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一百五十七章 离别

大明帝国设计师 第一百五十七章 离别

作者:半老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04:22

第一百五十七章 离别

在张北草原最后的几天,希望营各级官员有事能够自己解决的都尽量不去打扰张三,这让张三在张北草原上有了几天难得悠闲的时光,与乌云琪琪格一起骑马射箭,看日出日落,虽然张三的箭术与他的骑术一样的烂,受到了乌云琪琪格一次次的嘲讽,但是张三总是笑而不语,在这即将的分别的时刻,张三不想让女孩儿有任何不愉快的经历。

相聚的时光很短暂,转眼就到了离别的日子,商人们带到草原的货物已经出售的差不多了,换回来的是成群的牛羊马匹。

牛羊将会赶回内地进行销售处理,马匹将就地留给了希望营,这些马匹将交给麻云的第四混合旅,第四混合旅将常驻张北城,成为希望营第一个汉蒙两族混编的骑兵部队。巴特依然担任骑兵指挥官,作为希望营快速突击打击力量。

本来已经定好回草原指挥父亲麾下骑兵,但是由于混编旅的出现,父亲麾下的骑兵一部分也将编入混合旅,剩下的一部分人员乌云巴雅尔自己就能统带。

由于希望营与草原各部达成的协议,希望营有义务保护各部落不受外敌的侵略。在各个部落受到侵略的时候,混合旅将出兵击退来犯之敌。

这就意味着希望营将察哈尔各部的整合了起来,填补了林丹汗西迁右翼留下的权力空白。但是也承担了林丹汗留下的风险,此时女真后金已经攻破了林丹汗设在察汉浩特的都城兵锋已经指向察哈尔蒙古各部,眼下后金因为筹备攻明之役,暂时无暇对付察哈尔草原各部,只是逼迫一些如乌珠穆心、敖汉等大的部落首领称臣纳贡。

一旦女真后金攻明大胜,一定会携着攻明大胜的余威扫荡蒙古各部,树立后金在察哈尔草原的统治地位。

希望营要想在草原站住脚,不光要对草原各部示之以威、施之以诚,还要抗住女真后金的进攻,如果能够对后金形成一场大胜,那对今后希望营在草原的行动有着莫大的帮助。只有让各部看到希望营的力量,他们才不会生出异样的心思。

离别的日子到了,张三真正的体会了一次李义山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与上一次分别时的那种不痛不痒的感觉相比,乌云琪琪格的心态有了很大的改变,从有一点爱慕之情到现在的情根深种,再分别时已是难舍难分。

再难的分别也要分别,望着泪眼婆娑的乌云琪琪格,张三狠下心吩咐一声出发,文武官员随行侍卫,以及前来参加交易的商人队伍,形成了庞大的行军队伍。麻云担心张三以及希望营高层的安全,亲自带着骑兵护送队伍进入膳房堡,才又返回张北草原驻地,这时候山西的流寇俘虏也开始陆续到来,建设司主事李总旗暂时留在了张北草原,指挥建设张北城。

这是希望营第一次独立建设带有城墙的城池,城池的设计听取了重工业司主事孙元化的意见,分别在张北城的四角伸出了一段斜着的城墙,使得每面城墙被攻击都会受到来自三面城墙的打击,这样的设计是孙元化参考了西方棱堡的设计。

从现在开始到冰雪封冻,张北草原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俘虏一到优先建设的就是营房,要见营房就要有砖石,轮窑砖厂的建设已经开始,轮窑的技术也已经成熟,建设城池需要的一切硬件设施都已经完善,为了建设张北城特意从山西调派而来三万俘虏也已经陆续到来,其中二万人用于城池各种建设,一万人用于张家口堡到张北的道路建设,张家口到张北虽然距离不远,只有百里不到,但是海拔落差却有一千多公尺,沿途都有崇山峻岭,野狐岭横亘在两地之间,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气候,张家口堡还是中秋时节,张北草原可能已经漫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可不是诗人的夸张说法。

两地的道路建设沿着历史形成的山间孔道,对道路进行地基加高拓宽,砂石硬化成为这个时代高标准的道路。以这个时代牲畜作为主要的货物运载者,这样的道路标准已经完全可以满足运输要求。

现在的这个时代,最好的运载工具还是铁路,蒸汽机的研制由于有了宋应星等科技大神,也准备提上日程。

进入宣府希望营管辖的境内,孙传庭敏锐的感觉到了不同山西或者大明其他地方的气氛。

这里百姓脸色红润,完全没有其他地方百姓的菜色。张家口是宣府比较富裕的地区之一,这里的百姓都是衣着光鲜,大多数百姓竟然不穿其他地方黔首百姓的那种短绔,穿着的竟然是与希望营军队样式差不多的两截衣,孙传庭暗暗皱眉,这里官府难道不管吗?百姓衣着明显僭越了希望营的官服,因为他发现希望营官员军队都是穿着这样的两截衣,唯一不同的是颜色不同,可能他们官府就是以颜色区别各个部门的,但是职位高低用什么来区别他还未观察出来,因为他们首领穿着的跟士兵一样的衣服,这一点孙传庭到是很佩服这个少年,年少得志却一点都不张狂,有时候更是非常的谦逊。

通过膳房堡后,道路变得宽阔平坦起来,到了这里,希望营官员与商人开始分流,所有的牛羊是不允许上官道的,他们要么用大车拉运,要么就要走小路慢慢赶路。

这些牛羊到了张家口马市牲畜交易市场很快就会被卖掉,整个宣府的牲畜缺口很大,以前是不得已,全靠人力耕种,有了耕牛虽还愿意用人拉犁。

宣府富裕,百姓家里早已准备好了买耕牛的钱,但是耕牛不光是有牛。还需要调教,一头牛不经过调教只能当作宰杀的肉牛,只有调教出来的耕牛才是百姓心中的宝贝,商人们手里都有专门调教耕牛的好手,这些牛经过他们的手里调教一番,价格至少要翻上一倍,就这样依然还是供不应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