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 第1151章 拿不出手

靳华清重新认识了一番小伙伴,“你说得对。”

孙安丰:“长安各个衙门的拘那夷树都处理掉了,上哪儿找去。”

痛失毒药来源。

四人说是同僚,但除了靳华清外,其他人和相娑罗没多深的交情。

大营内没脸没皮惯了,陡然到家里,还是要讲究一番将门公子的风度,没有直接去翻相娑罗的衣箱。

相娑罗在大营内穿的衣裳,除了素雅一些,和世俗没多大区别。

小厮将相娑罗的家常衣裳捧出来,一件件展示。

靳华清挥手道:“换上试试。”

相娑罗依言去屏风后面脱下劲装,换上家常衣裳,重新出现在三人面前。

一身长袍,腰宽袖阔,圆领方襟。

三人一致露出沉重之态。

温茂瑞:“嗯?”

孙安丰:“僧袍。”

靳华清毒舌道:“撇开头发,像庙里的小和尚,还是没什么道行的那种。”

孙安丰问道:“温六,你们在文城,让这样的高僧来讲经么?”

温茂瑞摇头:“不管实际岁数如何,外表看上去都是三十往上。”

“相九太年轻了!”

年轻,意味着不服众。

面对暗藏恶意的俘虏,更意味着好欺负。

靳华清挣扎道:“有没有华丽一点的。”

年纪不够,金钱来凑,最好一看就是大有来头。

相娑罗捏着灰色的袍角,“还有褚红和姜黄色的。”

同一个款式,颜色更鲜亮。

靳华清捂着额头,“不都是僧袍的常见颜色么,幸好提前看了看。”

手指着相娑罗,转头问两位同僚,“这样的小沙弥来说弃恶扬善,你们信么?”

温茂瑞:“很是有些冥顽不化之人,欺软怕硬。”

言下之意,不信。

孙安丰:“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衣裳得换一换。”

靳华清:“你这衣裳还不如段将军的,瞧着出尘呢。”

温茂瑞:“段将军不信佛。”

靳华清解释道:“出尘、得道是一种感觉,不是具体的服装式样。”

“钓鱼,不,易容变装讲究画皮画骨,关键在于掌握其中的精髓。”

“钓鱼”一道上,在场诸人中,靳华清的确称得上行家。

毕竟只他有实操经验。

靳华清:“相九面嫩,若劲装铠甲和俘虏打交道,怒目金刚是做到了,但难以感化人心。”

孙安丰连连点头。

靳华清:“若穿一身小沙弥似的僧袍去,看着就好欺负。”

温茂瑞:“那你说怎么办?”

靳华清:“衣裳得换。”

孙安丰:“怎么换?”

靳华清先问道:“相九,你平日的衣裳,何人所制?”

相娑罗老实答道:“家母所缝。”

靳华清回忆一番相娑罗的衣物,没有出现任何精巧的纹样,估计相母的女红当是一般,一片慈母心,只能做僧袍。

靳华清:“我们要制的衣裳费时费工,莫要劳累伯母,找绣娘来做吧!”

“武僧的衣裳太粗糙,劲装之外又要带有佛门的式样。”

温茂瑞:“不如直接披块袈裟。”

孙文丰:“相九又没出家。”

温茂瑞:“具体什么样式?”

靳华清:“告诉绣庄我们的需求,让他们去想啊!”

孙安丰竖起大拇指,“你是会办事的。”

靳华清单方面决定,“正好明日休沐,去把料子、样式挑了。”

风波虽然过去,但还是和同僚混在一处更安全些。

那些杂七杂八的交际,能往后推就往后推。

相娑罗一时不适应如此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不用这么急吧!”

衣裳可以慢慢做。

靳华清:“尽快把行头弄好,再在营里演练几次,遇事不慌。”

拍拍相娑罗,“你肩负重任呐!”

相娑罗忽然感觉,右武卫对俘虏的安置,比预想中的更重视。

问道:“你们为何也这么着急?”

孙安丰左手指着靳华清,“这位被俘虏捅过,现在肚子上还留着一道疤。”

靳华清跳脚,“我只是大意了。”

孙安丰:“被捅了一刀是不争的事实吧!”右手指着温茂瑞,“这位镇压过俘虏暴动。”

温茂瑞:“就你好运,什么都不沾。”

孙安丰翻个白眼,“谁说的,弹劾的奏章雪片似的飞来,全是我过手的,一个头两个大。”

靳华清搂住相娑罗的肩膀,一副哥俩好的架势。

说道:“反正你现在进了我们右武卫的锅里,有些事就不瞒了。”

“你若是担不起俘虏的担子,到时候那坑就不知道谁来填了。”

“可能是我,可能是温六孙三,薛长生也有可能……你愿意接,那就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相娑罗:“这么不愿么?”

靳华清:“你没听么,我被俘虏伤害过,对上他们,不知能干出什么来。”

相娑罗若是撂挑子,上层架构不变,下面可能要拿一个校尉来理事。

轮到谁,谁就倒霉。

相娑罗还是无法理解,右武卫俘虏的棘手程度。

温茂瑞:“知道为何平定三州之乱时,是翁将军管理俘虏么?”

相娑罗摇头,他连翁高阳是谁都分不清楚。

温茂瑞:“因为诸位将军中,他官阶资历最浅。”

若是好活,还用挑软柿子上么。

这时候说出来也无虞,人在碗里又跑不了。

温茂瑞:“现在规划的俘虏管理很清楚,范二挂名,庄三统辖,实际办事的是你。我们瞧着棘手,对你而言手到擒来。”

抛弃相娑罗那些“拿不出手”的僧袍,几人坐到院中的凉亭里说话。

温茂瑞缓缓道:“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我们皆是膏粱子弟,大概都认为成者为王败者俘。”

在场没人反对。

温茂瑞继续道:“文城立俘虏营后,段将军曾问过那些俘虏,为何加入贼军。”

“被抓壮丁、浑浑噩噩投奔、家人被贼军所杀自己却混迹其中,甚至只为一顿饱饭……鱼龙混杂。”

“文城杀俘,我至今没觉得做错了,被杀的没一个是冤枉的。”

“那些人就是可怜又可恨,却只敢抽刀向更弱者。”

孙安丰:“就像那些山贼一样。”剩下半句没说,也像陈仓那群“乱民”。

后者的形容并不正确,因为陈仓大部分人是被逼的。

在反抗之前,他们什么都没做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