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七十一章 航线节点的控制

大明帝国设计师 第七十一章 航线节点的控制

作者:半老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04:22

第七十一章 航线节点的控制

对于范正阳的保证,张三不屑一顾,冷笑道:“你知道新大陆有多大吗?建奴上了岸之后若是一路向内陆开进,你们能有那么多人手盯着他们吗?”

范正阳脸一红,知道自己说话有些想当然了,赶紧低头认错,在先生面前认错一点都不丢人:“先生,那要如何保证建奴只能向南,而不是向东呢?”

张三没有着急说出办法啊,而是拿出一张北美地形图,这些地图都是根据自己浅薄的地理知识和徐光启等与西夷传教士接触之人印证后绘制出的地图。

对于张三时不时就能拿出一些让人意外的东西,手下之人已经见怪不怪。范正阳将地图帮着张三挂在墙上,看着墙上的地图范正阳感慨道:“先生真是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属下亲身去了一趟新大陆,并且将沿途的海路和山川地理绘制成图,可是看看到先生所绘制的地图,就像亲身去过新大陆一般。”

“我这也是听徐公等人说的多了,脑子里就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地图,精确的地图需要你们亲自走一遍才能绘制成型。

就像我画的地图只能知道个大概的位置,而你们画的地图却能清楚的知道哪里能够停靠,哪里有什么特产,在哪里能够得到什么样的补给,这些实际勘察出的成果,是凭空想象永远也做不到的事。

你们接下来的任务很紧张,休整半个月后你们还得继续启程,这次跟随你们出发的有两艘一千吨标准排水量的大船,这两艘大船将搭载来自中原的流民跟随你们沿途安置在你们认为需要驻守的关键节点。

你们一定要保证他们的生活安置问题,不能让这些信任我们的百姓刚出了虎口,又进了狼窝。”

“放心吧先生,别说是丰饶的新大陆了,就是沿途那些一名不文的岛屿,每个岛屿也能养活一两千人,当然一个岛屿上没必要安置那么多人,只要安置一个编制好百户,通过军事化训练,让他们有一定的自保能力。属下的意思是我们每一千里安置一个补给点,这些补给点的百姓只要为我们来往的船只提供补给就能养活自己。”

“一千里安置一个补给点倒是可以,不过这样的小型补给点可给你们补充不了什么好的东西,你们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有些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就不要强行耕种,免得得不偿失。”

“先生说的是,此去新大陆一路行经之地大多荒蛮,没有多少可以耕作之地,甚至沿途的岛屿连棵树都没有,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直到我们靠近新大陆一路南下开始,才出现了大片的森林,天气也逐渐的热了起来。

不过先生放心,即使不种地移民也饿不着,每个岛屿上都有数不清的鱼和动物,就算只凭借狩猎百姓也不会饿肚子。只要我们的航线保持不断,通过贸易互补相信移民的百姓一定能够过上好日子。”

“暂时只能如此,等到我们的条件逐渐改善,这些海外孤岛的驻守还是要海军自己的来负责,让普通百姓在这种荒岛上驻守并不人道。”

“先生这是为何?我们让他们在海外获得新生,怎么还不人道了?”

“人是需要社会的,把一个百户的百姓丢在荒岛上,这几百人根本无法繁衍下去,用不了多少年,这些人就会消亡。我们这么做就是人为的让他们自我消亡,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人口进行生育交换,近亲生育是唯一的选择,而近亲生育就会导致各种遗传疾病,直到整个村落消亡。”一个几百人的部落,在不与外界接触互相通婚的情况下,迟早都会陷入近亲生育的陷阱。

“先生!有那么严重吗?就是咱大明也有不少表兄妹成亲的,这往往还会为人称道,可以说是亲上加亲。”

张三没法给他讲清楚近亲生育的危害,因为这个时代无论东西方都流行近亲结婚,无论西方的血统论,还是东方的亲上加亲。要想彻底的明白近亲的结婚的危害还要在基因发现以后,科学家发现近亲生育的婴儿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可能性更大,若是迭代近亲生育这种危害更是会无限放大。这也是后世大多数国家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无法解释那就不解释,暂时先用移民过渡一下,等到海军的建设发展起来,完全可以用轮换戍边的方式进行驻守。

范正阳在旅顺休整了半个月后,又开始踏上了苦逼的远航,这一次他的船队换成了两艘一千吨的大船和八艘五百吨的中型船,从新大陆返回八艘老式二三百吨的纯木制福船被丢给船厂,进行保养维修之后,将交给港口部队做为日常巡逻使用。

再次踏上前往新大陆的航程,就已经是轻车熟路,此次出发船上拉着两千多人的中原流民,以及还拉着数量不少的牛羊。这些牛羊都会以贷款的方式发放到流民手中。流民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没有家庭的单身青壮基本上都被送进了矿山开始漫长的挖矿生涯。

范正阳将一艘千吨大舰作为自己的旗舰,在海参崴经过短暂的休整补充淡水之后,横跨鲸海在虾夷岛的最北端停下,卸下一百户流民,在后世日本的雅内安置下来。这里的纬度与辽东松花江流域差多,濒临宗谷海峡,渔业资源丰富,依靠打鱼就能填饱肚子,种地一年可以种植一茬。在没有农药化肥的时代,只能是广种薄收。

如同牵线木偶般的流民告知他们今后将在这里生活,并且每户人家给牛一头,给羊十只。流民们跟做梦一般,这希望营到底是想做什么,把他们拉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还给每家发放牛羊。

虽然这些牛羊都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偿还的,但是流民自动把偿还这两个字给屏蔽了,大官说的清楚,种地每家按人口每人开十亩荒地,三年之内免税。牛羊的折价只要三年之内以粮食的方式还清了就行,这样的好事上哪里找去,有胆大的流民问:“大官人!俺问一句中不中?”

“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我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范正阳临时客串了民政官的角色。

“恁能不能告诉俺们,三年之后官府收多少税啊?俺们心里也有个底。”

“亩收一斗,你们开出的土地后面会有工作人员来给你们量地,多出来的土地官府以一亩一两银子的价钱回收。你们开出的土地不允许买卖,只能自己耕种。”

流民们没把这句话不能买卖的话当回事,哪个龟孙才愿意卖地,不是被逼上绝路谁愿意卖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