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一百零六章 图穷

大明帝国设计师 第一百零六章 图穷

作者:半老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04:22

第一百零六章 图穷

流寇进入北直隶,朝廷上下已是人心惶惶,所有明眼人都已经看出大明将亡。崇祯皇帝再次下诏罪己,并颁下勤王诏书,本来被雪藏的希望营势力,也被朝臣提了出来,没有人再敢说什么希望营居心叵测之话。

这时候就算希望营是有不臣之心,也比现在就被流寇灭亡要好的多。至少希望营一直表现的并没有将士绅赶尽杀绝的做法,而流寇每到一处最先倒霉的就是士绅,流寇不但要他们的财还要他们的命。

两相比较还是希望营更好一些,至少希望营不会随便要他们的命,只是夺了他们多占的土地。

面对生死的时候,在朝的官员选择了缄默。崇祯的勤王圣旨没有受到任何阻挠的发了出去,当然这个时候能够派兵勤王的地方军队已经不多。

崇祯发出勤王圣旨的第一时间就被京城的情报人员知晓,在圣旨还没有到锦州的时候,张三就已经知晓了圣旨的内容。

张三召集众人在民府大会议室开会商议下一步的行止,看着手下的文臣武将张三叹了口气说道:“此次出征将意味着我们将真正的进入这个帝国的权利核心,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目标,进入这个国家最高决策层,改变这个国家的面貌。

可是你们做好了管理一个庞大帝国的准备了吗为了这一天我们准备了十多年的时间,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秣马厉兵,使得希望营治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康,官吏的清廉程度也是整个大明最高的。可是当我们进入帝国核心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之后,我们还能保持初心吗?”

整个希望营除了在外地的高级官员,全部在这个大会议室内,张三很清楚,会议室内的大部分官员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官员,把当官当成光耀门楣的事业。至于什么理想初心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在张三看来这些官员能够按照要求将民府规定的任务完成就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官员。

真正能够改变这个时代的固有思维的是新式教育下教育出来的新式读书人,他们不再奉四书五经为圭臬,而是多门学科全方面发展。眼下这样的新式青年已经培养出一批,他们大部分都被安排到了各个新式学堂中继续进行新的新式教育。一小部分特别优秀的青年被安排进了各个职能部门,以及宋应星主持的科学院。

赵用贤如今已经六十岁了,多年身居高位让他自带一种不怒而威的气质。老头用目光扫视了一圈下面坐着的众人说道:“老夫不管你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咱希望营的规矩无论到了哪里都不会改变,我们最大的规矩就是依法办事,谁都不能越过法而行事。

此次进京勤王我们将会留在京城,组建新的内阁以及各级部门,如果皇帝愿意与我们合作,我们就执行第一套方案,若是皇帝不愿意配合,那我们就执行第二套方案。”

核心层的官员都是知道这两个方案的,当时在制定这两个方案的时候,许多人都是不可思议的。皇帝在华夏百姓的心里那就是神,是不可亵渎的存在。而希望营制定的两个方案都是将皇帝的神圣性打落凡尘,将皇帝只是当成一个职位,而不是代天牧民的神。

对于什么时候进入权力中枢,张三与赵用贤有过仔细的分析,只有在朝廷彻底的无奈之下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入主中枢。

入主中枢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有很多,并不是说走就能走的,不说锦州做为希望营的大本营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整个辽东也已经被希望营经营的如铁板一块。就说整个希望营的各个部门的只能转换就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一旦大本营人员全部迁往京城,锦州就会从希望营的中心变成地方城市,如何安排锦州未来的地位也是急需做出调整。

整个希望营的势力向北抵达冰雪覆盖的极地,向西抵达乌拉尔山将罗刹人向东方伸出的手彻底斩断。向南控制整个宣大山西,在海上经过与西班牙人的争斗夺取了西班牙在鸡笼的殖民地,为希望营开发大琉球奠定了基础。

海上的另一股势力就是一郑芝龙为首的海盗集团,在张三的引导和帮助下夺取了整个吕宋群岛,郑氏成了华夏子民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藩国。眼下就留下了一个在热兰遮城的荷兰红毛夷势力,方便与西方的贸易。

几天后崇祯皇帝的圣旨到达锦州,希望营接到了正式的勤王圣旨,前来传旨的还是张三的老朋友王承恩。接下圣旨之后,希望营上下立刻行动起来。

张三调动黄维忠的机动部队跟随自己一起从山海关入关,在进入山海关后顺道将山海关控制在希望营的手中,希望营不可能将自己的后勤通道控制在别人的手里。

拿下山海关的控制权后,刘存生第三镇接手了山海关的防务。坐镇宣府的李铁柱也在宣府集结第一镇的官兵由居庸关进入京畿之地与张三汇合,还有一支骑兵部队由巴特带领从张北城出发过宣府从紫荆关进入京畿之地。

三支人马加上后勤部队共计五万人马,浩浩荡荡地开往京城停驻在北通州张家湾码头。如今希望营家大业大,这些袍泽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回面,如今借着这个机会聚在一起倒是能够好好的诉诉衷肠。

到达张家湾后,张三带着人马就地驻扎起来,这个时候流寇的前锋已经到达固安黄村一线,距离宛平县城只隔着一条永定河。

一旦宛平失守,京城将彻底暴露在流寇的兵锋之下,看着按兵不动的张三,跟随大军再次当做监军的王承恩急了,一个劲儿的催促张三赶紧向宛平进发,将流寇挡在永定河对岸,不使陛下一日三惊。

无论王承恩怎么催促,张三就是按兵不动,虽然王承恩是个实诚人,但是实诚人不等于没有心眼儿,在尔虞我诈的后宫里能混到他这个地位的宦官只靠实诚会让人啃得连渣都不剩。

王承恩算是看出来了,这张三变了,不再是自己认识的那个勤于王事,不计毁誉的宣府总兵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