关中,出关还是老样子。

若哪天段晓棠要出关剿匪,尤其是往洛阳方向。法依则可以提供一路上的匪盗窝点,那帮土匪富得流油,他知道的可多了。

日月星辰轮转几次,长安城墙在望。

何金问清楚刘洪成何时送这些女人走,日近中午,刘洪成不可能再去主家,答道:“回铺子把货交给我儿子处置,晚些时候就把人送过去。”

何金:“我和你一起去。”送佛送到西。

刘洪成知道胡人一根筋,“成。”

七八个衣裳破旧的女子各自抱紧自己的包袱,另一只手握住旁边同伴的手。

长安的车水马龙似乎和她们没关系。

商队缓缓驶入东市,进了刘记商行的院子。

刘家娘子出门迎接自己的丈夫,随即看到车队末尾站起几个女人,“这是……”看样子不是姬妾,暂时不用发火。

刘洪成:“给人押的活镖,待会送去。”

刘洪成留下另一个幸存的管事和儿子交接货物,高德生赶过来一架空马车,让女人们坐上去。

刘家娘子见刘洪成跟着转身,心疼道:“你刚回来,歇一歇,让德生去吧。”

刘洪成没法解释里头的细节,“我得亲自去。”

刘家娘子见状知道事关重大,不再挽留。只道:“早点回来。”

一行人从东市出来,一路往南走,终于到昭国坊。

但昭国坊这么大,他们不熟悉,进了坊门就抓瞎。

刘洪成:“段司戈,有没有说过恒荣祥做什么营生的?”

女人们七嘴八舌说着,“做的是羊毛生意,把羊毛纺成线。”

“手巧的可以织毛衣,手笨的可以纺羊毛线,再不济还能洗羊毛。”

刘洪成脑子没转过来,羊毛编织,听起来像是胡人做的生意,该在西市,怎么来昭国坊?

高德生拦住一个路人,“郎君打听下,恒荣祥在哪儿。”

路人转身,“顺着这条路走不了多久,门脸最阔气的,”拉着高德生往路边上站,斜着往前头指,“看见没,那一溜儿砖瓦房的,就是恒荣祥。”

自从恒荣祥开业,坊里的女人要不进去干活,要不在外头做兼职毛衣工。

高德生打听到路,回来道:“就在前头,不远。”

走到恒荣祥门口,何金仰头望着店铺门头的牌匾,只认得最后一个字,“是这里没错吧。”

出来进去的许多多是女人,在何金印象中,一般只有布庄脂粉铺子才这样。

高德生进了最边上的一间铺子,这里不卖货,专门收毛衣。

祝三站在柜台后,仔细检查每一件毛衣,确认没有瑕疵,道:“基础毛衣,没有问题。”转身从钱箱里取出铜钱,“三十五文,刘嫂子,你数数。”

祝三:“押金退吗?”

“不退,留在柜上。”刘嫂子一枚一枚数着铜钱,数完了,抬头问道:“祝管事,现在有什么活计?”

祝三:“嫂子,你做了有一段时日,长款毛衣能织吗?”

刘嫂子知道长款价高,问清楚款式尺寸,看过样品,领了毛线装在袋子里离开。

原先的押金不退,继续在柜上存着,哪日不做了再取出来,每回交收麻烦。

刘嫂子隐约听见种说法,真假不定,有的女人在家藏不住钱,怕被人偷去喝酒耍钱,索性来恒荣祥交押金领两团毛线走。

有空打两针,织好毛衣换钱作日用,押金存在柜上当私房钱,是娘几个最后的退路。

也不知哪个聪明人想出的法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