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 第299章 纺染先后

要求过分简单,周木匠爽快答应。

祝明月不知道纺羊毛用的纺锥还是纺车,也不知道赵璎珞带回来的工匠会不会自带设备。但万事有备无患,“周师傅,知道纺羊毛线的纺车怎么做吗?”

“羊毛线?”周木匠以为自己听错了,“得去找人问问。”实际连羊毛线都是第一次听说。

祝明月知道匠人自有圈子,“棒针什么时候能做好?”

周木匠估摸着祝明月的需求,不要求木材,只重外形。这点活计几个徒弟和儿子就能做,他去找同行问问羊毛纺车的事。“明天给你送来。”

祝明月:“行,那麻烦你了。”

赵璎珞顶着烈日带着一个人回来,将一张契纸拍到祝明月面前,“在一个毛毯铺子里找到的,请陈牙人做的中人。”

穿越数月,祝明月名下有了第一个奴仆,曾秋娘,价值五贯。三十出头,貌不惊人,羊毛线不是多精贵的技艺,自然卖不上价钱。

戚兰娘还没回来,祝明月先让陈娘子带人下去收拾,“带她洗个澡换身衣裳。”

赵璎珞灌下大半壶酸梅汤,才继续说话,“不过她只会用纺锥纺线,行么?”

用麻线和丝线的制作方法来看,纺锥的效率肯定是比不上纺车的。

“刚起步慢慢来,”祝明月不知道周木匠能不能找到更高效率的羊毛纺车的制作办法,问了一个十足外行的问题,不过自己人面前无需过多掩饰,“麻线和丝线的纺车有区别吗?”

赵璎珞女红学的七零八落,不会纺线织布,“不然问问陈娘子?”

祝明月若是土生土长的大吴人,见到赵璎珞乱七八糟的女红技能点,非得恨铁不成钢的说一句:不能因为从小订了娃娃亲,就放弃自我提高,以后怎么嫁得出去。

可惜祝明月不是,她连穿针都困难,哪来的立场指责赵璎珞。

陈娘子只是性格有些软弱,但做家务是一把能手,纺纱织布针黹女红亦不在话下,至少能应付生活日常所需。

戚兰娘和赵璎珞若是有空,都会跟着她学一点。但这样的机会很少,因为她们三个在家的时间通常聚不到一块。

等陈娘子给曾秋娘交待好浴室和香皂的用法过来时,祝明月亦将刚才的问题抛出来。

陈娘子并不觉得奇怪,只以为祝明月出身好,不沾俗事,方才不知道这些。

女子四德似乎任何一个女子都要遵守,但如白秀然的身份,谁会特意要求她必须懂厨艺、会织布、能刺绣……

徐昭然若是敢拿这些条条框框挑剔白秀然,白隽能把退婚书拍他脸上。

至于事后白秀然会不会邀请段晓棠一起去套前未婚夫的麻袋,另说。

陈娘子:“纺麻纺丝都可以,但专用的纺车能纺出更多的线。”

祝明月明白意思,通用能通用,但专用的更好。

作坊和蛋糕房有不少女工,说不定自家纺纱织布。

祝明月:“璎珞,你待会跑一趟作坊和步步糕,找两个熟稔纺织的女工明天来家里上工。顺便问问她们谁家有纺车,不管纺丝纺麻手摇脚踏,一种样式一个。大件的租车钱我给,按天给他们算租金。”

另外对陈娘子道:“她年纪轻,还得麻烦你帮忙把把关。”主要担心赵璎珞分不清纺车样式。

陈娘子:“行。”

等曾秋娘洗完澡出来,赵璎珞和陈娘子已经出门去寻找合适的纺车。熟悉的人不在,顿时手足无措。

刚好戚兰娘和祝三推着一板车沾着草屑泥土甚至血渍的羊毛回来。

祝明月:“秋娘,你教教他们,怎么清洗晾晒羊毛。”

“是。”曾秋娘哪怕刚来不久,也知道是主人家发了话。能干活就有饭吃,不怕再被卖。

祝明月:“三郎打下手,兰娘,她要什么工具,家里没有的就去外头买或者做。”

木盆和箩筐都是现成的,清洗果然用的草木灰,直接从厨房灶孔里现挖。

祝三在家的时候从未做过洗涮之事,自从腿脚好了以后,出货、运粮、收账……许多以前没做过的事都做了。

今天又添一件新鲜的,洗羊毛。

“祝娘子,我们这是要做什么?”祝三不及戚兰娘知道的内情多,专买羊毛也是少见。

他和祝明月同姓却不同宗,每次称呼“祝娘子”都觉得奇奇怪怪。

祝明月心里也没底,“第一步,先把羊毛纺成线。”

“能行吗?”祝三听说过麻线丝线,头一次听说羊毛线。

祝明月:“这一车若是纺不出来,你还得出去收。若是纺成了,以后坐地收。”

祝三为了往后几日能不在烈日下奔波,对着木盆里泡着的羊毛双手合十,“诸位羊毛郎君,你们可一定要变成线。”

没有点石成金的本事,点羊毛成线总能期盼一下吧!

另一头戚兰娘问曾秋娘,“纺羊毛线还需要用到哪些工具?”

曾秋娘小声道:“梳子还有纺锥。”

戚兰娘:“梳头的梳子可以么?”

曾秋娘微微点头,“可以。”

至于曾秋娘习惯用的纺锥不过是几根木棒和石头的组合,简陋至极。

因繁就简,木棒可以暂时用长筷子代替,等周木匠来了再做出合适的木棍。

戚兰娘带着曾秋娘在院子前前后后找了一圈,最后在前院花池的辣椒苗下找到两块形状大小合适的石头。

用麻线绑一绑,一个简陋的纺锥就成型了。

祝明月压根不懂原理,看着简陋的形状完全无法理解其运作方式,悄声问道:“能行么?”

戚兰娘微微点头,“看着有点样子。”

祝明月选择相信,纺织方面,土着比自己见多识广。

留祝三和曾秋娘洗羊毛,这样的天气下,一下午就能晾干。

明天,不,今晚就能纺线。可以让曾秋娘先纺一些出来,看看成品。

一车羊毛能换成多少毛线,祝明月不清楚,“收回来的毛净重,洗后晾干的重量,以后最后出品的毛线重量,都要一一记清楚。”

“明天抽一部分干羊毛,拿去染坊试试色。”

先纺后染,还是先染后纺,尚未有定论。

戚兰娘:“行。”

祝明月回到屋里继续思考,刚起步羊毛还能在长安周边收购,可若想做大,目光就要长远。

北方,以及更遥远的草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