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二百零四章 通州攻防战(十五)

第二百零四章 通州攻防战(十五)

如此大张旗鼓的报捷,不可能不惊动朝廷各部官员。当他们听说一次大捷斩首建奴真奴首级四百多颗时,第一反应是绝不相信,第二反应就是杀良冒功。

一些心急的言官已经开始准备好笔墨纸砚,准备写一篇华丽的弹劾奏疏,弹劾希望营杀良冒功。

言官都是两榜进士出身,文笔自然是没话说,略一思索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就已经一挥而就,不像某个连扑街都算不上的起点写手,二千字都要扣手指头,绞尽脑汁!

弹劾奏疏写就之后,正准备递到通政司,却听到了新的消息,报捷的首级是由陛下贴身内侍,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押运回来的。

言官们这下子更有了话题,这是妥妥的阉竖害民,我等正人若是不弹劾这祸国殃民的阉贼,如何对得起读过的圣贤书。

于是众言官把写好的奏疏撕掉,各自又重新写了一封言辞更加激烈的奏疏,甚至都用上了内侍勾结边臣,杀良冒功图谋不轨的大杀器。

当皇帝的最怕听到什么?第一肯定是谋反,自古谋反不成功者就没有好下场的。

这样的攻讦已经超出了朝臣斗争的范畴,朝臣之间的弹劾,你弹劾我贪腐,尸位素餐,荒淫好色等等都行,但是有一条底线是不能碰的,那就是谋反!

这是因为一旦弹劾谋反,就有可能让人家一家抄家灭族,这得多大仇恨才能下此毒手。这种弹劾一般都是双方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境地才会无所不用其极,以至对方于死地。希望营和这些言官并无牵涉,这些言官为何要置希望营于死地。

奏疏如雪片般飞入通政司,一天的时间通政司就收到了几十封弹劾希望营的奏疏,其中还有一些是连王承恩也一起弹劾的奏疏!

崇祯因为已经知道真实的结果,兵部职方司已经点验完毕建奴的首级,全是最新的首级,而且全部是真奴,通政司送来弹劾的奏疏被崇祯全部留中。

次日的早朝上,一群御史言官如同疯狗一般,开始疯狂弹劾希望营杀良冒功。

早朝刚一开始就进入了斗争的白热化,站在龙椅旁边暗暗捏了一把汗,得亏张三临走时交待,一定要盯着职方司点验完毕之后,拿到职方司的回执才能离开,王承恩的心腹小宦官一直盯着职方司的点验人员看完最后一颗首级,才拿着回执赶回后宫,将回执交给王承恩。这时候回执已经在皇爷的御书案上。

看着丹陛下的群臣几乎一边倒的弹劾希望营,弹劾张三杀良冒功。崇祯并没有表态,只是问了一句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的话。然后就拿起一本奏疏看了起来,也不管下面的群臣在干什么。

众臣傻眼了,皇帝这是什么态度,我们都这么卖力的弹劾了,您倒是说句准与不准的话啊!

皇帝不说话众臣只能站在丹陛下等着,大殿里静了下来,甚至能听到彼此之间的呼吸声。

沉默了足有一柱香的时间,皇帝终于放下手中的奏疏,问道:“诸位爱卿,现在朝廷最应该做的事是什么?”

皇极殿的拢音效果很好,皇帝的话虽然声音不大,但是还是传到了每个大臣的耳朵里,皇帝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想糊弄过去吗?

“陛下!臣等弹劾希望营杀良冒功、图谋不轨,陛下当速作决定,以免夜长梦多!明君者当能听从臣子之谏言!”一个沉不住气的御史言官直接对崇祯开顶。

“你是何人?”皇帝不可能认识所有的大臣,尤其是数量众多,却官职低微的言官。

“臣监察御史宋可久!”

“原来是宋卿,宋卿言之凿凿弹劾希望营杀良冒功意图不轨,可有证据!”皇帝问道。

“证据?”宋可久愣了,御史弹劾什么时候要证据了,只要猜测合理,就能弹劾。可是皇帝问话不能不回答,宋可久举着笏板拱手行礼道:“陛下臣乃言官有风闻奏事之权,况且希望营刚到通州就能打出斩首四百多级的大胜,叫人如何相信!臣还听说这希望营刚到通州不想着与敌交战,而是把通州粮仓给封了,不得不让人怀疑这希望营有不轨之心!”

“你们也是和宋卿一个意思吗?”崇祯冷笑道,这是图穷匕见了,看来张三封锁粮仓拿住了这些人的痛脚,这是打算不死不休了。

一大片官员出来点头应是,在人群中却有一人大冬天的满头大汗,这人是兵部职方司郎中,他万万没想到昨天自己亲自点验的首级会引起这么大争议,也没人来自己这里问问首级是不是真的,陛下必然会让自己表态首级到底是不是真的,自己已经把点验结果签署了,皇帝问起来自己已经不能改口,只能实话实说,可是说了实话就会得罪整个官场,从此自己在朝廷恐怕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

崇祯恨透了御史这个风闻奏事的权力,这就等于给了御史我怎么骂你都不用担心受到惩罚的权力,正因为御史言官的这项权力,让小小的七品御史敢在朝堂上与部堂高官叫板。

朝堂上竟然没有一人为张三说一路公道话,崇祯心中的怒火中烧,朕若是连这样一个一心为国的孤臣都保不住,还有谁会为朕卖命!

崇祯忍着怒火问道:“昨天首级拉到兵部职方司,朕想知道,你们中间可有人去看过,那些首级到底是真是假,这么简单的一个验证你们都不愿意去吗?是你们没想到还是根本就不想去关心这大捷的真假,只是为了弹劾而弹劾吗?”

众御史言官面面相觑,那些首级还用看吗?必定是通州周边的黔首百姓遭了殃,这些人头一定是百姓的人头剃了发冒充的。

又一御史出班奏道:“陛下!今建奴以至京城脚下,朝廷上下都在殚精竭虑想着如何能够杀退顽敌,却还有官军不思杀敌保国,竟然坐下杀良冒功的恶事,此风不可长,不然社稷危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