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一家三口带厨房穿越六零年代 > 第592章 商业崛起(一)

这些货里,有一些是从香江偷渡来的,大家都俗称:水货。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弄这些属于是偷渡,弄国外的没交税属于是走私,反正都是犯法。

现在去香江要先坐火车到羊城,再从羊城偷渡到香江。很多小商贩经常来回偷渡,把香江的东西带回来,再想办法高价出售出去。

磁带算是在那个时候最有特色的一个的代表了。

七十年代末,通俗歌曲非常流行。香江满大街播放的都是邓丽君、徐小凤、刘文正、凤飞飞等歌手的歌声。

有专门一些人,干的就是从香江拿磁带来羊城批发,母带、空白带都有。

这时候的录音机构造是一排两个磁带仓,也叫双卡。小日子过得不错的生产出来的双卡录音机音质确实比咱们自己生产的好,所以他们的牌子别看贵,音质是特别好,一听就能听出来。如果你没有人,想买都买不到,小本子的录音机确实比咱们的音质好,这一点咱承认,而且非常有市场,可以说是一机难求的状态。

双卡录音机可以两个仓同时使用,一个仓放歌一个仓录。这个功能被聪明的贩子利用,买来一盘母带,再用空白磁带录。

一盘母带拿货价格一块钱,零售差不多五六七八块。空白磁带拿货价格五角钱就能拿两盘,录出来差不多能卖到两块多。在这个人均月工资十几块钱的年代,没有多少人舍得花五六块钱买原版磁带,都愿意买录的。虽然在音质上稍微有点区别,但是它便宜啊!而且现在内陆还属于靡靡之音,是被禁止的,只能悄悄的偷着听。

在国外,东方热潮也是经久不衰,神秘的东方力量在国外一直是热议的话题。全世界都在听录音机,所以这个生意非常有搞头。

蒋华书在空间的工厂区,新盖出来了三大间隔音棚,每个棚里都分成很多小棚,用来加工磁带。

因为空间的优势,在磁带的内容上也丰富了很多。比如二人转、各个地方的戏曲、还有一些儿童启蒙的。

母带都是在现代找的一些音乐学院的学生、戏曲票友、还有少儿声乐培训班的孩子们录的。

歌曲符合这个时代,歌词朗朗上口,就连儿童的歌曲也是口算或者安全知识等歌谣。

磁带录制原理也是很简单的,将声音转化成为电信号,然后通过磁头将这些电信号转化为磁信号记录在磁带上。

具体说,就是声音通过麦克风捕捉并转化为电信号,这些信号被送至录音磁头的线圈中,磁头的缝隙处产生随音频电流变化的磁场。磁带紧贴着磁头父女关系移动,磁带上的磁粉层被磁化,从而在磁带上记录下声音的磁信号。(百度)

你以为蒋华书是把磁带弄好了只往内陆销售吗?

格局小了不是?人家是去国外卖的啦。蒋华书的五年、十年生意计划从来都是挣外国人钱回国内花。

国内才能有多少销量?这磁带都是论集装箱十箱二十箱的往国外走。没有关税,没有漂洋过海路上的时间差,没有一切风险,只要蒋华书人去了就行,玩的就是个纯利润。

在这个时代,蒋华书要干票大的,全世界都要提前学汉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