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 第1100章 是我调兵

吴越踱步过来,慎重交代道:“你俩待会收敛一些。”

韩腾接道:“实事求是即可。”

范成明扶腰喘气,“知道,知道。”

今日主力是范成明,段晓棠只负责平乱,论陈仓的始末,未必有前者清楚。

吴越叮嘱段晓棠,“话出口前脑子里先掂量两下,想想这是什么地方。”

段晓棠往常有许多不合时宜的想法,但不适合大庭广众下对着众人,尤其是皇帝剖白。

段晓棠垂着头,“我明白。”

吴越透露消息,“陛下已经下旨,让陈仓县令来京,今日殿上只有陈仓父老。那些三司属员不曾表明态度。”

范成明:“龚御史和石员外郎亦是如此?”两人背地里可有不少小动作。

吴越:“尚未查明。”

二人应该是特意回避,免受其他人影响。

殷博瀚围着一圈亲友故旧,只是比往常人数少了许多。

天色尚且朦胧,比陈仓刚平定,段晓棠来县衙门前质问时,更加昏暗。

殷博瀚想看看段、范二人今日的模样,偏偏两人躲在一群人高马大的武将中间,看不清身形。

进太极殿的路上,余项明猛拍范成明肩膀一巴掌,“你小子,又搞大事!”

范成明辩解道:“事到跟前,不是我找事。”

余项明交代一句:“待会想清楚了再说话。”生怕范成明秃噜嘴,说出不敬之言。

范成明连连点头,“嗯嗯。”

今天遇到的每个人都这么说。

太极殿内文武分列两班,先说些无关紧要的国家大事,终于到戏肉了。

本该钦差殷博瀚出列回禀于陈仓查处弥勒教的情况,但他今日说话的顺序被另一个人占了。

太极殿庄严肃穆之所,自不会让不通礼仪的泥腿子踏足。

陈仓王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

王天禄是关中地区小有名气的文士,他伯父家在变乱之夜,被乱民攻破家门,死去数名亲眷。

最关键的是,他没有参与过,和殷博瀚不欢而散的肮脏交易,是个“清清白白”的人。

王天禄仪表堂堂,一身素服立于殿中,声情并茂讲述陈仓如今的惨状。

“昔日繁华之城,今朝满目疮痍。犹如猛兽口中之食,饱受蹂躏。昔日民居,今成断壁残垣,只余瓦砾遍地,狼藉不堪。行人稀少,皆面带愁容,步履沉重,似负重前行……”

不知道还以为是被异族入侵。

范成明和段晓棠咬耳朵,“不算夸张。”

陈仓的情况不用夸张,已经很惨了。

王天禄眼含热泪,伏地跪拜行大礼,“陈仓全县万余户,若本县有数千弥勒教徒,如此声势浩大,草民焉能不知。”

“请陛下还陈仓一个公道。我等沐浴王化,非是乱民。”

殷博瀚出列,不急不缓道:“回禀陛下,此次定案的弥勒教徒只四百余人。”不论死活。

王天禄跪伏质问道:“敢问殷相公,城中大街上的木栏狱里关了多少人?”

殷博瀚:“只是请他们协助调查。”

王天禄:“回陛下,木栏狱中关有近千人。”当夜全都逃跑了,亦或说反了。

木栏狱什么情况,右武卫战报中早说清楚了,压根关不住人。

吴杲身边的内监示意两个各自归位。

殷博瀚站文官前几位,王天禄则去末尾,差点出了殿门。

吴杲:“范成明、段晓棠何在。”

两人拱手出列,“末将在此。”

吴杲:“说说,右武卫的兵马为何在陈仓城外?”

战报上少有没说明白的地方,连殷博瀚都只知最近的兵马在临县。

私自调兵是为大忌,右武卫身负剿匪之责,在关中行动无碍,到底是钻了空子。

范成明:“末将捎带把弥勒教的人犯交给殷相公后,本打算离开,但刚出陈仓左眼皮就一直跳……”

其他人还在思量跳财还是跳灾,孰料范成明“登”的跪下了。

范成明苦着一张脸,承认道:“是末将写信调兵的。”

吴杲:“不曾告知殷相公?”

范成明点头复又摇头,“没说。”

吴杲:“为何?”

范成明光明正大上眼药,“殷相公提及右武卫时,态度颇为冷淡,没有热脸贴冷屁股的道理。”

线索是右武卫发现的,朝廷本有旨意让其襄助,殷博瀚一脚把人踢开,独揽功劳自然会让人不满。

吴越出列,呵斥道:“宰执位居臣首,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当尊重!”

两人一唱一和,先把牌坊立起来,顺便小刺殷博瀚一下。

吴杲:“为何调兵?”

范成明垂着脑袋,“末将在城外歇脚,见押解入城的人犯成群结队,”手在腰侧比划一下,“连这么大的孩子都有。”

因为是跪姿,其他人还以为殷博瀚连婴儿都抓。

范成明图穷匕见,“末将不曾主政地方,但平过不少民乱,能不知道这些乱子是怎么起来的吗?弥勒教不是庙里的泥胎木偶,能不趁机作乱吗!”

也就说,殷博瀚刚到陈仓时,范成明以管窥豹,预见到即将生出的乱子,这是何等敏锐地洞察能力。

南衙一干人等,猛地瞪大眼睛,难道范成明内秀,若是如此,范成达死也瞑目了。

范成明不是自夸,他参与平定过着名的烂摊子——绛州之乱。及至于杨胤之乱的兵员主力是百姓,土匪也曾是百姓……

一介膏粱子弟,竟会体贴百姓处境,何等迷幻。

范成明:“末将回城找殷相公,殷相公说朝廷法度是这么规定的。末将读书少,不知道律法如何,劝说无法,只能写信求助段二。”

吴杲:“律法如何?”

轮到刑部脑袋发麻了,因为这涉及到大吴的律法漏洞,没有专门的邪教罪。

人人都知道弥勒教有造反前科,妥妥的邪教,但彼时不曾起事。

石任作为同去陈仓的刑部官员,当事人之一,出列答道:“弥勒大乘教教义为煽动民众的异端邪说,适用于造妖书妖言罪。”

“诸造袄书及祆言者,绞。传用以惑众者,亦如之。若私有妖书,隐藏不送官者,杖一百,徒三年。”

换言之,只诛首恶,不牵连家属。

皇帝不认识小官,但其他人知道呀,合着这位也跳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