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二百三十五章 决战前夕 为书友泰罗奥特曼a

第二百三十五章 决战前夕(为书友泰罗奥特曼a加更)

建奴眼瞅着打不下昌黎,又拉不下脸撤走,只能在城外叫嚣挑战,让包衣奴才们在城下喊话,邀城中之人出城浪战,一连串亲切的问候,都想与左知县的先人女性发生点超友谊的故事。甚至还学着《三国演义》的样子给左应选送上一套女装,左应选收下之后转手就送给了煮金汁的妇人。

城头之人听得目呲欲裂,左应选因为守住昌黎,在城中百姓的心目中威望大增,百姓听到建奴侮辱知县老爷,都是恨不得现在就出城与建奴决一死战。

左应选却是风淡云轻,如此低劣的激将法,也就建奴这样的野蛮人才干的出来。

左应选下令不理建奴的叫嚣,只要守住城池建奴自退,建奴看到激将法并不能起到作用,也就没了辙,这样一座小城大动干戈肯定能够攻的下来,但是建奴是来抢劫的,不是来占地盘的。

费尽力气占下如此大的地盘,若是没有多少收益,岂不是得不偿失。

城外的建奴在纠结了三日之后忽然之间全部撤离,左应选担心有诈,还是让乡勇在城头多驻守了两天,直到发现建奴真的退走才放下心来,解除防御状态。

——————————

昌黎县的个例虽然不说说明建奴没什么了不起的,却不能说明明庭各地的防备已经松弛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整个蓟镇、永平也就守住了一个昌黎县。

地方上不行,主力部队一样不行,无论哪里来的援军都没有野战能力,只能结阵跟在建奴后面看着建奴肆虐。

明军就这样一直苟到崇祯三年的到来,各路援军陆续到来,战力如何不知,人数看起来要超过建奴一倍的数量。

这时候的孙承宗才有了一丝与建奴对阵的底气。正式下令开始进攻遵化,正式打响了反击建奴的战役。

然而当官军开到遵化却发现遵化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建奴早已不知什么时候撤走了。

城头上还插着建奴的旗帜,甚至还摆着许多稻草人,这种一眼就能看出的故布疑阵,就因为大明失去了野战能力,夜不收也不敢抵近侦查,建奴如此拙劣的计策竟然能够得逞。

张三登上城头看着城头上的布置,心中甚是好笑,后世之人都传言建奴人手一本《三国演义》,看来此言非虚。

张三对皇太极耍的这些阴谋诡计不屑一顾,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虚的,对于张三来说,能平推的时候绝对不拐弯。

看着城头上的布置孙承宗暗自叹气,自己又被建奴耍了,可是这种伎俩对于明军来说却是无解,建奴的斥候游弋在大军周围,小队的夜不收根本不是建奴甲兵的对手。出去哨探的夜不收只敢远距离的观望建奴的动静,却不敢过于迫近,一旦被建奴斥候发现基本上就是十死无生。

在遵化略做休整之后,大军继续向东接管永平府各个州县,基本上都是只剩一座空城。

到这时候要是再不明白,建奴是打算出关了,那孙承宗可就真的白活了!

此时的建奴大军都集中在了三屯营,此地距离大安口、冷口和喜峰口都不远,这里堆积着大量的金银细软和粮草辎重。

这些财物都是建奴入关以来的收获,只有将这些财物安全的运回辽东,那才算圆满的完成了这次的入关之行!

在这里驻扎的目的不是为了别的,这么多的物资需要的车马那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眼下营地里都在加紧时间打造大车,每打造好一辆大车马上就装好物资,等候起运。

等到孙承宗指挥着勤王大军追到三屯营的时候,建奴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前锋的车队已经出了大安口,留在后面殿后的都是建奴最精锐的甲兵,建奴知道这个时候是拼命的时候,拼过这一场后,赢了抢到的财物是自己的,输了丢下财物,自己灰溜溜逃回辽东。

大明与建奴两大军事集团在三屯营拉开了大战的帷幕。

大明这边孙承宗自领保定军、山东军和大名府乡勇为中军,张三领宣大之军为左翼,河南兵、湖广兵和四川兵为右翼,由一员女将统领。

这个女将却没有人敢于质疑,人家一家一门忠烈,虽然是土司,但是忠君爱国之心可比一些满嘴忠孝仁义,一肚子男盗女娼的货色强的多。

女将的名字叫做秦良玉,字贞素,四川石柱宣抚使马千承之妻。在马千承受宦官邱乘云陷害亡故于狱中。时马千承之子年龄太小不能承继石柱宣抚使之位,秦良玉以一介女流接任石柱宣抚使。一生之中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是整个男权社会唯一一个树碑立传的女将军。

这样一个女英雄做一部主帅,无人敢于质疑。

建奴这边的对阵是皇太极率领两黄旗坐镇中军,直面孙承宗的中军,代善领两红旗为左翼对阵女将秦良玉。多尔衮、阿济格与多铎兄弟领两白旗为右翼对阵张三的宣大军。

战鼓声中两军开始了远程攻击,明军中军的火器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什么佛郎机、碗口铳、虎尊炮,神火飞鸦、百虎奔雷箭。统统摆在阵前也没个章法,只是放上一轮能不能打中只有天知道。

左翼的宣大军远程火器就简单了许多,主要是希望营三标的十五门标属火炮,在近二十万人的对战中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张三根本就没打算动用这十五门火炮做远程打击力量,只把他当作步兵支援武器,在步兵吃紧的时候,进行火力支援。这是但凡懂点军事的人都知道的步炮协同。大同军由于是以骑兵见长的满桂率领,军中的火器没有多少。明军的装备完全取决于主将的喜好,随意性很大。根本就形不成统一的规模。这也是明军大兵团作战形不成战斗力的一个原因。

而右翼的南方军队则是由冷兵器组成,最醒目的就是秦良玉带来的一万石柱白杆兵。一个个瘦小精悍,训练有素。绝对是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冷兵器军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