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 第1149章 能否代持

范成明半点不提,披麻戴孝告御状是他的“馊”主意。

范成明:“陈仓的事就这么过去了?”

陈仓的事过去了,殷博瀚的事可没过去。

段晓棠斜睨一眼,“不然还想怎样,陈仓为此次变乱建庙祭拜,给殷博瀚铸个跪像,立在庙前?”

范成明惊喜道:“还能这样!”

段晓棠连忙劝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转而问道:“这么讨厌他?”

段晓棠只以为自己因为殷博瀚为一己之私,视人命如草芥,才如此厌恶。

结果范成明表现得比她积极多了。

单纯的凑热闹已经没法解释。

范成明冷哼道:“你不知道有多少人指望出将入相、文武双全。武将大多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材料,不会硬往上靠。”

“文官若看过几本兵书史书,往往自视甚高,觉得自己是一块璞玉,只欠缺一个机会。”

殷博瀚的下场越惨烈,杀鸡儆猴的效果越好,减少武将被文官指手画脚的空间。

段晓棠着实没料到,范成明已经拔高到文武之争的高度。

佩服道:“是我有眼不识泰山。”

依旧强调,“还是不能干。”

范成明有几分憋气,“我明白,死者为大,现在不能干。”

但不代表往后不能干。

现在以南衙诸卫为代表的军方势力,全部低调下去,以坚定拥护皇帝,绝不插手立储的决心。

哪天文官气焰嚣张想打压武将时,范成明自掏腰包给殷博瀚铸像。

泥土木雕不经造,石头铁铸也能接受。

范二霸王小钱没有,大钱不缺。

殷博瀚是坏了事,但谁都不能否认,他是文官、文人中的代表人物。

自从殷博瀚畏罪自杀后,朝堂开始清算他的“朋党”。

殷博瀚交游广阔,交际圈内不只文人、南人,关中豪族亦不在少数。

唯独因为他“不知兵”,和军方的联系微乎其微。

刘耿文等人每天都在伙房,就着同僚说的新鲜八卦下饭。

哪个大员被贬了,哪个官被流放了,又有哪个公爵被夺爵了……

他们第一次知道,朝中有这么多官员爵爷。

许多人第一次听说名姓,就是坏了事的时候。

大部分是文官,武将不可能大面积株连,除非冲着逼反来的。

至今不曾涉及南衙诸卫的核心将官。

靳华清叹一口气,“北衙牵连进去两个。”

薛留:“监门卫裹进去一个,受了家人连累。”

温茂瑞:“今日朝会上,皇帝斥责齐王骄纵,顺便贬谪了齐王的岳父。”

靳华清连连叹息,“唉!”

明面上第一轮清算殷博瀚的“朋党”,现在开始的第二轮,正式针对吴愔。

吴皓在时,皇帝从来没有在朝堂上公开斥责过他。

谁叫吴愔小辫子一堆呢。

薛留:“伯父让我收拾被褥,住到营中来。”

两点一线已经不保险,谁知道上下班途中,是否有意外呢。

靳华清:“唉,我也住到营中来。”

大营里少许多是非,至少不必牵连到自己身上。真要是株连全族的大事,住哪儿都避不开。

孙安丰:“我要回家住几日。”

担心家人这时候胡乱冒头,进而牵连全家。

孙家和齐王没有干系,绝不能为了援手故交,把自家陷进去。

孙文宴能坐镇江南,最重要的是皇帝的信任。

段晓棠并未同大部分将官一样,为了避免在外头招祸,住进营中。

只要有条件,她一定是要回家的。

晚饭后,众人坐在正屋中消遣。

织毛衣的织毛衣,撸猫的撸猫,练字的练字……端的是五花八门。

段晓棠问道:“山看的怎么样?”

祝明月将毛笔放在笔搁上,缓缓道:“陈牙人带看了几处,都有不合意的地方,我想再等等。”

段晓棠好奇道:“等什么?”

祝明月:“等这批卷入风波的官员的家产放出来。”

不道德,但最合乎利益的做法。

她们没有巧取豪夺的本事,但托段晓棠的福,至少有进场的资格。

祝明月要的不是良田,竞争极小。

祝明月:“已经让陈牙人盯着了。”

这次朝堂风波大多是贬谪外放,有些守不住田产,或是在外地管理不易,索性出掉。

赵璎珞提醒道:“预算还要增加。”

祝明月:“能承受。”

林婉婉:“这次要不要代持?”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看多了豪门大户被连根拔起,难免想多留一条后路。

戚兰娘认真思考提议,摇头道:“我和璎珞不行。”

三人最信任的自然是同吃同住的戚兰娘和赵璎珞,正因为关系太近,才不适合放在她俩名下。

祝明月:“鲜花基地和其他产业联系太紧密,挂名之事,以后再考虑。”

挂在何人名下只是名头,不耽搁旁人知晓东主是谁。

刘氏商行任何契约往来只有刘洪成一人的名字,但越国公府一朝倒台,刘家家产被没收,家人流放。

覆巢之下无完卵。

利益撕咬时,不需要证据。

林婉婉手指在桌面上走来走去,“这事还有多久才完?”

祝明月淡定道:“快了。”

林婉婉:“你怎么知道?”

祝明月:“蛇不能打死,自然不能纠缠太久。”

林婉婉脑子一时没转过来,“为什么?”

祝明月:“不能把齐王削到底,要给他留下余力。”

赵璎珞不解道:“这还是父子吗?”

祝明月:“皇家不同于百姓,也不是每一个父亲都疼爱孩子。”

林婉婉冷嘲热讽道:“有的人只是做了父母,不代表他有为人父母的能力。”

戚兰娘:“不明白。”

段晓棠:“孩子不是只给一口饭吃就行的。”

林婉婉民生疾苦看得多了,“有些连饭都不给吃呢。”

育儿话题扯远了,林婉婉说道:“今天柳二同我说,殷十二从国子监退学了,殷家要扶灵回乡。”

段晓棠:“殷家在长安至少两代人了吧。”

祝明月:“祖籍无论何时都是故乡,一两代人不是问题。”

“这时候回乡还能保全,否则指不定哪天,殷家子弟就横尸街头了。”

并非祝明月恶意猜测,而是殷博瀚作孽太多,以此时的民风,不排除以血还血的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