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九十章 流寇壮大(为书友XuS加更)

第九十章 流寇壮大(为书友XuS加更)

汇报完在倭国工作的沈英杰准备告辞离开,张三叫住他:“迎接被着急走,回天津的时候,把带回来的五百万两银子带一百万两银子交给赵开义。”

“是!先生!”

沈英杰很自觉的没有问这银子为什么要运去天津,答应一声就出去找范平安要提银子的批文。

这笔银子已经入了度支司的官库,没有合法的手续任何人都无法从官库里拿走一两银子。

范平安带着沈英杰去度支司拿着批文通过审批之后,又跑了一趟银行的铸币厂,在银行铸币厂的管库里将一百万两的银元提出来。一百万两银元的重量就是十万斤,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好在锦州城就在海边不远,搬运不是特别的费力。

海军官兵吐槽:“若是知道还要运到天津,何苦将银子搬下来。”

上官瞪眼道:“哪那么多废话,咱们这银子能和倭国赔的银子一样吗?咱们这银元可是又好看,又好用,要我说就是一元换一两二钱银子都值。想一想你们这一次出海得了多少好处,再加上海军的作战奖励,你们每个人放到大明都是小财主。”

海军官兵的吐槽也是无心之语,不过是觉得上官没有合理安排好交接,多费了一遍手续,白白浪费这么多时间。

被上官训斥之后,也是知道话不能乱说的道理,都识趣的闭上了嘴,至于真是军府两府没有做好交接吗?

当然不是没有做好交接,而是故意为之,这是程序正义。涉及到财物的交接,必须要一文不差的交接到度支司,然后再按照预算进行合理的安排,不允许私自截留一文钱。

财务制度必须严格,尤其是军队,后勤必须掌握在政府手中。不然军队这种暴力机器,一旦失去控制,就是天大的灾难。所以规章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哪怕为此增加成本。

沈英杰返回天津之后,将银子交给赵开义之后,就不再理会民政之事。开始了海军的训练任务,经历过战火的海军官兵,开始总结海军的长处和短板。

赵开义在十天前就收到了张三的指示,这一百万两银子全部交给巩永固,由巩永固带进大内,亲自交给皇帝陛下。并且将此次对倭战争的始末详细的向皇帝陛下汇报,让皇帝陛下心里有数。

当然赔款的数额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弱化,不能让皇帝知道真实的赔款金额。眼下希望营还在朝廷的体制之下,与倭国签订的条约也是代表大明进行签订。

可以说这是两个国家之间具有法律效力的条约,若是不能在朝廷方面通过条约,以后会有很大的麻烦。

这一百万两银子就是对皇帝的贿赂,并且还保证以后每年都会有五十万两的银子讲给皇帝的内帑。让皇帝知道只要保证条约在朝廷顺利通过,以后每年都有钱拿,若是没有通过,那以后每年的五十万两就打水漂了。

就现在大明的岁入,整个陕西和中原都成了官军和流寇的战场,别说收税了,每年少往里面扔点钱就是好的。

整个长江以北现在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可能是流寇见识过希望营火器的厉害。闯献两营流寇都非常注重火器的装备,由于缴获官军的火器质量太差容易炸膛。流寇收集了大量的工匠,自己制作鸟铳。

流寇现在是一支以军事为主的队伍,军事任务高于一切,所有的资源都会倾向军事装备。

闯献两营的人马进入中原就开始总结,为何会对希望营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两营之中有不少都是边军的逃军。这些人虽然都是非常油滑的兵油子,但是最起码的眼力劲儿还是有的。

流寇对总是败给官军总结为三大原因,第一是官军训练有素,第二是官军铠甲精良,且有骑兵优势,第三是官军有武器装备优势。

尤其是希望营,更是有绝对的火器优势。在山西被希望营赶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连冲到近前进行拼杀的机会都没有。

这是一种让人绝望的感觉,尤其是希望营那连绵不绝的炮击,更是地动山摇,似乎要摧毁一切。

从陕州进入中原之后,流寇便开始有意识的培养老营人马,老营人马吃最好的饭食,穿最精良的铠甲,用最犀利的兵器。

不到关键时刻老营人马都不出战,只作为监军和预备队存在。只有在关键时刻才出动老营,一战决定胜负。

除了重视老营的建设,流寇们明白了工匠的重要性,每到一地优先掠略工匠,并且给予工匠老营的待遇。

这些原来在朝廷治下的工匠,过得如同奴隶,在进入流寇营地之后,竟然神奇地发现自己能吃饱了。饱饭对于这个时代的黔首百姓来说,那就是一种奢望。

给予了工匠优厚的待遇,工匠们自然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在给流寇打制器具的时候都十分用心,流寇所产的武器装备的质量居然超过了官军。

虽然流寇获得铁料资源的渠道不多,但是却能集中在一起打制武器,保证老营武器装备供应。

尤其是流寇们成立了由全部装备鸟铳的鸟铳队,凭借比官军更好的质量,往往在出战的时候就能够打官军一个措手不及。

面对灵活机动实力越来越强的流寇,官军的处置经常是顾此失彼。

虽然在正面战场上官军的作战胜率还是很高的,但是却无法抓住流寇真正的主力,每每击溃的都是流寇裹挟的流民,这些随时都可能倒下的饥民在流寇的眼里就是消耗品。

大浪淘沙之下,只要经过几轮淘汰,能够活下来的流民就变成了经验丰富的老兵。

这些人就会被各营的头领收进老营成为核心人马,官军成了帮助流寇练兵的存在。

这种情况之下,流寇越剿越多,已经蔓延到了整个中原与关中地区,官军只能守住重要的大城不被流寇攻破,以及守住运河一线保住漕运安全。

这时候朝廷岁入大部分都投入到剿灭流寇的行动当中,本来在辽东已经不需要继续投入的情况下依然在继续加征辽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