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九十七章 播种机

大明帝国设计师 第九十七章 播种机

作者:半老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04:22

第九十七章 播种机

是不是无知张三心中很清楚,这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才不关心你商贾把货卖到哪里,卖了什么,只要把官老爷四时供奉满足了,官老爷就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资敌卖国和老爷我有什么关系,又不是老爷我卖的!就算朱家亡了还有其他家,我读书人又不是没伺候过异族,蒙元退出中原不过二百多年,想到这里张三忽然没有了和李养冲谈下去兴致!

读书人从来没把这个国家当成自己的,这天下姓朱,关我读书人屁事,换个人当皇帝一样要用我牧民!

“李大人!从现在起您自由了,随时都可以离开赵家寨,也可以在赵家寨做客,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只要赵家寨能做到的,尽量满足。”

“你一孺子能替赵元洁做主?”李养冲还想再说什么,发现张三已经走了,一种被轻视的感觉袭上心头。

“阿忠出去看看,外面是否还有看守?”

仆从应声出去了,不一会功夫人就回来了。

“老爷!看守已经没有了,我们已经自由了!”

李养冲丝毫没有高兴的感觉,他心里明白,人家根本没拿他这个封疆大吏当回事,看来这赵家寨在无声无息之间已经形成了势力,这是自己这个巡抚的失职。

张三见过李养冲后就不再理会,爱走爱留不在干涉,只要不去硬闯东门就行。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已经变成了应对战争的准备,为此张三召集在赵家寨的文武开会统一的了意见,并责令参谋司修改作战计划。

经过参谋司的评估认为要根据第二次赵家寨保卫战的战斗结果来制定计划,如果战斗顺利,并且能够留下大部分官兵,从而造成宣府镇兵力空虚,希望营就可以长驱直入直接拿下镇城,由镇城出发分成两路,一路东进沿保安州、怀来卫、延庆直隶州直捣居庸关,占据险关与朝廷昌平州对峙。

另一路西出,快速拿下张家口堡,沿边墙依次拿下膳房堡、万全卫、洗马林堡、柴沟堡、深井堡和涿鹿县,如果有条件可以顺势拿下山西的蔚州并前出至易县紫荆关,拿下紫荆关与顺天府房山县隔拒马河相望,形成一个对京师的钳形攻势,从而我希望营进可攻退可守!

如果战斗不顺利,那就固守赵家寨,遣偏师绕过边墙自独石口入赤城卫,拿下雕鹗堡、龙门所、赤城卫城等要地,占领赤城卫,赤城卫山高林密易守难攻而且境内多铁煤,其实比希望营更适合搞工业,到时候我们手握希望营与赤城卫休养生息勤练内功以待天时。

安排好赵家寨的防务,李石头的一营将在这里扩军为标,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事。

而张三和老赵则飞马赶回希望营,马上就要春耕,这是希望营的头等大事,一旦战事不利被封锁就只能靠自有的土地产出。

回到希望营张三就一头扎进公事房开始绘制后世小时候见过的两腿播种机,这种播种机体积轻巧,造型简单,一头牛一匹马就能拉动,最复杂的零件就是链条和齿轮。

一台播种机一天至少能够播种十亩,如果不考虑牲畜的休息问题,极限条件下能够播种二十亩左右,而且只需要一人即可操作,对于人力的解放有着莫大的好处。

张三现在就是要把这个播种机给复制出来,这种结构简单的农业工具对于这个时代的工匠来说并不难,他们缺少的是一种灵感,这是由于千年以来对于工匠的漠视和国人对技术敝帚自珍的陋习。

其实汉代就已经出现了类似播种机的耧车,可是就因为儒家对话语权的垄断,视工匠技术为奇淫技巧,对技术的不重视导致了很多技术的失传。

画好图纸张三跟老爹和一众工匠讲解播种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整个播种机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框架和种子箱这是最上层构造,种子箱下面有两个五公厘(厘米)的小孔。

第二部分是一根有三个齿轮的横轴,两边的齿轮要和种子箱的小孔大小一致,正好卡进种子箱的小孔里,通过横轴的转动拨动种子漏出,中间齿轮比较薄用来安装链条和前轮相连。这根横轴可以通过顶丝上下调节,用来控制种子漏出的速度。

第三部分是两个犁头通过立柱与框架相连,间距与种子箱的两个小孔一致,这个间距正好是锄头的宽度多一点儿,立柱上有管子连接种子箱和犁头,管子用什么制作无所谓只要不漏种子就好(后世一般都用聚乙烯塑料管)。

第四部分前轮,这个部分和车轮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中间有一个齿轮和后面的横轴用链条相连。前轮与框架之间可以调节高度用来定深。

最后一部分就是最难制作的链条,在没有大吨位冲压设备之前,只能用手工打制,效率不高还成本高昂!

在和工匠们讲解的时候,张三特意强调了标准化,保证每个零件都能够互换使用,特别说了种子箱内部要有一定的倾斜度。

图样尺寸定好,然后就是制模定型,到最后的零部件组装这些过程已经不需要张三操心,他只要等到成品出来进行播种试验就行!

通过播种试验农业司主事杨玉昌连声说好,直言有了这播种机今年的春耕很快就会完成,节省下来的时间完全可以投入到水利建设上去,今年的水利建设的进度一定能够提前完成。

“此播种机成本如何?”老杨问出了众人关心的问题。

“那要看生产多少了,生产的越多成本就越低,目前这样的试验制造成本这样一台播种机成本要五两银子!”工业司主事张大锤回答。

“成立一家农机厂,挂在农业司下,老百姓买不起也可以用租的方式使用,原则上每个村不低于十台,今年百姓既要还房款,还要还买马款,日子已经很紧张了,我们要灵活掌握,不能一刀切,老百姓看到播种机的好处自然会购买,可以先在公地上使用。让百姓看到播种机的优势!”张三拍板定下调子,老杨手中又多了一个部门。老杨唯唯称是,心中感慨万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