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二百六十章 孙传庭演讲

大明帝国设计师 第二百六十章 孙传庭演讲

作者:半老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04:22

第二百六十章 孙传庭演讲

关于轿子的问题谈完,张三休息了一下,下面各个官员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对于不能坐轿的问题,其实希望营内部大部分人到是无所谓的态度,毕竟拔出泥腿子才有几天,还没有养成富贵习惯,只有少部分读过书的人还是颇有微词,认为官员不坐轿坐马车也行,可是家里有女眷的怎么办,总不能上街买个胭脂水粉也赶着马车吧,没几步的路程轿子是最方便灵活的工具,总不能让自家的女眷抛头露面吧。

读过书的人男尊女卑的思想更加的顽固,女人在他们的眼里就是一件特殊的私人物品,既然是私人物品,当然只能属于私人,外人看上一眼都会觉得吃亏。男女平权的推动任重道远。

好在希望营读过书有功名的人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他们的普遍职位也不是很高,对这种推行男女平权的抵制也不是特别的强烈。

不让坐轿,以后出门的时候带个幂篱不就行了。

张三喝了一杯水,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刚才我所说的问题,不是今天的议题,是我偶然发现的问题,这个问题今天就不再谈,希望你们能够洁身自好,不要做有所集体名誉之事。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是山西巡抚的人选,你们是否有合适的人选?”

众人神情一震,大家知道张三口中的‘山西巡抚’这个职位可不是当初朝廷任命的山西巡抚那个摆设。

这是实打实的一高官官,山西是目前希望营唯一能掌控的一省之地,这首个巡抚人选,今后的前途无量啊。

各司主事心中到是平平淡淡,他们知道不可能让他们去山西的,他们的级别应该是高于山西巡抚。那么有资格竞争山西巡抚的人选就不多了,首先要有足够的政治经验,还要有一定的资历。

“老夫选朱大成,老朱在崇礼县的任上干的不错,又有充分的基层经验,不会被居心叵测之辈糊弄。”赵用贤首先举荐了崇礼县知县朱大成,崇礼县的经济发展仅次于首府宣府镇城,这样好的成绩与朱大成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元洁先生举荐了朱知县,大家还有别的人选吗?”张三继续问道。

孙传庭一颗心悬了起来,看来自己这山西巡抚还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就算是张三也不能改变会议最终的结果。

对于山西巡抚这个炙手可热的职位大家的心里都很眼热,可是夹带里都没有拿的出手的人才,谁也无法提出新的人选。

张三见无人说话,便继续说道:“朱大成只有治理一县的经验,冒然提拔到一省巡抚的位置上有些揠苗助长,我提议孙传庭上任山西巡抚,他本来就是朝廷委任的山西巡抚,只是由于我身边离不开他的帮助,才不得成行,如今正好可以去山西赴任。我知道这不符合官员异地为官的规矩,但是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不可拘泥于常理,说实在话我们大家都没有治理一省之地的经验,宣府充其量就是一府之地,通过山西的治理,我们能够得到宝贵的施政经验,我建议传庭为巡抚,朱大成为布政使副之!各司安排得力人员与这二人搭成整个山西的领导班子,用心经营山西,让山西成为我们稳固的后勤基地。”

众人一片哗然,任谁都没想到张三会选择孙传庭做山西的主官,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反对。

反对的理由就是孙传庭是进士出身,他是现在体制的得利者,加入我们之后无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不一定能赶上他现在生活。

正因为如此,孙传庭是不会背叛他们的阶级,没有人放着好日子不过,终身奋斗只为过不好的的日子。

张三笑着说道:“诸位先别急着下定论,不妨先听听孙伯雅是怎么看待他们这个阶层的,以及他对我们的看法,他是旁观者清,可能他的视角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孙传庭没想到自己想要做这个山西巡抚,还要说服会议室中反对自己的人,孙传庭很清楚这些人为什么反对自己当山西巡抚,除了他们说的自己还没有取得他们的信任之外,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在希望营寸功未立,一下子就登上高位,让他们的心理产生了落差,同时他们也在担心以后投靠希望营的读书人越来越多,他们担心失去现有的位置。

不管成与不成自己都要争取一下,至少希望营能给人一个公平施展的舞台。

孙传庭站起身冲着四方作揖道:“诸位长官和同僚,传庭加入希望营不久,某坦言刚开始时是怀着刺探的目的来到宣府,希望找到希望营崛起的秘诀,某一开始对希望营士绅的做法是颇有微词的,觉得希望营如此践踏士绅的尊严,破坏乡村的基石,这样目光短浅之辈必然不能长久,依靠奇技淫巧只能兴盛一时,一旦没有了奇技淫巧之利败亡不过悠忽之间。

可是随着某在希望营的日子久了,这种看法越来越少,某看的出来,希望营做什么事情都是条理清晰,不是如流寇般毫无条理可言,而是做每一件事都是目的性极强。

希望营无论做的什么事,首先都会考虑百姓的承受能力,这是大善大仁,最让某触动的是在关外发生的一件事,一位举人老爷妖言惑众,被希望营揭穿之后又提出无礼的要求,虽然他的无礼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但是希望营只是勒令他在难民面前将谣言交待清楚,并未将他怎样,最后还是将他放回了营地,这样一件不大的事,却代表了希望营一种处事态度,那就是希望营不嗜杀,这样的人如果是某来处理,肯定就一刀将其诛杀,如此妖言惑众不杀是容易动摇军心的。

后来我问过先生,为何不把那人杀了,先生说用什么法令杀人,他不是军人,不能套用军法,民法里说几句谎言造成影响的顶多是服劳役恕罪,若是没有造成损失那也就教育一番完事,这是我们的内部矛盾。这是某听到的最让某感到心安的话语,希望营有规矩,看似管得宽,实际上却是在保护大家,只要不犯错,天王老子都拿你没办法。

这个时候某对希望营的看法完全的改变,这根本就不是一个草头班子所具备的品质,汉高祖进咸阳约法三章,得到了咸阳的民心,从而奠定了几百年的汉室江山,孙某遍观史书发现历代成大事者,皆守规矩!

而这规矩就是就是希望营所说的法,若是人人都能都能尊法守法,老百姓自然就能和睦相处,使百姓生活安宁,和睦邻里也是当政者应该负起的责任。

某也知道大家对某的不信任有一条就是某是进士出身,是你们口中的官老爷,官老爷怎么会和泥腿子一起清除官老爷,这不是自己准备干掉自己吗?

刚才某已经说过,某眼中的希望营不是一个随意蔑视人命的地方,某也相信只要不是罪大恶极之人,希望营不会对士绅怎么样,只要士绅愿意放弃自己的特权,希望营还是能够与士绅和睦相处的。

孙某将来会是士绅眼中的一根标杆,只要他们能看到孙某在希望营的体制中一样能够一展所长,相信他们反对的就不会那么激烈,当然善财难舍,放弃手中的利益可能会心痛很长时间,直到他们找到新的让家族富贵下去的方法,士绅兼并土地那是因为没有其他办法让自己的家产保值,如果有更好的办法让他们的财富不失,甚至比买地的收益还稳定,相信他们会放弃手中多余的土地的。

孙某是进士,也是士绅,是希望营斗争的对象,但孙某要说的是不是每个士绅都是贪婪无耻之徒,就像不是每个流民都是因为被士绅大户欺压,被贪官污吏、胥吏衙役敲诈勒索活不下去才选择的逃亡。很多士绅在家乡有着不错的口碑,他们修桥铺路、乐善好施在百姓当中有着很高的威望,这样的士绅我们应该区别对待。有些流民中也有好吃懒做,奸滑无耻之辈。

孙某跟随先生入京师勤王征战,亲眼看到希望营将士是如何与建奴拼死作战,立下了赫赫的战功,然而朝廷又是怎么对待我们的,一道旨意将我们调到辽东,并且还不给钱粮,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打着让我们与建奴互相消耗,朝廷坐收渔翁之利。

面对如此的不公正待遇,先生没有任何怨言,还是在努力为辽东之战谋划,用先生的话说,我们打仗不是为了某一个人,而是为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在与建奴的作战中,我们亲眼目睹了建奴的残暴不仁,他们破关进入中原以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同时为了增加他们的人口,杀掉了所有的老人与儿童,只留下青壮与妇人。

在关外的难民营地里,孙某没有看到一个稚龄的孩童,也没有看到一个白首的老人,这样残暴的部族若是让他们在中原再肆虐上几回,我们的北方还有人吗?

朝廷上下只知蝇营狗苟,根本看不到这些,或者是即使看到了也只是装作看不到。

这样尸位素餐的官员占据高位,天下百姓怎能不怨声载道,指望这样的朝廷,天下何时能安,百姓何时才能不再流离失所。

既然朝廷无法履行自己的责任,那我们希望营就负起中兴天下的责任,用我们自己的方式重开日月,再造华夏。

孙某不才,也有三分志向,七分干劲。愿与诸位共同见证我希望营重铸华夏的那一天!”

孙传庭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孙传庭在演讲中聪明的没有咬文嚼字,说一些华丽的语言,他知道在希望营这个团体里,大家都很务实,说一大堆华丽的语言让大家听得云里雾里,反而是失分的选项。

张三不止一次跟孙传庭说过,文字是用来记录和表达我们思想的载体,不是越华丽越好,而是越简单明了越好。

尤其是公文,必须做到一眼就能看清公文的意思,不能让人产生歧义,读书人把文字文章写的晦涩难懂,无非是想提高读书的门槛,让普通百姓在没有名师指导之下,根本无法读懂文章的含义。

希望营的公文用词与话本小说无异,都是文字通俗易懂。让只要读书识字之人就能读懂文中的含义。

孙传庭的话说完之后,张三抬手止住众人的掌声,说道:“我在《华夏时报》发行时曾经说过一句话,‘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是人才我们不看他的出身过往,只看他是否认同我们的理念,愿意为了我们这个理念奋斗,那我们就要重用他们,我们需要团结一切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对付那一小撮顽固的反对派。孙伯雅是进士出身没错,是既得利益者也没有错,但是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他认同了我们的理念,愿意为我们的理念付出努力,我们为什么不给他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呢?

有人说他是山西人,去山西当山西的主官会不会任用私人,让山西成了他的一言堂,让我说你们这是多虑了,这正好可以检验我们的监督体制是不是能够得到有效的运行,他孙伯雅任用私人,这官员的审核可是在廉政公署的手里,若是他能把私人安插到山西各地,说明是你们的监督部门失职了。

我们定下这个官员的监督制度不是为了抓官员的小辫子,而是为了警醒官员,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好了我就说这些,下面大家开始投票吧,孙伯雅是否赴任山西取决于大家的票数!”

孙传庭看到众人将代表反对或者赞成或者弃权的纸片投入投票箱,这种方式孙传庭并不陌生,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却知道朝廷廷推内阁辅臣,常用这种方式,无非是朝廷那种廷推是明的,谁投了谁的票大家都知道,儿希望营的投票是不记名的,每人手中有一张印刷好的纸片,你只要勾上自己想要的结果放进票箱即可。只要个人不说,没人知道你偷了谁的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