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 第1196章 山庄规划

自从左骁卫出征后,并州偶有消息传来,大体稳定。

吴岭正紧锣密鼓整编原并州大营的兵马。

大营与南衙兵马各自据守一段防线。

倒不是分裂,就并州大营的“前科”,南衙的公子兵们,哪敢和他们混在一起。

哪天被卖了都不知道。

并州稳当,长安上下的心就能落在肚子里。

初冬的寒风,不能阻挡祝明月重拾花果山开发大计。

前期入场的全是伐木工。

手持利斧,穿梭于山林之间,为即将到来的建设做准备。

冬日农闲,加之李匠人在长安临时工界的巨大号召力,招来一帮力工轻而易举。

林门师徒加上赵大夫爷孙踏遍几座山头,将值得保留树木做上标记,其他通通一砍了事。

木质好的留给周木匠做木料,一般的当柴烧。

再不济还能在角落处堆一个炭窑,冬天的木炭有的是销路。

光这些木材,就能让祝明月回血一小笔。

这个冬天,几座山会“秃头”一阵。

让祝明月莫名有些罪恶感。

但来年花种、树种就会撒下去,重现勃勃生机与盎然绿意。

田庄上的小院子里,祝明月问道:“种苗联系好了吗?”

林婉婉摊手道:“规划都没出来,怎么联系苗木!”

买多还是买少,都是问题。

屋里墙壁几面上,挂着白纸,大致描摹田庄和几座山头的具体形状。

顾盼儿父女俩时不时低头说两句,顾小玉捧着块蛋糕,坐在一旁安安静静地吃着。

顾盼儿这次吸取教训,把一家人都带出来了。

柳月娥在四野庄上休息。

他们白日参与花果山的规划,晚间回四野庄住宿。

毕竟这边什么都没有,安全无法保证。

顾嘉良思虑再三,“距离最近的一座山头,遍植梅林。”

顾盼儿抽抽嘴角,“一整座?”

我们不需要那么多梅花。

顾嘉良:“看上去是一座梅山即可。”

中间夹杂其他作物亦可。

“冬日踏雪寻梅,煮酒烤肉,最是滋味无穷。”

不愧是文人,就是玩的花,一点不怕冷。

顾盼儿在旁边算梅花的种类,一座山种下来,若是杂栽不成景色。

最好划分片区,红梅、白梅、绿梅、腊梅……

顾明月在旁指点,“顺着道路,立几个亭子,客人可在其中避风赏雪烤肉。”

刘匠人赶忙将这条记下。

林婉婉来了兴趣,“烤肉,烤什么肉?”

顾嘉良:“鹿肉最佳。”

林婉婉眼睛鼓溜溜转,“是不是得养一群鹿?”

梅林烤肉若是兴起,全靠打野味,供应不了。

祝明月:“先记下,往后再说。”

等梅林发展起来,还不知要几年呢。

同刘匠人交代道:“田庄后,先规划这一座梅山。”

刘匠人点头应道:“是。”

他跟着李匠人,大半年活就没停过。

先在城里建万福鸿、修茅厕,后头去四野庄挖冰窖。

前几项祝明月的要求都是坚固朴实。

偏偏到了花果山,不,虫二山庄的项目上,要求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要风雅,要得体,要有巧思……既要又要还要。

钱难挣,活难干。

这单活计若是做下来,他都能去给豪门建园林了。

而祝明月的设计初衷,就是一个更为精巧的园林。

所有的构造都来自后天,少见天真自然。

与当下的园林构建思路截然相反。

刘匠人经过一上午的头脑风暴,昏昏沉沉地回到临时工棚。

见李匠人已经回来,问道:“上午如何?”

李匠人:“砍了几十棵树。”

祝明月继续发展下去,他能给她干一辈子活。

说不定儿子都能接祝明月的活。

今年冬天的火炕生意,李匠人除了直属的几支火炕队,其他都不管了。

比着灶台的成例,第一年出去干活的,交一点钱就行。

火坑的活计,学通了没多少技术含量。

交钱既是学费也是人情。

往回交钱的这批人,往后有什么好活,李匠人肯定头一个想到他们。

刘匠人惊讶道:“才几十棵?”

那么多人上山,少说该有上百。

李匠人说道:“山上有几个小水潭,祝娘子的意思,趁现在枯水期,挖大挖深。”

“方便日后存水栽荷垂钓。”

“你呢?”

刘匠人叹口气,“先把田庄和梅山的图画好。”

两人现在算合伙,刘匠人画图,李匠人施工。

刘匠人随手捡起一根树枝,在泥地上简单勾勒出田庄的大致轮廓。

“这么一大片地方,要塞下游客中心、库房、宿舍、食堂、客栈、宴会厅、度假别墅……”

李匠人:“后面两座缓坡,也能利用起来。”

刘匠人:“需要的东西太多,地太少,还要往山上建。”

李匠人:“好好的地……”全拿来建房子。

生来就会的感慨。

刘匠人反倒看的更清楚些,“这片地方,拿来种花种树,比种粮食划算多了。”

山地能种粮食吗?

可以!

但要费大力气。

不如栽树种花来得划算。

万福鸿那点低洼地,填平后建上商铺,成了长安城里有名的销金地。

三期商铺还没建完,就被人盯上了。

李匠人省下那点对土地的感慨,在轮廓图上轻点。

“办公区和游人区要分隔开,先建库房。”

等花树成林吸引游客,且需要几年,不慌。

刘匠人达成共识,“景致虽好,基础为先,平地开渠,引水修路,方为长远之计。”

李匠人:“说的极是。”

这边厢两个包工头讨论怎么优化花果山上的基础设施布局。

那边顾家父女俩差点急眼。

顾嘉良:“不可缺少花中四君子点缀。”

这是文人的气节。

顾盼儿:“这些都不需要啊!”

无用。

祝明月说和道:“山里有一片竹林,现成的。”

竹子全身是宝,栽来不亏。

竹林幽幽,自成一景,她还打算扩大一点。

“兰菊二芳,无论山野或暖房,皆可培育,盆栽置屋,雅趣横生,供客赏玩。”

只有观赏权,所有权在山庄。

祝明月只恨当前没有照相技术,不然漫天花海,绝对能拍出人生照片。

桃花树下站谁都美。

可以考虑让姜永嘉找几个画师来,万一客人有需求呢。

颜料昂贵,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总有出得起钱帛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