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 第1226章 道观道士

顾盼儿情不禁道:“这得给多少呀!”

不否认林婉婉医者仁心兼是个财迷,但另一方面,她也贪图享受,好逸恶劳。

多少金子,才能让林婉婉千山万水地折腾。

殊不知,赵璎珞的重点是后半句话。

罗满为自从在万福鸿接到订单后,几乎是飞奔回曲江池边的作坊,忙碌地调集货物。

祝明月只说有个北边的大客户要酒,罗满为也不多打听,总归是东家拉来的大单子。

迅速召集了作坊内的伙计们,“动作麻利点,把库房里的存货都搬出来!”

一声令下,众人便忙碌起来。

杏花村试验酿制的酒水种类繁多,但客户偏偏对地瓜烧情有独钟。

罗满为瞧见酒坛上的只有地瓜烧三个字,略显孤单。

吩咐伙计,“取笔墨来,在酒坛上添上长安杏花村几个字。”

这是让北方客人了解他们的好机会。

写得手腕有些酸痛,琢磨着该效仿步步糕,刻个章,往上一盖,轻松了事。

罗满为分两趟,押着十几车酒水送去万福鸿的库房。

戚兰娘在清点货物时,注意到最后三车与众不同的装酒容器,问道:“怎么这些用的是木桶?”

罗满为笑着解释,“这是特制的松木桶,长途运输中不怕磕碰。”能更好地保护酒水。

祝明月去行营探望段晓棠时,特意带了几车精心准备的酒水,尽管一路上小心翼翼,还是有两车陶制酒坛在颠簸中破碎了。

长途运酒,实在经不得磕碰。

罗满为继续介绍其他优点,“松木桶储存的地瓜烧,味道更加醇厚猛烈,最受北方汉子喜爱。”

“喝起来的味儿像是松树林里吹过来的风,松香醺头。”

别看他送过来的只有地瓜烧,经由不同容器盛装,已经变成两种酒。

戚兰娘琢磨道:“能全换成松木桶么?”还是担心路上磕碰造成的损失。

罗满为搓搓手,为难道:“作坊里木桶存货不多。”

旁人难道不知道木桶比陶酒坛经撞防摔么,还不是因为成本高。

一个木桶能换大半车陶坛子。

这次知道是远行北方的商队,所以特意准备两种不同风味的地瓜烧,给新客人品一品。

戚兰娘仔细查看了清单后,发现松木桶装的地瓜烧,比其他酒略贵一些,显然是加上了木桶的成本。

罗满为继续道:“有些外地客商会用猪皮装酒。”

将猪宰杀后掏空内脏,缝革为囊。

“滋味有些微妙,有些人能接受,有些人就觉得是坏了。”

“作坊里倒是存着几副猪囊。”

既然罗满为都说味道奇怪,戚兰娘也不强求,查看入库后,开了收条,“两日后来取钱!”

罗满为脸上都快笑开了花,“好嘞。”

戚兰娘另在纸上写下数个酒品名字数量,交到对方手上,“送到家里去,五个松木桶总有吧!”

这是给段晓棠准备的,在并州的冰天雪地里待上几个月。

哪怕段晓棠本人不喝,也能拿来招待同僚。

罗满为豪气道:“别人没有,戚娘子你这必须有。”

与此同时,陈二维见隔壁铺子的王开阳出来进去,忙得脚不沾地。

羡慕不来,谁叫人家的货品正对路呢。

趁人喝水歇口气的功夫,连忙问道:“你是把库房里压箱底的东西都倒腾过来?”

王开阳大大方方道:“祝娘子说了,七八成新的都要。”

陈二维凑过来,压低声音道:“你不好奇她拿那么多冬衣作甚?”

王开阳慢慢抬起眼皮,问道:“你想说什么?”

陈二维神秘兮兮道:“右武卫北上了!”

祝明月要得这般急,十之**是给右武卫准备的。

换言之,她插手军需。

王开阳不以为然道:“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只要把钱赚了就行。”

“时间太紧,不够我把附近几个县城的存货调来。”

难道他们没在祝明月手里拿过货吗,只是默契地不问来历,现在自然也不问去处。

大部分收购业务都分派给戚、赵两人,祝明月得以在办公室里处置另一些事。

“调派些人手,在山里寻一个清净地方,修一座道观。”

李、刘二人一头雾水,但祝明月各种奇奇怪怪的主张多了去。

道观,不算出格。

刘匠人试探问道:“娘子对这道观,有何要求?”

祝明月坚定道:“深山藏古观,清净得自然。”

李匠人追问:“需要建多大呢?”

祝明月思索片刻,“两三进大小,俭朴即可。你们看修在哪里合适。”

李、刘二位匠人在花果山盘桓多日,对其山水地理了解颇深。

刘匠人掏出随身带的图纸,在被圈出来的地块边缘指出一块位置,“娘子,你看此处如何。半山腰处,地势平坦,东行百步有山泉溪流。”

先把最重要的地方说清楚,祝明月无论走到哪儿,都要水。

接下来说的就是“边角料”的东西,“此处西北乾卦高大饱满无破损,以山为龙以水为虎,水绕山环藏风聚气。”

泥瓦匠若想往高端里做,必须懂点风水。

哪怕东家本人不在意。

但既然修的是道观,必须讲“规矩”。

祝明月对风水只懂一点皮毛,看重的是这片地方“清净”。

“麻烦刘师傅画图纸,李师傅联系材料,三天后开工。”

李匠人惊讶道:“这么快?”

祝明月坚定道:“前庄的工程可以放一放,先把道观修起来!”

李匠人迟疑道:“木工方面……”

只要材料齐全,房子修起来快得很。万福鸿二、三期工程早就做完了。

现在只有周木匠带着一群徒子徒孙在这哼哼哧哧地做木工活收尾。

泥瓦匠只要有把子力气就能做,大不了关键节点让成熟的大师傅上。

但培养一个合格的木工,至少需要一二十年。

祝明月:“万福鸿马上完工,我会让周师傅先挪一队人马过去。”

绝不会让门窗问题,拖累道观的建设。

决心不可谓不坚决。

李匠人重重地点头,“行,我俩这就回去准备。”

祝明月按摩太阳穴,琢磨着接下来的事务该怎么安排。

不多时,陈牙人被请进来。

陈牙人接到通知的时候,还在想祝明月想要什么,买房、买地还是买人?

孰料都猜错了。

祝明月直言不讳道:“找两个会炼丹的道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