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 第311章 可惜可惜

“《六韬》《三略》并列,《三略》托名黄石公,实际应该为王莽篡汉之时所着。”

“内容如何?”段晓棠绝不迷信知名作者,文好可破。

黄石公若非传书张良,说不定史书查无此人。

杜乔顿了顿,“我没读过。”

说起下一步安排,“《六韬》之后,原本安排的是《司马法》。”最稳妥的办法当然是挑知名的来,按照时间线讲述。

“但玄玉说《司马法》多为三代兵法,讲述古代军礼,于你并不实用。建议先读《尉缭子》再读《吴子》。”

杜乔不通兵事,但他文学素养足够读通兵书,然后讲解给段晓棠。

“就这么办吧!”段晓棠没想到几人打了一晚上麻将,连字都称呼上了。

他们无缘得见李君璞年少气盛时论兵的风采,但朋友间私底下交流,徐昭然和白湛抓不住他半点错处,只能腹诽教书的本事太差,难找到合格的衣钵传人。

他不曾从军领兵,但赵括纸上谈兵,只要不上战场,一样是兵法王者。

信李君璞,少走弯路。

杜乔放任段晓棠和白秀然互相抽句子翻译,洗手后捻起一块剥好的核桃果肉塞到嘴里。

他也需要补补脑子。

过去读书是为了陶冶情操和功名富贵,如今读书是为了教导他人,读的还是往常不屑一顾的兵书。

越往里读杜乔反而对其中纵横捭阖攻城拔地心驰神往,男儿豪情当如是。

但只是想想而已,书生还是更适合安逸和平的生活。

兵戈寥落之下,他不会是指点江山的谋士,更大的可能是成为不知失却在何处的大好头颅。

如今这种兵法教学,杜乔都不知有没有效果。

白秀然学到几分他不好问,段晓棠要用到实处,但她自有一套办法,也不知道能用上几成。

李君璞进来时,三人正在抽读书目,唯独看见白秀然是微微愣住。

段晓棠:“读书找人陪读效率最高,你看明月婉婉她们哪个能抽出空来,只能麻烦秀然了。”

白秀然微微笑道:“称不上麻烦。”悄悄把装满核桃的碟子往身旁挪了挪,假装是自己剥的。

待李君璞在空位坐下,杜乔急忙忙问道:“玄玉,《三略》此书如何?”

李君璞:“伪托黄石公所作,但杂糅诸子百家,专论兵略,尚有可读之处。”

杜乔明白了,安排,排在《尉缭子》《吴子》之后。

“最近在干嘛?”段晓棠想起早上的事,大清早陪人喝酒。

衣裳还是那身衣裳,却没有酒气。可见早上李君璞主要是陪,自己没喝多少。

李君璞半点不想提起糟心的亲戚,“新得了一本署名为诸葛丞相的兵书《将苑》。”

注意力果然被引走,“诸葛亮,他还写过兵书?”段晓棠只知道《出师表》,但诸葛亮用兵如神,智慧随便洒洒凑本兵书轻而易举。

李君璞:“可惜亦是托名伪作。”

段晓棠:“你还考据?”这不是文人该干的事么。

李君璞:“历朝史志皆不见其书,凡五十篇,篇幅均不甚长,可知作者窘才。《兵法二十四篇》为真,可惜数篇亡佚,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已失传。”

段晓棠扭头看一眼白秀然,方才对李君璞道:“我们有《孙膑兵法》,你要不要看看。”

李君璞:“不是亡佚了吗?”

历史长河浩瀚,不少书籍消失。但总有一些“命不该绝”,随着考古重见天日。

《孙膑兵法》就是这般重新续上的。

段晓棠:“明月以前读过默出来的,但只有残篇。”

白秀然:“父亲看过,说是真的。”

李君璞难以置信,“真的吗?”

段晓棠:“我待会回去找找,你自己确认吧。”

按照祝明月等人的逻辑,书既然给了白家,她们就不能胡乱用了,后来在右武卫白隽又把这本书送回来,段晓棠重新获得处置权。

将遇良才书遇良主,李君璞才是最合适的人!

李君璞打量三人,“你们不看么?”

老实说,这本书当初祝明月送给白家的时候,杜乔翻过一回却没仔细看过。

白秀然:“父亲说该书多述车战,与今不合时宜。”

李君璞:“今日所读之兵书,不一样是数百年前先贤所着,哪能全然贴合如今情况。”

白秀然一叶障目,一朝灵醒,“明白了。”

段晓棠想到另一种可能,他们也可以读《孙膑兵法》呀。“我立刻回去找。”

半刻钟后李君璞拿到《孙膑兵法》,其他三人继续死磕《六韬》前三篇。

李君璞读了一个时辰,确认不是伪作,可惜只有残篇。考虑到读书进度,尤其是杜乔的进度。

“《尉缭子》《吴子》之后读《孙膑》和《三略》,《司马法》亦可读一读,一般的将领学完这几本,便可以称自己饱读兵书了。”

杜乔:学习任务 5。

李君璞只负责安排任务,不管教学。他对自己认知非常清楚,真上手教,无非段晓棠以头锤桌或者两人友尽的结果。

明明是个聪明人,怎么学不进去呢。

不只段晓棠,连徐昭然和白湛都拒绝。

李君璞深深地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恶意,他不敝帚自珍,结果“学生”跟不上不愿意。

苦矣怨矣,没处说理。

段晓棠:“你读了那么多兵书,不如自己提笔写一本。说不清楚,万一别人读文字能明白呢。”

若是关系再深些,考虑到书籍失传的概率,段晓棠说不定建议李君璞日后陪葬一本,若是不幸失传还有考古重见天日的一天。

但想到“考古”对古人神经的冲击,段晓棠还是谨慎的闭口不言。

李君璞自嘲道:“我算哪门子人?”不从军不统兵,区区从八品下的京县尉,名不见经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说的准以后。”段晓棠看不惯李君璞混沌度日,“再说,你还可以整理你舅舅的呀!”

冯晟身后盖棺定论没有问题,只是生前的狗脾气得罪太多人,比如吴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