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九十四章 建奴迁徙

大明帝国设计师 第九十四章 建奴迁徙

作者:半老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04:22

第九十四章 建奴迁徙

襄阳城的陷落极大的打击了大明的军心士气,这已经是第二个亲王被流寇杀死,崇祯皇帝听到襄王被杀的消息异常震惊,不同于山西晋王一系的被杀,襄王一系可是成祖一脉,虽然世系已经遥远,但是那也是成祖子孙啊。

崇祯皇帝下旨给朱翊铭上谥号‘忠王’以表其忠,至于是不是忠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随着襄阳城破标志着流寇已经彻底成了气候,想要剿灭已经不是派出一两支兵马就能解决的。

-

不提焦头烂额的大明朝廷,在过去的一年里,范正阳的船队往来新大陆三次,陆续将辽东的几股汉人武装全部移送到了新大陆,沿着后世北美大陆的西海岸一路向南设置定居点。

今年将开始全面启动建奴的政体迁徙行动,建奴腾空的区域不能闲置下来,不然就会有新的渔猎民族填补这里的空白。

中原打成了一锅粥,流民遍地,虽然百姓苦不堪言,在生死线上徘徊,但是却给了希望营移民最好的机会,若是太平年间想要百姓移民,不动用武力,那是难如登天,现在都不用希望营鼓动,只要在黄河沿岸设立施粥点,流民就会顺着施粥点到达希望营指定的地点,在那里装船发往辽东各地。

只要战争不结束,流民就不会减少,移民就会有保障,站在希望营的立场上是不希望战争快速结束的。

在去年的移民行动中,建奴也派出观察人员跟随船只前往新大陆探查。探查的结果令建奴上下非常满意,除了一些顽固之人宁愿钻进山林也不愿出海迁徙到新大陆之外,大部分建奴普通百姓还是对活下去有着热切的期望。

崇祯五年春三月,海参崴的港口刚刚解除封冻,大批的军舰运输船就抵达到了这里。

建奴高层已经抵达海参崴多时,范正阳从自己的旗舰上走下栈桥。与前来迎接的建奴使者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与济尔哈朗打过招呼之后,双方开始就人员物资的上船顺序进行了协调。

首先登船的是建奴镶蓝旗,镶蓝旗的旗主本是阿敏,可是阿敏选择了进山与希望营进行对抗。建奴中愿意跟着阿敏进山的都进了大山,正蓝旗也是如此,莽古尔泰也带着一部分不愿意迁徙的建奴与阿敏合兵一处进了大山。

由于莽古尔泰与阿敏的缘故,两蓝旗的在旗旗丁都不满员,按照建奴的人员编制,每次将运送一个旗的人员物资,一个旗按照标准的五个甲喇每个甲喇又有五个牛录的标准,光是脱产的战兵就有七千五百多人。实际上选择离开的旗丁却只有五千人左右。

就是这五千旗丁加上家属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每个战兵都有家属,家中还有包衣奴才,级别越高家里的人口就越多。平均下来每个家庭至少要有十个人,这还不算牲畜物资的运输。

希望营的运力要达到一次性运送十万人以上的运输能力,才能一次性将建奴的一个旗全部运送到新大陆。

这样的运力按照每条运输舰装载五百人,至少要调集二百艘运输舰。

这样的运输规模不要说希望营,就是放眼整个世界也是头一回有如此规模的船队进行人口迁徙。

为了保证运输的安全,希望营上下尽量做了一切可以想到的预防措施。可是还是无法避免因不适应海上颠簸而造成的死亡,在海船上死亡的尸体,无论家属如何恳求留下尸体在靠岸的时候入土为安。

驻守在船上的海军陆战队官兵都毫不犹豫地将尸体抛下大海,这就是在大海上远航的残酷性,死了之后连全尸都没有。

建奴的愤怒并不能改变最后的结果,他们在上船的时候,所有的武器装备全部被扣了下来,在船上他们连尖锐一点的木头都找不到,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反抗余地。

好在这条航线经过两年的探索航线已经成熟,无论是对海上洋流的掌握,还是对航线上季风的了解,都已经做到了如指掌。

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船队终于停靠在了此行的目的地,也就是后世的洛杉矶一带,把建奴放在这里纯属就是为了挑起与西班牙的矛盾,这片土地理论上是属于西班牙的上加利福尼亚州,当建奴来到这里,肯定会被西班牙的墨西哥总督府当成挑战者。

济尔哈朗做为建奴的先锋,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仔细打量着这里的环境,做为一个常年在白山黑水之间生存的老猎手,济尔哈朗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块不适宜耕作的土地,干燥的环境倒是适宜放牧。

看来希望营就没想让大金在新大陆种地,这是希望大金过游牧的生活。

等到所有人员物资全部卸到岸上,范正阳嘱咐济尔哈朗:“一定要先把营地建设起来,有了营地老弱妇孺才有安全感,食物来源并不犯愁,这里有数不清的猎物,女真人又是天生的猎手。这片天赐之地只要人不懒惰就不会挨饿。”

“范将军所言正是,我等这就组织人手伐木建营,不知将军何时返回辽东继续运送我族之人?”

“济尔哈朗将军,在你们营地未建立起来,我舰队将为你们提供武力保护,直到你们营地建成有了自保的能力,我舰队就会立刻返程继续运送你们的下一批族人。不过我要叮嘱你们一句,这里可不光就你们一家人马,再往南就有白皮番鬼建立的殖民据点,那里盛产黄金白银,这些年流入大明的白银除了倭国的就是从那里运到大明的。”

听到再往南去就有大银矿,能够挖到取之不尽的银子,济尔哈朗的眼睛里贪婪之色一闪而过,很快就恢复了平静。眼下可不是发财的时候,首先要做到的是自保,只有大金在这里完全站住脚跟,才能开始向南扩张。南边的大银矿又没长腿,只要大金将兵练好,那些银矿早晚都是大金的囊中之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