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 第1468账 买房要求

张法音今年拿了好大一笔分红,手上握着现成的金饼,想在长安置办一套小宅子不是难事,但为安全计,还是租住柳家的西院更为稳妥。

祝明月关切道:“他们定下是哪处了吗?”

祝三齐微微一顿,随即缓缓道来,“提了几个要求,请陈牙人帮忙物色合适的院子。”

何春梅夫妻俩攒了好些年的银钱,年前之所以没有着手购房之事,一来是因为他们实在忙得抽不开身,二来也是想等一家三口年底的分红到账后,能让购房的预算更加宽裕一些。

祝明月微微颔首,“他是个妥当的。”

祝三齐忍不住嘴角上扬,“其实何管事最初只是找了陈氏牙行,想着只要牙行里的中人能够尽心尽力,事情就好办了。压根儿就没指望陈牙人能亲自接手他们这个小单子。”

毕竟陈牙人是专门给祝明月买地买房买人……撮合生意,三月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未必能看得上何春梅这种小打小闹的买卖。

祝三齐终究还是没能忍住笑意,“哪知道陈牙人一看何管事面善,问清缘由,竟然亲自答应帮她寻找合适的宅子。”

陈牙人自然不是专做好人好事的,心中自有计较。

祝明月旗下的产业众多,底层的工人或许还要考虑温饱的问题,但那些大小管事却挣得盆满钵满,若是家里不拖后腿能支持几分,说不定就想在长安城里买上几间屋子。

许多人都知道,他专给祝明月撮合田宅。何春梅这一单做好了,打出招牌来,自然会有缓缓不断的单子涌向牙行。

大鱼要吃,小虾也不能放过。

林婉婉感慨道:“她也不容易,家里家外都得盯着。”

祝三齐扭扭头冲林婉婉摆了摆手:“事情可不是你想的那样。”

林婉婉疑惑道:“那还能怎样?”

虽然当事人都不在场,但祝三齐依旧压低声音道:“这是徐掌柜特意支的招,让何管事亲自去跑,别让高哥出面。”

林婉婉试图猜测其中的缘由,“奠定一家之主的地位?”

晁瑜英这时才恍然大悟,他们口中的“何管事”竟然是一位女子。是呢,高凤金姓高!

祝三齐和盘托出,“一来男人没那么细心,二来林娘子你猜,何管事寻宅子的第一条是什么?”

赵璎珞提着裙子跨进门来,“还能是什么,当然是安全了!”

祝三齐将一头蒜剥完,暂且不拿新的,拍拍手道:“第一条是,离公婆家越远越好。”

不一定老死不相往来,但距离远了,能省去许多麻烦。

这事让高德生去说,怎么可能?只能何春梅亲自出面督办,还不能在丈夫面前露出丝毫破绽。

反正她们母女三个是统一阵线了。

恒荣祥初创时工人不多,如今知道这事的人更不多。那就是高家公婆曾经找上门来,讨要过何春梅母女三人工钱。

规矩摆在那里,徐达胜咬紧了牙一个子都没给。后来才有何春梅领了工钱后花钱免灾的事。

晁瑜英摸着麻将牌的手指微微一顿,“何管事和家中有……有误会?”

林婉婉才不描补呢,“高德生往年在外跑商,他在家里时还好,一旦出门,婆家就磋磨她们娘几个。后来春梅直接带着两个女儿住到作坊里去了。”

当初高德生若是折在华阴的私兵窝里,何春梅母女三人的下场不会比晁瑜英强多少。

后来还不是借口怕受牵连,把他们这一房分出来,实则是赶出来了。

不过事情也说不准,何春梅性子要强,又有一门安身立命的手艺,未必肯认这个命。

晁瑜英忽然感觉面色有些发烫,别人都能自己跳出火坑,主持家务,她却只能愣在原地等人搭救。

张法音只在分红会上见过何春梅一面,瞧着说话做事是个果断的,哪知道背后还有这样一段不堪的过往。

祝明月轻嗤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好在何春梅自己立得住,两个女儿能体谅母亲的难处,如今的境况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临到饭菜上桌,众人的话题依旧围绕着长安的房地产市场展开。

晁瑜英将那些微妙的别扭放下,诚恳道:“长安屋贵,一两年的租子,足以在老家置下大宅了。”

据尹金明所言,有些外地人哪怕做到朱紫高官,若家中负累重,一辈子都未必能在长安置办房产,只能租房居住。

当然,他们所要求的房子可不是那种简陋的一两进民居,而是带有正经花园的大宅院。

晁瑜英转念一想,尹金明租下的小院租金一季一付,她们娘几个避开了,房东收租时,尹家人会如何应对?

能在长安拿出一个闲置的院子来出租的人家,都不是等闲之辈,至少也是地头蛇级别的存在。

晁瑜英现在隐约明白了一个道理,尹家人之所以敢肆无忌惮地欺辱她,只不过是因为她好欺负罢了。她这个做母亲的立不起来,所以连带着孩子也要跟着遭罪。

晁瑜英决定过两天让王嬷嬷回去打听打听消息,尹金明当初买了两个人,还有一个门房留在家中,时不时透露一些消息。只是这个门房,等尹金明归家后,肯定是要换掉的。

饭菜已经差不多上齐了,两张桌子拼在一起,摆得满满当当的,甚至有几样菜还得叠加摆放。正屋摆不下,仆役们就去厢房坐席,反倒自在些。

张法音作为长者,举起屠苏酒,开口祝辞,“愿新岁之中,仕者朝堂平遂,商者市廛得利,耕者田亩丰收。妇孺安康,老者福寿绵长。阖家老小,岁岁平安,顺遂无虞。”

林婉婉在一旁鼓掌助兴:“说得好!”

祝明月只有一句话,“好吃好喝好玩!”

随着一声令下,大家开始动筷。

戚兰娘轻声细语地提醒两个孩子,“火锅里的菜,多煮一会。”宁肯过老,也不要太生。

林婉婉手执筷子,却显得有些迟疑。

祝明月见状,取笑道:“怎么,好东西太多,不知道如何下筷。”

林婉婉轻笑摇头:“我方才未曾察觉,伯母与晁娘子的家乡相隔千山万水,但年夜饭的菜肴竟如此相似。”

说得是酥锅和蒸盆子。

经林婉婉这一提点,众人这才将目光锁定在两个与其他餐盘截然不同的盆子上。

细说起来,它们都属于同一种烹饪手法——一锅烩。

将周遭能搜集到的上等食材,统统纳入一锅,小火慢炖,直至醇香四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