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魏武侯 > 第789章 宋襄的选择

魏武侯 第789章 宋襄的选择

作者:飞花逐叶 分类: 更新时间:2025-01-11 05:22:58

第789章 宋襄的选择

(大章节,求订阅!!)

魏国施行休养生息的国策,这是天下列国意想不到,但却又属意料之中的。

只能说,通过这个变化,诸侯们再次刷新了对魏无忌的印象。

而魏国的国民们,也对国君更改的国策感恩戴德,特别是魏无忌在朝堂上将民众生机比过开疆拓土的言论,更失让百姓对他感激涕零。

以开疆拓土的武功,再加对内的仁政,魏无忌在魏**民中的威望再上一个台阶,达到他执政以来的最顶峰。

而在魏侯四年终的朝会之后,新的四郡官员也被安排下去。

四位郡守三人为世族出身,剩下一人为魏无忌的亲信周彦。

作为国君的心腹之臣,周彦如今便坐到了郡守的位置,不得不说引起了小规模轰动。

而世族出身的三位郡守中,便有曹馨的父亲曹睿,从大司农丞升级成了封疆大吏。

而四位郡尉,魏无忌也是在军中抽调的自己亲信之臣,对他来说兵权一定要握在自己手中。

这里要说的是,主动倒向魏国的肖国,虽然国家被并入了唐郡之内,但肖国公室却保全了下来,避免了其他灭亡诸侯的惨境。

一切国策安排下去,随着时间过去得以实行,魏国获得了平静。

而才政变成功的楚国,在此时也如魏国一样选择了休养生息。

由此,整个天下在此时便诡异的平静下来,和之前一片混战几乎天壤之别。

很快,两年世家便过去,天下依如之前那样平静。

魏侯六年三月初三,宋国都城,太庙之内。

作为宋国的执政者,宋襄召集了公室老少,在平日祭拜祖先的大殿上,准备召开一项关乎宋国存亡的会议。

作为宋国公室宗正,宋膑此时眉头紧锁,暗中猜测会有大事发生。

他对国君宋襄的为人很清楚,虽然外界不耻其谄媚魏国,但宋膑知道国君都是为了保全宋国。

而对宋襄的能力,宋膑作为叔伯也是很认可的,这位国君若是执掌大国,未尝不能在此时代建立功业。

但这些都是想象罢了,宋国就是弱小的诸侯,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拜过宋国历代先君后,宋襄便转过身来,面向自己的族人们。

“今日叫诸位来,是有大事要和你么商量!”宋襄此时说话很是肃穆,其威严模样与在魏无忌面前大相径庭。

但公室众人对此却不奇怪,因为在宋国之内,国君宋襄就是最尊贵那个人,所有人都是他的臣子。

没人插话,宋襄便继续道:“自当年戎人入侵,大周王朝衰败以来,诸侯倾轧,大国为尊……”

“我等小国只能左右逢源,依附大国才得存活,可谓屈辱无比!”

说到这里,宋襄更是悲愤道:“而到如今,诸侯大国厮杀越发激烈,便是我等伯国都难存活了!”

这么多年来,诸侯国覆灭并不少见,但那都是如肖国许国那样的三流子爵小国,伯爵诸侯国可是没有覆灭的。

但最近两年,伯爵诸侯国不但有覆灭的,而且还接连覆灭了好几个,且都灭在魏国人手中。

而宋国,恰恰就紧挨着魏国这头猛虎,虽然近两年魏国人安分了些,宋襄清楚魏无忌的温柔,安定意味着魏国将掀起更大风浪。

所以,作为宋国国君,宋襄觉得自己有责任保全宋国,更有责任保全宋国公室。

公室族人们静静听着,其实不消宋襄讲述,他们也都清楚现在时局的崩坏。

魏国大军在郑地停战后,与齐国的军事对峙便没有结束过。

郑地,鲁地,以及和宋国接壤的建兴郡和龙江郡,魏国都驻有大批的军队。

虽然魏国对手还有齐国,但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宋国处于大河北岸,天生就受制于魏国,而齐国便显得鞭长莫及。

在魏国十数万大军虎视之下,在场众人心里都明白,宋国根本没有反击的资格。

就在前几日,宋国便发生了魏军越界一事,让宋国整个朝堂都震动了一下。

所以,当听到宋襄说这些让人不愿面对的现实时,在场公室众人都都感到心凉。

“两年前的上洛,即便为天下之主的周天子,在魏侯面前也如猪狗一般,尊严庙堂被任意践踏!”

说道这里的时候,宋襄此时不由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那是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坐在王位上的天子,在魏无忌面前不但颜面无存,更是连性命都捏在人家手上。

“当时整个上洛都被魏军占领,只要魏侯一声令下,便能让上洛城中鸡犬不留!”

这些事情宋襄回国后并未详细讲过,虽然在场众人也知道一些,但毕竟是不全面的,所以这时他们都聚精会神听了起来。

“周天子还算好的,你们再想想唐国陈国,他们现在的公室在那?”宋襄此时问道。

听宋襄说了这么多,一边的宋膑也忍不住了,只听他问道:“君上,现在时局危急,究竟我宋国该当如何,才能保全国祚?”

宋襄说这么多,就是为铺垫自己接下来想说的话,但他现在却不准备说出来。

只听他道:“那么诸君以为,我宋国该如何做,才能保全国祚?”

这话可不是那么好回答的,但在场人多,偏偏就有头脑简单的。

只听人群中有人喊道:“屯兵演武,可保社稷!”

宋襄当即便冷笑道:“屯兵演武……那我宋国要屯多少兵,才能抵御大国?”

“十万,二十万?我宋国青壮人口又有几何?”

宋襄这两个问题可一点都不友好,问得那人哑口无言,也让同样有此想法的人心灰意冷。

此时,又有人提议道:“魏国强大,我宋国可依附齐国,如此可报国祚!”

既然强大自身不行,那便从外部借力,按理说这法子有可行性。

但此时宋襄则嗤笑道:“办法是不错,可你们想想,依附秦齐的唐郑陈三国是什么下场!”

还能是什么下场,当然是国破族灭。

这两个法子都被否定,后面也有人提出其他建议,但都是无用之言,被宋襄简单推翻。

最后,作为宗正的宋膑只能再度问道:“此些建言皆被君上否决,不知君上有何妙招!”

宋膑是看出来了,国君本人已有定计,大家伙儿无论说什么,都只是浪费时间。

宋襄扫视众人,发现族人们也都殷切的看着自己,显然把保全宋国的希望都放在了他身上。

但此时宋襄心里却叹了口气,因为他所作出的决定,就连他自己都不知是否正确。

良久后,宋襄才缓缓开口道:“和魏国作对的,都没有好下场……但诸君可知,当初的肖国如今情形?”

下面人有些不耐,他们已迫不及待想要听到救国的法子,所以立时便有人答道:“肖国已经覆灭,其国已被并入魏国郡县!”

其实这时候,宋膑差不多已经猜到国君要说什么了,这时他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只听宋襄道:“没错,肖国是灭亡了,你们可知道肖国公室如今情形?”

这下宋襄没等这些人回答,便接着道:“当初肖国主动归顺魏国,肖子基更是亲手诛杀唐伯,所以在肖国灭亡之后,肖国公族得以保全,仍能享受荣华富贵!”

“相比于全族皆殁的唐国公族,原本屈于唐国之下的肖国公族,是否更显得智慧?”宋襄此时反问道。

到这个时候,在场中大多数人都明白了国君的意思。

但其中偏偏就有反应慢的,此时便有人道:“君上,您说这么多,究竟是何意思?”

宋襄也不愠怒,而是再度解释道:“寡人决定,我宋国直接内附魏国,以求公室安稳!”

所谓内附,意思就是宋国将国家直接并入魏国,和当初的肖国差不多。

太庙之内一阵死寂,当国君真正说出这个决定后,所有人都感到难受。

宋国百多年江山,就这么白白送给他人?先祖呕心沥血打下的基业,就这么白白葬送?

所有人都感到不甘,以至于此时他们对提出这个想法宋襄都饱含敌意,即使这位如今还是宋国国君。

沉寂一会儿后,还没等宋襄继续问话,人群中便有人愤怒道:“君上,此法万万不可行,列祖列宗也不会答应的!”

这话一出,顿时引起许多人共鸣。

此时他们思绪被恼火萦绕,以至忘记了宋国的危险境地。

而公族中的有识之士,即便知道国君的做法是对的,此时也不敢冒大不韪去对抗族人的浪潮。

见此情形,宋襄不由苦笑,接下来他的任务又多了一项,那便是说服自己的族人。

但宋襄也相信,在残酷的现实下,族人们终究会清醒,并作出和自己一样的选择。

同时宋襄也有一种紧迫感,他必须尽快让此事尘埃落定,魏国给宋国的时间肯能已经不多了。

而此时他旁边的宋膑却问道:“君上,这么做真的对么?”

宋襄脸色郑重,缓缓开口道:“三叔,宋国注定保不住的,我现在只想如肖子基那样能保全自己的族人!”

宋膑点了点头,国君的法子虽然让人难以接受,但确实是保全族人最简单和有效的方式。

此时宋膑又问道:“你对魏国很有信心?”

这话倒是今晚问得最睿智的一句话,宋襄决定内附于魏国,换句话来说也是把注下在了魏国头上,摆明了对魏国在诸侯征战中极具信心。

宋襄点了点头,答道:“我对魏侯更有信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