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 第1074章 很是划算

范成明想跑,只能跑到段晓棠身边,跑到右武卫军中才称得上安全。

但他身负联络之责,城里又是一个政事堂相公,真不能说丢就丢。

范成明咬牙切齿道:“除了必要的探子,把我们的人手都招回来,在县衙附近住下。”

一行人龙行虎步入城,范成明直接亮出南衙将军的身份,免于检查直接入城。

范成明吩咐亲兵去找屋舍,自己带人直奔县衙。

三司官员齐全,一入衙门就开始审案。各个能臣干吏,一顿板子下去,非顽固分子都竹筒倒豆子似的,交代个底落。

多报出一个人名,便有衙役带路,郡兵出门抓人。

不分主次,不论轻重,全抓了事。

原先审问捉人,还会请示殷博瀚的意见,后来人太多了,索性先抓人。

殷博瀚到底年纪大了,比不得年轻人精力充沛。

范成明原还当他是个慈眉善目的,没想到心狠手辣常人所不及。

亲随入内禀告,道是范成明回转,前来拜会。

殷博瀚心下生疑,他回来作甚?说道:“让他进来吧!”

范成明阔步入内,朗声笑道:“殷相公,我刚出城右眼一直跳,兆头不好,只得回来投奔,你老别嫌弃。”

殷博瀚抬头扫了一眼,范成明多年历练,脸不红心不跳。

殷博瀚:“范将军便同老夫住下吧!”

范成明尴尬地摆摆手,“我这人没规没矩惯了,王爷和我哥都经常受不了,我就在外头找个地方窝着,别吵着你。”

范成明时而正经时而草包的人设,一般人真摸不住脉。饶是殷博瀚宦海沉浮多年,一时也搞不清,他是真草包还是装精明。

殷博瀚“大度”道:“也是,年轻人都乐意自在些。”

范成明头往外头一扭,再转回来,“殷相公,我刚从前衙过来,怎么连几岁的孩子都有,哭得人耳朵疼。”

殷博瀚不以为意道:“许是案犯的家眷。”

事涉谋乱,垂髫之童亦不能幸免。

范成明露出不屑的神情,“几个孩子,知道弥勒是什么东西吗?”

殷博瀚一本正经道:“国家法度在此。”

范成明仿若没有听见,自问自答道:“也对,弥勒不是东西。”

殷博瀚一时无言,不知范成明是信口直言,还是意有所指。

两人再闲说几句,范成明告辞。

李开德引范成明去临时租住的地方。

一进院子,范成明立刻吩咐道:“老李,散出探子查看周边郡兵是否调动。”

殷博瀚敢这么搞,就不惧闹出事故。若调动南衙兵力,范成明必然知道消息。

可现在一无所知,能用的就只有郡兵了。

李开德:“是。”

范成明:“让火头军准备好干粮清水,马匹喂好,西城门外留一队人马随时做接应。”

李开德:“是。”随时准备跑路。

为何选择西城门,因为那个方向离段晓棠所在最近。

范成明回屋写信,吴越段晓棠两方都要通知。

将所见所闻记于纸上,末了,范成明还是将自己的猜测和担忧明白无误的写上,万一他们没有心有灵犀怎么办。

百姓就这么忍下来,自是千好万好。

就当他范成明杞人忧天,是个小丑。

但作为杨胤之乱、三州叛乱的亲历者,范成明太知道百姓有多能忍,又有多不能忍。

别管挑头的是士族还是豪强,国家重臣亦或泥腿子,叛军主力原都是拿锄头的老百姓。

在给段晓棠的信件里,范成明强烈要求她抽调至少一千人过来,以防万一。

范家祖坟青烟冒了那么久,他可不能折在这里。

还是和南衙将官合作来的好,别管草包、天才,都知根知底。

哪像这些文官,一不留神给人挖个大坑。

封上火漆,趁着城门未关,两封信件就此送出。

范成明揣着袖子同李开德念叨,“人和人的差别,比人和狗都大。”

李开德说起一个冷笑话,“人市买个人,所费的钱帛,真买不来一只拂林犬。”

李开德这话也没说错,对长安的贵人而言,拂林犬死掉可能会收获两滴眼泪,一个无足轻重的庶民死掉,什么都不是。

范成明:“那玩意就是个样子货,能看家还是能打猎?”

李开德:“将军,我们没带猎犬,不也出来打猎了。”

范成明气呼呼道:“老子是出来打猎的吗?”

老子是出来给人收拾乱摊子的,现在陷在烂摊子里。

亲随立在县衙廊下禀告,“范将军一行百人,全住在县衙北边。城门落钥前,四骑飞出分走两方,看方向,一个往长安,一个往段将军所在。”

殷博瀚摆手道:“不必管他。”

别管范成明在南衙内部如何左右逢源,呼风唤雨,但到了朝堂之上,一样没有他说话的份。

殷博瀚:“三司如今审出来几个?”

亲随:“招出的头目人物已有两个,正派人去捉拿。余者信徒百余人。”

殷博瀚捋一捋胡子,成竹在胸道:“传得够快呀!”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百姓多愚昧,稍加操作便会成为他人手中刃,自然要除恶务尽。

不然又是一桩潜伏在长安周围的浓疮。

二十年,他们根本等不到二十年。

临县山林里窝着的段晓棠,接到范成明的快马急报。

不得不说,虽然都是文盲,但范成明字还是比段晓棠更能入眼些。

段晓棠毫不费力地看完信件,范成明的猜测不算错,但不是可能会出事,是一定会出事,而且很快。

要知道这帮人不是欠税的农户,而是别有居心的邪教徒。

只要有几个骨干逃出生天,就会振臂一呼,扯旗造反。

殷博瀚的打算就是要打草惊蛇,逼得他们造反。

在朝廷势力最为稳固的关中地区,将所有心有异志之人,都激发出来,用无数的郡兵、精锐的南衙军镇压下去。

结果早已注定,反正朝廷绝不会输。

至于那些被卷进去的无辜百姓,只能算“罪有应得”。

用无关紧要的庶民性命,换取数年的安定,在肉食者谋划中,很是划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