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 第1116章 护教神兽

花刀,还二十六种!

火头营里的人,多是半路出家。

第一次切菜能块、条切得清楚明白就算好的了。

豆腐切成丝,听听这是人话么!

谁吃豆腐丝,夹得起来吗!

周水生有自知之明,这是正经厨子的要求,只刀工一项就能把火头营比到泥里去。

但有什么可比性呢,伙头营入营的门槛不是刀功,而是能背着锅跑。

大家发展的方向不一样。

除伙房的孙师傅外,小汪算是周水生少能接触到的“正统”厨子,难免有些好奇。

周水生问道:“我在大营里也管做饭,小兄弟在哪做事?”

小汪没想到眼前两个是同行,答道:“酒楼。”

纪锐立听人提过一嘴,隐约记得,“那什么春风楼。”

小汪不多纠正,“嗯。”反正不是目标客户。

周水生:“你也是将军教出来的?”

小汪必须把师承说清楚,“段郎君教的是我师父。”

当然他也一块跟着学了。

周水生绕了半天才明白,合着这是师侄啊!

师门发展太快,跟不上。

周水生:“我能在这看看吗?”

小汪:“你随意。”

这是段晓棠请来的客人,十之**是个将官。哪怕当厨子,也是军营里,只能算半个同行。

从听到“花刀”时,两人不约而同露出迷茫的神色,就知道厨艺平平。

毕竟段晓棠自己的刀功都不过关,怎么可能教人呢。

周水生打眼往周围看去,菜蔬肉类、杯盘碗碟的摆放,颇有右武卫办大宴的风范。

不愧都是段晓棠教出来的。

除了肉类,不少菜蔬、调料见都没见过,显然春风得意楼这一支有独门的本事。

说到底,还是人家家底厚,用得起。不像他们煮个饭做个菜,都要计算成本。

花超一点,庄旭那儿过不了。

周水生指着小汪刚切出来的红色细丝,问道:“这是什么?”

小汪:“胡萝卜丝,做凉菜的。”

温茂瑞带着家人到了,初一碰面,温茂瑞见段晓棠怀里抱着一只猫,招呼道:“这是我们圣火喵喵教的护教神兽,小……”

段晓棠胳膊有些沉,换一个的姿势,富贵先前被衣袖遮挡的身姿全露出来。

敦实的躯体,让温茂瑞立刻改口,“富贵吧!”

外头琢磨投其所好,送一只名品狸奴的人,知道你把猫养这么肥吗?

换了姿势,富贵只觉得不舒服,四脚一蹬跳到地上,“喵喵”叫了两声,跃上围墙。

今天领地里的两脚兽太多太吵,不喜欢。

段晓棠平静地接受怀里没猫的现实,称不上失落,习惯了!

段晓棠:“进去坐吧!”

尹金明等三家一块来,都只带了妻子,顶多加上一两个已经懂事的儿女或弟妹。

算长安半土着的孙安丰和薛留倒是独身前来,二人都没有成亲,家里人也不方便和段晓棠过多往来。

林金辉见薛留出现有些奇怪,“长生不是去终南山了么?”

温茂瑞悄声道:“薛大将军让薛八上山,把人叫回来的。”

在山上待两天,养养心就行了。

再待下去,薛曲怕侄儿真悟道出家。

薛留回来时还有一丝不乐意,山上多清净啊!

林金辉把一碟蛋糕递到跟前,“这是奶油蛋糕,外头少有能吃到,我觉得葡萄味最好吃。”主要因为葡萄价格昂贵。

“你尝尝。”

薛留这会觉得,回来也不错,山上的饮食着实清淡。

一群人以摆放饮食长桌为中心,散落在四周。时不时和同僚说道,哪一样好吃。

旁人请客,可能有几样只是摆上来撑门面,所有人默契地不去碰那些菜。

但段晓棠“实诚”惯了,让他们吃,就是让他们放开肚皮吃。

刘耿文给儿子塞了一个小面包,打发去院子里玩,转过头和同僚说话。

刘耿文:“陈仓县令来了?”差点以为听错了。

温茂瑞:“现在已经不是陈仓县令,免官了!”

陈仓变乱时刘耿文在外地剿匪,只听人提起过那几日的情况,后来磕磕绊绊看过战报,算简单了解过内情。

从百姓的角度,很难说左敏达这样的官是好是坏,殷博瀚肆意妄为时屈从,助纣为虐。

事发之后,亦是左敏达拼尽一切,想为陈仓讨一个说法和公道。

可那些无辜惨死的百姓,已经回不来了。

温茂瑞好奇道:“孙三,左县令是什么样的人?”

左厢军内部唯二和左敏达接触的人就是孙安丰、唐高卓。

尤其孙安丰,两人在同一个屋檐下住了好几日。

虽然那屋檐下,同时有几百个人,有点挤。

孙安丰不紧不慢将棋盘上的小卒拱过河,摇头道:“不熟,他那时候失魂落魄的,谁都不理会。”

唐高卓马走日步,顶在河道边上,“他也是惨。”

正巧段晓棠进屋,薛留问道:“将军,殷相公会怎样?”

大家明面上说的是县令,实际想谈的是宰执。

只是薛留直接问出来了。他果然很在意此事。

殷博瀚不是右武卫的敌人,但右武卫,尤其左厢军上下一致盼望他倒霉。

段晓棠两手一摊,“我也不知道啊,现在没有官面上的人物找我谈话。”

若要给殷博瀚定罪,必然要有各方当事人的正式供词。

段晓棠迫不及待想“招供”,但没人找她啊!

唐高卓:“不知石大人会怎样?”

陈仓一事中,唐高卓和石任的来往反倒比从前同在刑部时更多。

唐高卓亦是厚颜,找石任打探当初刑部参与“卖官”的是何人。

虽是因祸得福,但不改最初是件祸事的本质,唐高卓一直放不下。

有些事只有当事人不知道,石任连遭大变,思想不同往常,漏了口风。

唐高卓便领他这份情。

孙安丰:“三司在陈仓的表现,大理寺是最拉胯的,跑不掉。石大人开罪了殷相公,被扔去处置范将军发现的野寺淫僧案,但刑部不少属吏参与了弥勒教案。”

“御史台更不好说,那封奏折到底出来晚了,于事无补。”

哪怕连带问责,最根本的依据,不是你做或没做过什么。

而是你上司是否出力,家世是否显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